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端康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2015-03-18陈婷婷吕汝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菊子驹子太田

陈婷婷 吕汝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6052)

川端康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陈婷婷 吕汝泉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6052)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也是日本现代文学的鼻祖。其作品不仅深深植入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创作手法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在川端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以女性形象为中心,其创作的小说中的生活与感情也与正常行为有着一定的偏差,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并且具有很强的争议。通过川端康成的几部作品来从不同角度审视川端康成的作品,分析作者描绘的女性形象,以此来获得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对川端康成部分作品的了解,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全新的解读。

川端康成;女性形象;多样性

一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实景”女性

从现实角度来看,川端康成的作品大都支持违背正常伦理道德行为,对违背正常伦理道德的行为与感情之美给予了 充分的肯定与赞美,就算是单纯的性爱也是如此。由此可见,“颓废”可以说是川端康成作品具有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即指颓废之美。

川端康成的长篇代表作《千只鹤》,该作品描绘的是菊治和太田夫人以及他们子女的爱情故事。太田夫人的身份是菊治父亲生前的情人,而菊治与太田夫人的相遇激发了菊治对父亲的想念。文中在描写菊治与太田夫人交谈的过程中,太田夫人难以分清菊治与菊治的父亲,在与菊治谈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其父亲的亲切感,二人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发生了肉体关系,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之后太田夫人的自杀使菊治转移了感情,爱上了文子。文子也并不妨碍菊治与母亲的关系,将母亲奉为女性的最高名品。由此可见,作者并不认为爱情与道德伦理有重要的关系,而是将女性的悲哀展现出来。在小说中,太田夫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悲哀性质的女性角色。文中菊治与文子的交谈中也将文子同情母亲的这一情感表达出来,表现出了作者对太田夫人的同情。

川端的另外一篇长篇小说《山音》,被认为是战后日本文学的最高峰,作品中描写的是发生在公公与儿媳之间的亲密感情。文中62岁的信吾与其家人生活在一起,包括妻子保子、儿子修一以及儿媳菊子。在青年时代,信吾就追求过保子的姐姐,而信吾与保子结婚的目的也是出于对保子姐姐的喜爱。儿子修一与菊子的感情生活并不理想,并且保子的姐姐与菊子有着非常相似的外貌,所以菊子深受信吾的疼爱。尽管二人的行为并没有超出正常伦理道德的范围,但是在意识上信吾还是爱着菊子的。例如文化描写了信吾做梦,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对菊子有着深深的爱慕之情,同时又责备自己。在小说结尾部分,信吾为了寄托感情,想念保子的姐姐,让家人回故乡看红叶,并且还特别要求菊子也要参加。这一描写深刻的表现出信吾对保子姐姐的爱慕,同时也将信吾心中的菊子化身为了保子的姐姐。

川端康成在《千只鹤》《山音》中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所保留与节制,而《睡美人》这部作品就充分的表现出作者想表达的颓废美,甚至可以成为离奇。该作品的主人公是67岁的江口由夫,其年龄状态表明其已经是一个“非男性的老人”。文中江口由夫的朋友介绍其来到了一家名叫睡美人的旅馆,并与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的姑娘同处一室。由于其处于昏睡状态,因此完全不知道客人的身份。这一事件勾起了江口的回忆,例如与睡美人的第一夜,江口发现其身上的乳臭味,并以此展开了回忆。包括其年轻时与艺妓、董事长夫人以及一个乘火车私奔的姑娘的故事。

由此我们不禁要发问,非常人所追求的行为与感情为什么却是川端康成所追求的呢?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对他的其他作品进行了解与分析。例如川端康成中年时的《文学自传》中提到了自己的作品,认为其不具锋芒,但也存在违背道德标准的倾向。而到了川端康成的晚年,他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在《夕阳原野》中提到,作为一个作家应具备无赖精神,敢于放弃名誉而追求真实,要有勇气去创作违背道德伦理的作品,以此才能延续小说家这一职业。总而言之,川端康成觉得作家应具备开放的思想,有着放荡不羁的品格,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进而无法保证作品的提点。由此可见,川端康成作品中存在的违背正常伦理道德的行为与感情就很好解释了。

二 川端康成笔下的“虚无”女性

从“虚”这一角度审视川端康成的作品,就需要看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尽管川端康成描写的行为与感情违背正常伦理道德,对颓废之美大加赞美,然而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讲,川端康成表现的是一种虚无的美。

《山音》是展现虚无美的重要作品。文中保子的姐姐尽管展现出了的美,然而由于过早离世,造成她的美只能存在于信吾的心中,因此可以说保子姐姐也具有虚无之美。又以菊子为例,尽管她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然而由于她与信吾的关系使信吾无法表现出对菊子的爱慕,信吾并不能获得菊子的美,由此可见菊子也是虚无之美的体现者。而《睡美人》就更具虚无色彩,连文中描绘的所有情节都是与现实相背离,包括环境、故事、人物等。睡美人旅馆的位置在海边的悬崖,其环境犹如梦境,并且小说中描绘的六个睡美人都具有神秘色彩,她们无法得知江口等老人的身份与行为,但她们却是以活人的形象出现在文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她们能够成为理想的玩乐对象。

