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

2015-03-17连艳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价值观政治

连艳艳

(广东培正学院 法学系,广东 广州 810530)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

连艳艳

(广东培正学院 法学系,广东 广州 810530)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民办高校学生具有政治态度端正但缺乏信仰、价值取向务实但偏功利、心理总体健康但存自卑倾向、强调自我但自律性不强等特征,其形成有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影响,应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学习动机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教育。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新人,而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是民办高校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组成与保障。民办高校的存在与发展,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压力,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我国推进和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作出了重大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重任。从教育的目标而言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公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统一的,但由于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与对策上应有自己的独特性。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其录取分数相当较低,在政治素养、价值观念、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自控能力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而不能照搬公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这要求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主动探索适应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与发展的教育对策,以解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1.政治态度端正,但缺乏信仰

民办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政治态度端正,政治立场坚定,能关心时事政治与国家大事,对社会安定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对社会上的人和事能进行理性分析,支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部分学生入学后上交入党申请书积极要求入党,在政治上有更高的要求。但民办高校学生的政治热情整体相对较低,在其自身定位中,认为自己不是社会的精英人群,政治活动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十分遥远,对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被动参加甚至不愿参加,反而对带有经济利益性质的商业活动积极主动参与。民办高校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政治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深层次的政治问题认识水平不高,缺乏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特别是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商业、文化的入侵和宣扬是否有政治目的认识不清晰,对意识形态领域和涉及国家安全领域意识淡薄。特别是政治信仰,部分民办高校学生较为混乱,缺乏正确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更多样化,而信息时代的来临,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有了更开阔的发展,而在过滤不完全的情况下各种新的信息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与信仰带来巨大的冲击,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由于缺乏信念的坚定而偏向于物欲的追求,从而失去了人生的信仰。

2.价值取向务实,但偏于功利

大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心态是积极的,思想是向上的,他们追求进步,有志向,有抱负,向往美好的人生,有明确的道德意识,抵制不道德行为,乐于助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社会责任感,能客观分析问题,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民办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毕竟尚未成熟,在经济发展信息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的影响下,也有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缺乏人生的志向和目标,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崇洋媚外,偏于功利,只关注个人利益得失的现象,其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而加之民办高校学生的社会阅历尚浅,对人生的领悟不深,对社会的现象理解不透彻,容易被新生事物吸引,却又缺乏分辨能力,优劣认识不清,导致原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动摇,从而出现偏于追求物欲功利的倾向。特别是由于民办高校的收费相较于公办高校要高出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的心态出现变化,认为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是消费者与消费提供者的关系,自己交钱上学,便是希望换取更好的“钱途”,很少考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想着索取,却少于考虑奉献,追求物欲与功利成为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人生目标。

3.心理总体健康,但存自卑倾向

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情况良好,乐于与人交往,主动与人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进取,有积极的人生观。但也存在问题,民办高校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倾向。而这种自卑心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明显,如在学习方面,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出现厌学情绪,整体学风不好,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乃至学习的用途产生怀疑;在人际交往方面,部分民办高校学生与老师或异性沟通交往中,缺乏自信;而在就业方面,民办高校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缺乏优势,对未来的就业信心不足。民办高校学生的自卑心理倾向, 主要源于学习经历的不理想,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进入民办高校,而社会舆论对民办高校的评价不高,学生入学后思想压力大,总觉得低人一等,对未来充满担忧,怀疑自己,进而导致思想常常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最终致使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失去了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4.强调自我,但自律性不强

民办高校学生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希望个性化发展,强调自我,喜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协作方式,不愿受太多管束,渴望与同学、老师之间平等地交流,自我意识强烈,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但部分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缺乏抗干扰能力,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遇到问题缺乏理性思考分析,而接触到某些不良或不健康东西时,自我把握不够,经不起诱惑,道德观念与行为较易出现偏差。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相对较为严格,学生入学处还能主动配合学校的管理,但部分学生由于自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学习生活上我行我素,追求所谓的个性与自由,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产生抵触思想,然而自身又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入学时间长了之后便暴露出各种问题,如不按时作息,沉迷网络,上课迟到早退,经常请假甚至出现旷课现象。

二、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因分析

1. 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生活在信息时代里的当代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大,种类纷繁复杂,各种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而民办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当更为独立自主,同时自身社会阅历的缺乏和知识获取的局限,对社会环境认识不清,对社会上的贪污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现象判断能力不足,导致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与政治信仰迷茫,特别是社会上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民办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2. 校园人文精神的缺失

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素养,提高学生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等。我国民办高校在招生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下,为了吸引生源,特别重视物质环境的建设,如高大宏伟的建筑物,豪华的实训室等。[1]但恰恰缺失反映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校园精神的文化环境建设,如缺少艺术景观、励志名言、文化标示等,育人氛围淡薄。而文化环境建设才是高校发展建设的核心,体现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仅是高大的建筑、宽阔的校园、宜人的环境、严格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校园的文化精神,包括校训的提炼、学风的建设、教风的建设、校风的建设,学校良好育人氛围的塑造。

3. 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环境是人们思想品德、心理性格、行为习惯等形成的原始环境,人的一生发展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起着最为关键作用。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里。[2]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氛围、父母关系、教育方式等实现。每个人行为性格心理的特质总能寻找到父母的痕迹。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存在种种缺陷往往是其父母关心不和睦,家庭氛围紧张所导致;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各有不同往往是源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而部分家长对民办高校认识的偏见,对自己的孩子就读民办高校感到失望,这无疑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

4. 生源的特别性

民办高校的生源有其独特性,部分民办高校学生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对其心理带来影响,出现挫折感,因而带来消极情绪,意志消沉, 不求上进。而民办高校学生的家庭背景贫富差距悬殊,部分学生出现心理落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相当而言,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整体不高,认知能力与判断力较弱,自身意志薄弱,很难克服自卑心理形成坚定的意志品格。

三、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策

1.价值观教育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一样,以及社会环境的多样化,民办高校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重点抓好学生道德的认识、情感的培育、意志的磨砺、信念的形成、习惯的养成,同时要遵循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耐心引导,从实际情况出发, 注重文化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紧密结合,才能找到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2.学习动机教育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整体不高,学习动力缺乏,从而制约了民办高校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动机问题根本上还是思想问题,这是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要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教育,要充分考虑民办高校学生轻单纯的理论而好实践性学习的特点,以专业实践技能教学为载体,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习,为谁学习,清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根本解决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

3.职业发展规划教育

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可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规划,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学生教育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其实便应该是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过程,但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缺失严重。民办高校应关注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性格、爱好、特长、价值观、学习专业、职业发展要求等因素,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应在四年的教学中持续进行,指导学生不断实施、澄清、修正,如此,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朱建华.民办高校影响招生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58.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8.

2095-4654(2015)07-0188-03

2014-04-13

G711

A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