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中同形词比较研究
——以同形词“留守”为例

2015-03-17魏海燕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留守字典词义

魏海燕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日中同形词比较研究
——以同形词“留守”为例

魏海燕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以日中同形词中“留守”一词为例,围绕该词的词义变化,分析日中两国间言语文化的交流,继而明示文化交流对语言即同形词所产生的影响。调查“日本国语大辞典”“和英语林集成”“日葡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各类字典中对“留守”一词的意思记述,收集各类文学作品中留守一词的用例,从而明确中日两国关于留守一词在意义及使用习惯方面的异同,借以了解文化的差异。

汉语;同形词;文化

说到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恐怕要追溯到近两千年前,日本的推古天皇时代,公元607年小野妹子等人被派往中国学习文化,他们是最早的遣隋使。自那时起汉字便传入了日本,汉字作为日语的组成部分,使用至今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它与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母一并成为日语的书写标识,并占据重要地位。日语的词汇主要由和语(日本本身就有的词汇)汉语(从中国借用的汉字词汇,以下简称日汉语)外来语(多用片假名书写的音译的外来词汇)构成,宫岛达夫的文章中曾这样提到,在《例解国语词典》的词条中有53.6%的汉语词汇。这些汉语词汇,从字形上来说和中国的汉字非常相似。本文将要展开分析的“留守”一词,日中两国的词典中都能查到关于该词的注解。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在初学这门外语时总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正是因为中日两国间有很多字形相同相似的汉语词汇。这种字形相近似的汉语词汇我们称之为同形词。关于同形词是如何流入日本并广泛应用这一问题,本文将以“留守”一词为例展开调查。

一、中日同形词使用现状

汉字词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服装的品牌到饭店的菜单,从住宅小区的名称到公车站牌汉字无处不在,融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样,当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看到日本的文章或报纸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有时能猜想到它的意思。这比起那些非汉字圈的学习者来说可称得上益处多多,但这样的“益处”常常会产生误会,给交流带去不必要的障碍。中国学生在看到与母语相似的日本汉语词汇时,总是会受汉语意思的影响,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全新单词去理解认识,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会涉及到同形词的研究。目前关于同形词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各个词语的意思表述,很少涉及到中日两国语言之间词汇交流的史实。

在早稻田大学日本语研究中心出版的《漢語における同形語》一书中将“留守”一词归类为汉语中没有相同含义的一类词,笔者通过调查“日本国语大辞典”“日葡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各类字典中对“留守”一词的意思记述,证明留守一词并非日汉语义不同。无论在日语还是汉语中,留守一词都曾作为官职名为人们使用,除此之外还有鼓手皇宫的意思,在这一点,他们应该是同源的,不应归为汉语日语意思完全不同。以此为出发点,围绕该词的词义变迁展开调查。

二、“留守”一词的意思表述

(一)在日语中留守一词的意思

通过对《日本国语大辞典》等十余部字典的“留守”一词的调查,整理出留守一词主要具有以下含义:

1.天皇、皇帝、大王等,行幸(出巡)其间,作为其代理驻守都城执政。或执政的人。在律令制中也相当于皇太子和公卿大臣。

2.主人或家人外出时、看家护院。或看家的人。从这一意思延伸对妻子、主妇也称之为留守。留守番。

3.外出不在,不在家。

4.留守職(日本的官职名,在下文中将以详细解释)

5.多以「おるす」的形式。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某事,而疏忽了其他事情。多含有讽刺的意思。

6.愚蠢、愚蠢的事情。获蠢笨的人。

(二)在汉语中留守一词的意思

以下为《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东方中国语词典》中对“留守”一词的解释

7.居留下来看管。

8.指军队进发时,留驻部分人员以为守备。

9.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谓之“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则常设留守,多以地方长官兼任。至北魏始为正式命官。(陪京、行都:首都以外的另设的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皇帝离开京城,命大臣驻守,叫做留守。平时在陪都也有大臣留守。

10.部队,机关,团体等离开原驻地时留下少数人在原驻地担任守卫,联系等工作。留守处。

11.夫妇中的某一方长期不在家,另一方在家驻守看家。

通过对留守一词的词意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

其一,无论汉语还是日语“留守”一词都曾作为官职名使用如4、9;

其二,皇帝离开京城,命大臣驻守,叫做留守。平时在陪都也有大臣留守。在这个意思上两国用法相同1、9;

其三,作为留下来看守这个基本含义的引申含义。

为什么留守这个词在两国的字典中会有这样近似却又不同的差异,中日两国间在词语交流过程中,就留守一词,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分析论述中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

三、“留守”一词的词义变迁

要了解一个词语的词意变化必须从该词语的语源入手,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及书简的收集调查,按时间顺序将“留守”一词在日语中的变迁过程总结如下:

“留守”一词首次出现于日本的文献中,是在公元718年「令義解」,「凡車架巡幸及遠。百官五位以上辞迎。留守者不在辞迎之限」(见令義解之儀制·車架巡幸条)其次在『续日本纪』中有以下的记载「-天平 十四年八月己亥「行幸紫香楽宮。<略>民部卿従四位下藤原朝臣仲麻呂為平城留守」(続日本紀巻第十四)这两处“留守”一词都属于1的用法,此用法同中国汉语(以下简称汉语)词典中的用法几乎一致,如9。自此可以说明,在公元742年之前,日语中“留守”一词的用法是与汉语中的用法相同。并且在公元1190年『吾妻鏡』中,有关于官职名考用法的记载,建久元年二月六日「次新留守所、本留守、共有兼任同意の罪科。<略>本留守者。年齢己七旬」此时“留守”一词只是作为借用语,从中国拿到了日本,其词义及用法与汉语几乎相同。

