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跃亭的大电视与运营商的转型

2015-03-16刘启诚

通信世界 2015年29期
关键词:贾跃亭商业模式运营商

贾跃亭的大电视与运营商的转型

贾跃亭上周宣布推出全球第一台3D、4K互联网智能电视uMax120,售价50万元,顿时引得网上一阵吐槽。确实,50万元买个电视,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但乐视营造的这个噱头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乐视“高大上”的形象又增了不少彩。相反,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这段时间一直“躺着中枪”,围绕着“流量清零”的话题,从2015年初到年尾,好像无论3家运营商如何做,都是引来“骂声一片”。

如果拿以上两个事件作比较,真是判若云泥。不得不说,2015年的贾跃亭做得风声水起,比如电视、手机、影视、自行车以及将来的超级汽车。在大众眼中,代表互联网的贾跃亭所推广的产品不管是否切合实际,能否让用户买得起,最终都将归为“满满的正能量”。

反之运营商所代表的是垄断、传统一派。近段时间有关运营商“偷流量”的传言甚嚣尘上,尽管后续已经连续发布了多篇“专业、细致、明了”的声明和解释信,似乎都无法扭转网络上“集体唱衰”的局面。

此时,笔者已经不想再去讨论运营商是否真的“偷了流量”,也不想展开分析为何舆论如此不顾运营商的解释。笔者在此只想借着贾跃亭的“大电视”谈谈运营商的转型。

贾跃亭推出120寸、50万元的大电视:3D、4K、互联网智能可谓是“一箭三雕”,既证明了乐视有实力做出这么高端的产品,又赚足了用户眼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土豪电视”的发布,也可以试探超高端市场,并为其股票市场拓展更大想象空间。

一个视频网站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做了电视、手机、影视、自行车,或许将来还有电动车,乐视以其视频为基本,通过互联网整合资源、开展线上营销,创建“粉丝文化”等方式开发了多种面向消费者的终端,由此打造出完整互联网生态链。这应该算得上是互联网思维。

与乐视的不停折腾相比,三大运营商有点太稳当。虽然这几年运营商一直呼喊“去电信化、互联网化”,但基本上并没有太大动作,市场营销思维还停留在语音时代。以“流量不清零”为例,本来是一个加分举措,最后却硬弄成了“减分项”。

围绕“流量不清零”产生的一系列争论,从表面上看是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争夺,实质上却是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极大丰富、用户需求极度旺盛与运营商服务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对运营商来讲,是挑战,更是机遇。

因此,运营商需要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基于语音服务而设计的商业模式根本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基于内容应用的需求,由此才在计费方面爆发了“流量不清零”、“偷没偷流量”等负面事件。

还记得前不久参加ITU电信展,笔者与华为运营商BG总裁邹志磊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当谈到运营商今后发展业务时,邹志磊表示:人类社会将逐渐步入视频化的社会,在不远的将来,视频将无处不在(Video Everywhere),应用于各行各业并贯穿人的一生,由此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

不难看到,整个世界都在走向宽带化,目前整个网络流量的70%左右已是视频,而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视频应用除了娱乐,还有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诸如通讯视频、行业视频等。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70%来自于眼睛,视频传递信息的效率是语音文字的几何倍数。因此,在教育、医疗以及相当多垂直行业的智慧应用都将是基于视频的。除了人与人的交互,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物”需要“看到”视频,例如无人驾驶技术,需要把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直接传递给机器去做分析决策。邹志磊说,运营商的“未来”就在视频业务中。

所以,当贾跃亭推出50万元的大电视时,笔者想起了邹志磊的观点。而另一方面,笔者也担心,如果那时运营商还在以现有商业模式迎接无法预知的视频应用大潮,会不会被舆论的口水淹死?

猜你喜欢

贾跃亭商业模式运营商
乐视网、贾跃亭 被处“天价罚单”
贾跃亭:戏如人生
商业模式从0到N
贾跃亭,你还欠A股一个重要承诺没有兑现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