APP下载

欣赏英文电影培养学生英美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5-03-18庄章玉王庆萍戴丽凤许娉婷厦门安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10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美跨文化英文

庄章玉 王庆萍 戴丽凤 许娉婷(厦门安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欣赏英文电影培养学生英美跨文化交际能力

庄章玉 王庆萍 戴丽凤 许娉婷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频率日益增强,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英文电影欣赏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打破了一台收音机一块黑板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东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欣赏英文电影;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引 言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言语行为会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和约束,进而产生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近些年逐渐开始了外语人才的转变,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 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评价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英文电影原版的纯口音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英美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的独特特点。英美电影赏析引入到外语教学中,通过学生在一种非外语环境中营造一种外语的氛围,使学生在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和言语,感受文化差异,增强了学生活学活用的外语交际能力。

二 我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它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有着一定得相关性。威多森(widdowso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是指正确地运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在特定语言环境条件下正确地使用语言形式,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1]姜占好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会直接导致语言交际的失误,影响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2]何自然、陈新仁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导致失误的原因不是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3]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对于国内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手拿着英语等级证书,实则哑巴英语”的现象不足为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许多英语等级考试已逐渐进行改革、完善,向实用性考试转变。[4]例如: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自改革以来,听说能力日趋得到重视,英语文化知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的重要。而高职院校学生在跨文化语言能力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学生在使用语用惯例语方面,能力均不强。因受到个人表达习惯、教材及本族语言等的影响,甚至经常会弄出一些笑话。如:上英语课时.跟一位同学和她的同学做 interview....一位同学问她同学喜欢做什么..她说...hanging out in the cafeteria with friends...这位同学当时就奇怪...为什么她喜欢吊在餐厅呢?然后去问她的外教...这位同学还做了吊死的动作....外教看到后...笑到疯了....这位同学却感到很无奈“....hanging out...”其实际意思是“消磨时间”,“她说... hanging out in the cafeteria with friends..”意思是“她说喜欢和朋友一起消磨时间”。很明显,在跨文化交流中,受到本族语言文化的影响,并将汉语的言语交际规则运用到了英语交际中,因此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场景。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一些简单的交际失误基本可以避免,但文化差异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文化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 英文电影作为辅助教学的优势

(一)通过观看英文电影给学生创设了直观的英语语言环境

利用英文电影辅助外语教学,它不仅展现了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交际的情景和跨越时空的现实场面,其对话的环境及人物,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而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容易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文电影大大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上的缺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继续往下学的兴趣。英文电影给学生创设了与现实生活相仿的语言环境,远比老师口头讲授一节课要好得多,影片中栩栩如生的画面及地道英语口音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二)通过观看英文电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文电影具有完整的实际生活的故事情节、直观立体的画面和幽默、贴近生活的语言,很快地将学习者引入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情景中,使学习者如同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到英语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继续往下学的兴趣。

(三)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

电影的每个画面,包括人物台词、手势、服饰等,都从一个侧面向学生传播一种文化。例如,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学生是通过不同民族或不同人、爱情及性格特点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学生通过对比本民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差别,了解英语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交际能力理解。

四 利用英语电影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影视欣赏是文化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英文原版电影能逼真地呈现英语语言交际情景,为学生提供大量地道的口语表达、真实的自然语言环境,并为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近乎真实的背景,弥补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复杂形式单一的缺点。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文电影可以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可以培养语感、提高听说能力,扩充学生文化背景知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语电影创造真实情景,挖掘学生的理解力

运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直接接触了不同语言环境中英语为本族语的语言材料,而且也真实地呈现了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起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仅以声音为媒介来提高听力的学生而言有更好的理解力。影视教学以原始口音、真实的文化氛围和生动的情感表现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材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力等。例如,通过观看英文影片《傲慢与偏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真实感受到《傲慢与偏见》所反映的西方国家的爱情婚姻等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影片中真实的画面,纯美的英语口语,生动形象故事情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力等。学生又可以直接接触到西方国家一些现实风俗习惯和社交礼仪;因此,通过观看电影更能挖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

(二)英语电影可培养语言文化差异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由此而产生。电影教学对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西方人的生活点滴以及思维方式等许多实用的英语知识,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会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才能站在该角色的立场来感受其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为以后与外国人充分沟通、无障碍交流打下良好基础,从根本上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5]如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看英文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用一个现代浪漫爱情故事套装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的冲突、消融与坚持的内核。以“英雄救美”的典型故事情节推动着剧情发展。为中国文化面对美国文化摆出了三条道路:冲突、消融、坚持。剧作者对此态度感到困惑,没有明确肯定哪一条道路是正确的,也没有肯定哪一条道路是将坚持的,给观众留下了悬念。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西方人的生活点滴以及思维方式等许多实用的英语知识与中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

(三)英文影视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英文电影以逼真、立体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英美国家的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独特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影片不仅以电影艺术形式塑造了阿甘形象,而且透过其人间接地展示了美国二战后30年的时间内发生的大大小小一系列事件:越南战争、中美乒乓外交、种族斗争、女权运动、水门事件、总统暗杀、毒品文化。[6]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为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提供了更直观、更形象、更便捷、更全面的资源。通过影视教学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英美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英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 结 语

克拉申认为,语言学习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利用英文原声电影将英美文化导入高职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纯美的自然语言环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7]而且也帮助了学生学习英美语言,缩小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最新最潮的语言,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在欣赏英文电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进而通过模仿、对比准确理解,培养了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语言和文化双赢,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8]。

[1]widdowsonh.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J]. applied linguistics,1989,(10).

[2]Cortazzi.M.Jin L.X.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China[J].Language Teaching,1996,(2):61-80.

[3]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Havy R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Toward.Internationalism: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M].edited by E.C.Smith and L.F.Luce,Newbury House,1979.

[5]姜占好.多媒体外语教学语境下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9,(3).

[6]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邬颖祺,陈国华.中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语言能力:调查与分析[J].中国外语,2006,(1).

[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责任编校:张京华)

G642.0

A

1673-2219(2015)11-0133-02

2015—08—27

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13734S);福建省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科研专项A类课题。

庄章玉(1977—),女,福建泉州人,厦门安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英美跨文化英文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