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

2015-03-15施弼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

施弼华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 儿科, 江苏 海门, 226100)

关键词:循证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实践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工作方法,其本质是循证护理实践[1]。循证护理模式符合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其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实证并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2]。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吸入16级甚至更远端的毛细支气管[3]。药物直接达到病变部位,在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应用较为广泛。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6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2例,无重症病例,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气促、喘憋、咳嗽等症状,疾病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4],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其中男24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0.8岁。对照组56例,其中男27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0.9岁。2组在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综合治疗措施相同,包括给予常规抗病毒、止咳祛痰、平喘治疗,有抗生素应用指标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所有患儿均应用了特布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循证护理实践

2.1确立循证问题

将实际工作中的遇到一些问题,通过与患儿家长和临床医师的沟通,以及通过临床观察和患儿的实际情况,确定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① 护士的原因:健康指导不到位、雾化吸入原理、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未完全告知; ② 患儿及家长的原因:家长保健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患儿的体位、吸入的方法不当,患儿的依从性差等; ③ 雾化环境原因:患儿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对雾化环境容易存在恐惧感,从而影响雾化吸入治疗。

2.2建立循证支持

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和护理经验,根据文献的相关研究结果,针对以上护患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制定护理方法。

2.3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

2.3.1护士的原因:要求护士在雾化前向患儿及其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加强对患儿家长的保健知识指导,如疾病知识、心理指导、饮食休息及用药方面的指导。由于家长对雾化技术缺乏认识,对雾化治疗的重要意义不够重视,因此,雾化前向家长详细介绍雾化吸入原理、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部分还不了解的家长,可演示雾化吸入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患儿存在的精神紧张、恐惧等不配合现象,则采取用雾化面罩充当玩具等措施以引导、分散他们注意力,提高治疗依从度。

2.3.2患儿及其家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护士雾化前的宣教未能充分理解,或因子女患病导致心理变化从而导致雾化时患儿的体位、吸入的方法、吸入的时间有误或者患儿的依从性差。因此,在雾化过程中,要求护士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指正,雾化器应垂直拿,抱起婴幼儿,使其躯呈半坐位状态,避免仰卧位,用面罩罩住口鼻,保持合适的体位,有利于增加潮气量使吸入的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患儿哭闹剧烈时应先暂停治疗,待安静时再进行。吸入的频率一般以1次/d为宜,症状较重者可适当增加次数,吸入时间选择在进食和服药前后2 h进行,有利于吸入后排痰或由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雾化时间控制在15~20 min。雾化结束后轻拍患儿背部,促进黏附在气管支气管上的痰液脱落、排出,并给予口腔的护理,擦净口鼻周围药液,嘱漱口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2.3.3环境原因:研究加强了雾化室的软硬件管理,室温控制在20 ℃左右,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严禁在雾化室输液,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墙壁贴有卡通图画,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适当添置玩具,以减少患儿治疗时的恐惧感,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3结果

观察组在气促消失、喘憋消失、咳嗽消失、哮鸣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各种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2组各种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高峰为2~6个月,1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为80%, 约35%~40%患儿可发展为哮喘[5-6]。病理特征为小气道上皮细胞的急性炎症、水肿和坏死,粘液产生增多,以及支气管痉挛[7]。目前,毛细支气管炎除了以控制病情感染、对症下药、及干预性护理喘憋为临床治疗方式外,雾化吸入舒张气管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8]。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使用,能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气道粘液分泌。雾化吸入作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效的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药物以其奏效快、直接达到局部、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本研究将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每位患儿的个性化因素进行知识融合,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护理人员以往按习惯或凭借经验从事护理实践活动的方式,避免了护理的盲目性[9]。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促消失、喘憋消失、咳嗽消失、喘鸣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循证护理方法通过与患儿家长、临床医师的沟通,从患儿的病因、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心理等方面着手,找出雾化吸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实证建立循证支持,制定护理方法,经临床验证,加快了症状的缓解、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明显[10]。

参考文献

[1]毛秋婷, 赵梅珍, 曾铁英. 中文版医院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量表信效度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4): 61.

[2]张凤伟. 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体质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8): 29.

[3]曲政海, 王超霞, 谢宁, 等. 布地奈德混悬液阶梯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 2008, 25(8): 609.

[4]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39.

[5]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76

[6]张桂欣, 于献英.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高渗氯化钠溶液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J]. 中国药师, 2013, 16(6): 864.

[7]江载芳. 实用小儿呼吸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96

[8]徐梯. 盐酸氨溴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0例[J]. 医药导报, 2012, 31(8): 1035.

[9]李新, 魏荣, 马晓玉. 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4): 150.

[10]孙亚超, 闫力. 循证护理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3, 34(7): 1334.

收稿日期:2015-03-16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2-157-02

DOI:10.7619/jcmp.201512056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循证护理
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术后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