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构语言学对西班牙语教学的启发

2015-03-17马佳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语言学言语话语

马佳君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浅谈建构语言学对西班牙语教学的启发

马佳君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20世纪至今风靡全球的结构语言学是在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上发展起来的,认为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语言共时结构体系,把言语和语言的历时音素和外部音素排斥出语言学。而建构主义语言学的提出不仅对西班牙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而且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建构语言学;建构主义;外语教学

一、建构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所谓的建构,一是指利用语言体系中的材料构成话语,二是指利用话语中的创新,在其约定俗成之后,充实语言结构体系。建构是动态的,通过实际的语言交际,在构造无数新话语的同时,不断以话语中创新成分丰富语言体系。从建构的角度说,语言体系处于缓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变动的,开放的性质,语言如果离开建构,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语言体系本身就显得贫乏,这也会影响社会交际。语言学在研究语言结构体系的同时,更要研究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研究言语,探索言语规律。不仅语言是有规律的,使用语言也是有规律的。探索使用语言的规律,更能指导语言实践,提高交际效果,而语言的使用同言语环境密切相关。语言教学要从建构的角度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现在的语言教学偏重静态地分析语言结构,这种能力需要培养,但是更需要培养学生依赖言语环境的交际能力。

二、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

根据建构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者一方面要学会利用语言体系中的材料建构话语,另一方面要从话语学习中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充实自己的语言知识,建构自己掌握的语言体系。通过语言学习言语,并从言语中学习语言。学生对语言掌握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学习话语,建构话语的同时所产生的对语言体系的个体建构过程。建构主义主张,外语教学主要采用直接的、综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顾对比的、分析的、演绎的、推演的方法。

三、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对西班牙语教学的启发

(一)教师的课堂用语的运用与发挥

学校的语言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室里进行,因此对于学生的语言输入只有三种形式:教材的语言材料、教师的课堂话语和其它的补充材料,如视频、电影等。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语料输入(imput)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能力。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显得尤其重要。根据建构语言学,在这里本人提出一些对于教师课堂用语的想法和建议。

第一,教师的课堂用语注意有意识地去重复话语,同时话语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适应。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对语言掌握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学习话语,建构话语的同时所产生的对语言体系的个体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让词汇和语法在话语中重复出现,让学生在话语中体会语言现象的细微含义,通过言语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是语言体系知识要在大量言语实践的基础上学习,从言语实践中学词汇,学语法,从语流中学语音语调,从言语中概括并掌握语言规律,使学生举一反三,积极主动,既从大量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体系,又以语言规律指导言语实践。

另外教师要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问的主角,学生是负责回答的主角的场面,要注意让学生也有意识地去培养建构话语的能力,即表达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讲解ir a hacer 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把教学安排用此句型表达。如Ahora vamos a leer el texto. Ahora vamos a explicar el texto. Ahora Luis va a contestar a mi pregunto. Ahora vamos a descansar un rato.等。

总之,根据建构语言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重复话语,在重复的过程中让学过的词汇和语法不断出现,学生从这些话语中复习和巩固他已掌握的语言材料,学习新的语言材料,不断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建议教师实用循环式教学大纲。

第二,教师应该从易到难地补充大量话语。建构教学法主张,外语教学主要采用直接的、综合的、模仿的方法,兼顾对比的、分析的、演绎的、推演的方法。通过教师补充的大量话语,让学生模仿,使用,直接学会言语。话语中出现的少量的新的语言现象,主要通过话语滚雪球式地吸收和掌握,在一定时候加以归纳。其次,掌握语言体系并不是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掌握语言体系是为了进而自觉地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借助已知的语言规律,再学习比较复杂的言语,又学习了新的语言规律,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补充大量的话语。例如:在讲解《现在西班牙语》第一册的第二十四课的伊索寓言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这种文学体裁,可以补充其它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读或听,从而让学生熟悉文学语言表达方式和才精短的寓言中获取更大的信息量,并建构自己丰富的语言体系。

第三,适当地改变语料输入形式。为了简化和易化沟通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改变语言形式,甚至一些语言形式不是母语人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分别培养学生的语音能力,词汇能力和语法能力。为了分别强调以上能力,可以侧重地突出某一部分,其它部分改变语言形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因为语言体系本身有语音和语义,词汇和语法的矛盾,其中语音和语义是物质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矛盾,词汇和语法是建筑材料和组织规律的矛盾。 Ellis(1985a)提出一个可行性改变形式的方法叫倒退法,用更简单地方式沟通,比如全部用动词原形。在教学过程中,简洁语言,用清晰标准的发音,尽量使用学生已学过的词汇。