通过分析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我们可以看出虚无的审美观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文中描写的明惠上人和西行等人的身份都是日本的佛教僧侣,佛教思想在其言论与行为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包括“空”、“无常”、“无我”等。“空”是大乘佛教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变幻无常是世间万物的特点。由此可见,川端康成的小说也充分表达出了这一思想。

三 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一)伦理道德投影下的矛盾女性形象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许多女性人物颇具争议。她们出身并不好,其职业也与社会底层的舞女艺妓等的关联较大。受到迷乱爱欲的影响,她们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但由于她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并没有伦理道德的投影,因此其负责感不会很大。

《雪国》描写的是一个叫公驹子的艺妓与旅游者岛村的故事。在日本文化中,驹子处于社会底层,从事卖艺工作。在小说的后半部分的故事中,作者也暗示了驹子的实际工作就是贩卖肉体。然而,尽管作者给驹子的角色进行如此的定位,其美丽单纯的女性形象的展现却没有受到影响。文中驹子对岛村的家庭情况是有了解的,然而在于岛村一起的过程中,驹子却完全没有感受到道德的压力。驹子并没有以占有或者婚姻的诉求,甚至会与岛村讲述其与其他男人的故事,但读者在小说中却并没有感觉到过分的淫荡与肉欲。驹子这一形象的描绘显然给人带来了无穷的韵味。

《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由于道德的压力而选择自杀,但在与菊治相处以及发生肉体关系的过程中,其完全没有受到道德观的影响。然而这一矛盾的女性形象在作者笔下更想表达出来的情感却是同情。

(二)爱情中“不作为”的女性形象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男女间轻盈迷幻的爱情氛围屡屡存在。小说中各种女主人公的美存在这一种虚无的美,在爱情中犹如一缕青烟,在爱慕者的一生中仅仅是一段短短的路程。这一女性形象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呈现出的动向却是“不作为”,即指在徘徊于爱情中但缺乏执着的行为,并不是不追求爱情。

在《雪国》中,驹子对村岛的爱意是十分明显的,岛村一共来过三次雪国,每一次离开都伴随着驹子的不舍。然而从始至终,驹子也没有表达出自己对岛村的爱慕,仅仅是对岛村回来的期待。驹子在意的是与岛村一起的时光,尽管这是短暂的虚无的,但驹子却并不打算改变这一境况。

在《古都》中,女主人公千重子的身份是一个弃婴,被一个商人收养。她有着美丽善良的品质,但性格却十分内向,孤僻忧郁。她有着很多爱慕者,包括从小的玩伴真一、青年织匠秀男以及店子龙助。千重子也了解这些爱慕者的善良,对其也表现出尊敬与温柔,尤其是秀男对自己的爱慕。然而千重子在行动与思想上却没有强烈的动作,具有很强的朦胧感,就算到小说的最后我们也无法清晰的得知。

(三)孤独的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的身世并不好,他自称野狗一般,在感情上就是个乞丐。他的生活经历也十分可悲,三岁就失去父母,到十五岁只有祖父一个亲人。这就造成他的性情比较内向与孤僻,但更多的是加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使他在进行创作时更好地表现出孤独者的寂寥与凄清的思想感情。不难发现,孤儿或者孤独者的形象在川端康成的作品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古都》中的千重子就是一个弃婴,她具有细腻的情感,心理敏感程度接近病态。千重子在20岁左右就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再加之独子的身份,使她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失落。尽管千重子在八坂神社碰巧得知自己有一个孪生姐妹,即苗子,使他的灵魂找到了依托,为她的生命提供了动力与归宿。在收养苗子得的千重子父母的同意,并且苗子来到千重子家时,作者却似乎要给读者一种孤独的错觉。然而为了千重子的幸福,苗子选择了悄悄的离开,这更加表现出了千重子这一孤独的女性形象。此外,《千只鹤》中的文子也是孤独女性形象的表现者,母亲的自杀使文子变成了孤儿,过着孤独的生活,造成她甚至会思考母亲为何自杀长达十天之久。

[1]施晓霞.川端文学的佛教思想与审美特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76-78.

[2]刘文娟.川端康成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79-82.

[3]白洪宇.浅析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8):34-34.

[4]杜晓丽.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美丽与哀愁——以《伊豆的舞女》和《雪国》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5):5-6.

[5]王珺瑶.川端康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4,(15):103.

[6]侯越玥.从《雪国》中经典女性形象看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美[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65-66.

(责任编校:王晚霞)

Z106

A

1673-2219(2015)11-0050-02

2015—09—05

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关于在外经贸类院校开设《外国文学与文化》课程的尝试与研究(项目编号396)”。

陈婷婷(1994—),女,辽宁大连人,见习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研究。吕汝泉(1974—),男,辽宁大连人,文学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菊子驹子太田
《雪国》:一首美的颂诗与爱的哀歌
菊子与瓦罐
“镜中花影”
燃烧的冰棍
寡妇灯
《雪国》:不畏徒劳只为美
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太田痣的激光治疗进展
菊 子(短篇小说)
与谎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