但到了公元1208年『吾妻镜』中如此写道,承元二年七月十九日「尼御台所、并将軍、同御台等、有御参堂。御留守の間、鎌倉中騒動。」此处“留守”一词则为3之意。同样的词义还在『浮世草子·日本永代蔵』中出现,这种“外出,不在家”的意思是汉语中从未出现过的用法。被日语吸收了的,借用语“留守”从这时起有了自己特有的用法。在『日葡字典』中,“留守”也被解释为“外出中,不在家”等意思。

公元1245年『古今著闻集』一书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そこの留守する男、くくりをかけて鹿を取ける程に?(日本古典文学大系84)此处“留守”一词则为2之意。公元1280年『春のみやまぢ』では?本院嵯峨の亀山殿へ御幸、十七日まで御るすなるべし」(「中世日記紀行文学全評釈集成」)这里“留守”仍旧是用2。这一用法并非只有古代才使用,在1919年近代作家有岛武郎的作品「小さき者へ」里也出现了同样的用法,玄関を這入ると雇人だけが留守していた」(日本現代文学全集)

公元1705年浮世草子·棠大門屋敷序中这样写道「家にあるじなき時は諸獣住家とす。心虚なるときは人身に禍生ず。去るによって人の愚なるをお留主といふ」(近代日本文学大系第四巻)此处的“留守”一词又是作为6的用法法被使用的。

公元1809年『滑稽本·浮世風呂』三·上中这样写到「口をきけば手もとがお留守になります」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3)此处的“留守”一词则是5的含义。

通过上述语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不难看出,“留守”一词,在日语分别经历了,最初的借用,词义的延伸,到最后的成为一个固有的日语词汇,这些变化过程,均体现了日语对外来词语,即汉语的受容。但不仅仅是吸收汉语的含义,日语中“留守”一词也出现了诸如“外出,不在家”3这一用法,那么关于这一用法,汉语中究竟有没有类似的用例,接下来予以介绍。

四、在汉语中“留守”一词的词义变迁

《辞源》中对留守一词作了以下记载:古代皇帝巡幸、出征时,以亲王或重臣镇守京师,得便宜行事,称京城留守。其它行部、陪都亦有常设或间设留守者,多以地方长官兼任。汉高祖,巡幸关东,吕后在京留守。东汉和帝南巡,以太尉张禹为京城留守,尚非正式命官。北魏高祖南征,命太尉丕、广陵王羽为京城留守,为正式命官之始。隋唐辽宋金元明均置有留守。以下是三个关于“留守”的用例

1)《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上书:愿留守坟墓,独不徙。”

2)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北征,伯叔留守故居。”

3)郁达夫 《出奔》:“﹝ 董玉林 ﹞向立在岸上送他们出发、替他们留守的长工,嘱咐了许多催款、索利、收取花息的琐事。”在这三段例文中,除1)为看管坟墓外,其他均系7“居留下来看管”的意思,在日语中有与此非常相似的含义2,日语中作为这词义的使用是在公元1254年的『古今著闻集』一书中。而汉语中的是用,最早的便是2)在清朝,从时间上来看,汉语中词含义的使用比日语晚。为了更好的正是这一点,笔者查阅了二十五史,其间关于“居留下来看管”的例句,均出现在清朝以后,此前的用法均系看守坟墓之意。

留守一词中“留下来看管(看管房屋)”这一用法,日本先于中国,即该用法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汉语词汇并非只是从中国传入日本,随着时代的变迁,同样的一个词语,又很可能会传回中国,只是这简单的一去一回,词语本身的含义却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不是轻易就能产生的,要产生这样的变化,少不了两国文化互相吸收和借鉴。如果日本只是单一的将一个外来的词语借用到自己固有的语言当中,那么词语本身就不会现在这样丰富的变化。因此文化的受容,也不仅仅是借用一个单词那么简单。

五、结语

本文是以“留守”一词为例,分析了中日两国语言间的联系及各自的变化。“留守”一词最初在日本的使用,是在公元718年「令義解」中,在此“留守”表示天皇、皇帝、大王等,行幸(出巡)其间,作为其代理驻守都城执政。或执政的人。在律令制中也相当于皇太子和公卿大臣。此意与汉语相同。但日语在公元1254年『古今著闻集』中便出现表示“居留下来看管”的意思。汉语出现同样用法的文章是清代的《扶风传信录》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日语中“留守”一词作为“居留下来看管”这一意思的使用早于中国。词语的交流不仅仅互相的借用,被借用的词语,在融入他国言语后,词义多会多次转变。转变后的词义,还有可能再传回原来的国家。

[1] 松井荣一.日本国語大辞典 [M].东京: 小学馆,1972~1976.

[2] 邦訳日葡辞書[M].东京:岩波书店, 1980.

[3]时枝诚记.例解国语词典[M].东京:中教出版, 1956.

[4] 新村出.广辞苑[M].东京:岩波书店, 1955.

[5]北原保雄.明镜国语辞典[M].东京:大修馆书店, 2002.

[6]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M].北京: 中华书局,2010.

2095-4654(2015)07-0117-03

2015-04-20

H136

A

猜你喜欢

留守字典词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字典的由来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大头熊的字典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正版字典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