(二)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情景中学习语言

语境是言语活动的基础,也是探索言语规律的基础。是否重视语境直接关系到语言学家对言语、对言语规律的态度,关系到对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内部与外部、结构与建构等矛盾体的把握和处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建构派就提出了言语环境理论,分析了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对交际效果的影响;70年代更是建立了语境学,指出语境学是修辞学等学科的基础。这些语境思想在深刻程度上比起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y)、弗斯(Firth)、韩礼德(Halliday)等西方语言学家毫不逊色。对语境的重视可以说是建构语言学思想灵感产生的源泉。历史证明了语境思想的价值,以后出现的一些新兴学科如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语体学、言语修辞学等无一不重视对语境的研究。

死记硬背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语言材料输入的方法,但是学生虽能脱口说出背熟的句型,却不善于依赖语境创造话语。比如,学生在接待外宾而茶杯不慎落地时脱口背出:La taza es rota por mí. 这类语法正确但不实用的句子,就说明他们没有依赖语境创造话语的能力。

学习语言除了要培养“合乎语法”的语言能力外,还应该考虑“可接受”的语言应用。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说可被母语为西班牙语国家的人接受的话语。因此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每一次学到的新的语言现象都要与已掌握的语言现象比较并归纳,逐步体系化,并培养各种观察,认识,分析,掌握语言体系各要素的语言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每篇课文都想象成某种实际生活的情景。想象力对于学习语言特别重要,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目的语国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此需要自己想象去创造一个语境。例如在讲解《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第九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设置去西班牙的一个朋友家作客的场景,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主人或客人会讲什么话,如:你在我家就别客气呀!(Estás en tu casa!)。发挥想象力,创造语境不光要求教师力图形成与学生的互动,也需要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会回答,不会提问的弊端。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就像是乐队的指挥员,需要指挥每个声部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发声。

除此之外,要创造语境,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材料切近日常生活,适合于口语交际,且容易创造语境,学生没有学习的心理负担,敢于模仿说话。例如在学习枯燥的数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十以内的数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间问QQ号码,或MSN号码。这样,学生之间多了沟通,并且能意识到数字的重要性,同时在轻松的语境中练习了数字。

(三)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外语思维,而不是以中文思维培养语感

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不同民族具有各自的历史,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过着不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因而各民族形成思维的条件,同语言手段相应的具体的思维内容不尽相同。比如,中国人说三楼,西班牙人却说la segunda planta。再如汉西中对于亲属称谓语的使用也不一样。因此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直接理解目的语的句子,不必告诉他们说思维推论的方式,不要让学生把外语同本族语思维联想,否则就不能直接用外语表达和理解。只有学生用外语思维,才算真正掌握外语,才可以加快听说读写的速度。再比如,西班牙语中“性数一致”的思维,从刚开始就要严格培养。

(四)对习惯性语言搭配宜直接教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去自由搭配

学习外语时,建构个体语言体系和建构话语两者互相有别,又互相联系。以词语搭配为例,词的搭配一般分为固定搭配和自由搭配,还有一种搭配是不同语言的习惯性搭配。这对搭配习惯不同的语言来说,是特殊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直接掌握整个搭配方式,也就是说,在建构个体语言体系时就掌握它们,而不能等到建构话语时去受本族语的影响而用错,一定要排除本族语干扰,克服语用错我。同样,在理解话语时也不能按自由词组的字面意思理解。例如:红糖:azúcar moreno;黑店:tienda ilegal。

(五)具体的教学技巧建议

可以采取分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鼓励学生创造语境,创造话语,如采用继续故事,猜词等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模拟不同场合自由表达,也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写日记、做调查、看电影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本文通过建构语言学的观点思考了一些教学上的方法。综合几个方法,主要的要点在于:学生要在大量的语言输入中掌握语言现象,不断建构自己的个体语言体系。因此教师的课堂用语显得尤其重要,应该循序渐进地、合理地安排语言材料,并进行大量的重复。第二,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依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建构新的话语。第三,要引导学生培养外语思维和外语语感,在语感的帮助下,直接理解、表达和感知话语和创造话语。同时,我还思考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在外语教学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有什么纰漏,望前辈指出。

[1]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常世儒.西汉口译实用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 Jesús Sánchez Lobato, Isabel Santos Gargallo, Vademécum, Sociedad General Espa?ola de Librería, S, A, 2005.

[5] Francisco Marcos Marin, Jesús Sanchez Lobato, Linguística Aplicada, Editorial Síntesis, S,A Madrid, 1991 .

[6] Diane Larsen-Freemas Michael H.Long, Introducción al studio de la adquisición de segundas lenguas, Editorial Gredos.S.A, 1994.

[7] Kim Griffin, Linguística aplicada a la ense?anza del espa?ol como 2/L, Editorial Arco Libros, S, L, 2005.

2095-4654(2015)07-0193-03

2015-03-11

H34

A

猜你喜欢

语言学言语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