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分析

2015-03-15罗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

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分析

罗芳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 综合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 护理; 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的高血压重型并发症,多发于50~70岁的男性人群中,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头痛、昏迷及躁动等,当脑水肿加重时,可诱发颅内压增高、脑疝危象,随后恶化为中枢性衰竭[1]。临床多采用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但护理不当可对患者治疗效果、预后产生不良影响[2]。为了确保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必须在患者经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治疗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154例经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全部患者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综合护理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科收治的154例经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全部患者确诊标准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3]相符,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中,男49例,女28例;年龄39~74岁,平均(58.52±8.50)岁;出血部位: 61例基底节区出血,13例脑叶出血未破入脑室, 3例脑叶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16~90 mL, 平均(35.60±12.50) mL; 30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冠心病,32例其他。研究组中,男51例,女26例;年龄40~72岁,平均(58.60±8.45)岁;出血部位: 60例基底节区出血, 14例脑叶出血未破入脑室,3例脑叶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17~89 mL, 平均(35.56±12.61) mL; 32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冠心病,33例其他。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合并症等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77例患者采取神经外科的一般护理,即常规护理。研究组77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① 术前护理。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同时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对其血糖及血压进行控制。告知患者手术的意义、注意事项及成功案例,给予心理安慰与开导,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对于存在意识障碍者,应当留置导尿管;对于强烈躁动者,给予镇静剂治疗;对于并发恶心呕吐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 ② 术中护理。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同时予以持续面罩吸氧治疗;术中一切操作必须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对患者血压术中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与详细记录,以防因血压波动而诱发灌注性损伤; ③ 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管路高度通畅,以防因引流管扭曲或受压而导致引流管堵塞。术毕,患者极易出现压疮、便秘、水电解质紊乱、颅内再出血及泌尿系统感染、肺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应做好并发症护理。术后,为了避免患者颅内再出血,应抬高患者头部,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确保引流速度适中;协助患者完成翻身、咳痰等动作,及时清理患者鼻腔、口腔及呼吸道,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降低肺部感染率;及时更换尿袋,减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加强导尿口护理,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冲洗膀胱,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对患者大便情况、胃内容物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应全面禁食;每日定时监测患者液体出入量,以避免水电解质紊乱;指导患者多食用易消化食物,如有便秘情况,应给予导泻剂治疗;确保床上无硬物,每日更换床单,确保病床清洁卫生、患者身体干燥。④离院宣教。告知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循医嘱用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多进食新鲜的果蔬,禁烟酒,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心态,以防情绪波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软件SPSS 16.0, 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生活自理能力

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2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一种多发的急重疾病,发病率与病死率正逐年升高。随着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后,大大提升了此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使患者颅内血肿得以快速有效地清除,并逐渐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方法[4]。在临床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对增强其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极具意义。本研究中,对照组77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77例行综合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结果与多篇报道[5-6]一致。由此再次证实,对经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可显著增强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积极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岳峰.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5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4(12): 510.

[2]季祥霞, 杨梅. 对微创颅内出血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9(10): 135.

[3]王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5(22): 751.

[4]李娟.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5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12, 7(23): 104.

[5]毕雪娇.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9(13): 28.

[6]张清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3(22): 64.

收稿日期:2014-12-05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2-112-02

DOI:10.7619/jcmp.201512036

猜你喜欢

高血压性脑出血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手术原因的临床研究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内科保守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