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砚之缘〈宝匣记 第三出〉

2015-03-13

中国收藏 2015年1期
关键词:观赏性黄石文化

这是一个与砚结缘的故事。

尽管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

但严谨、细致同样是难得的执着。

不觉一年将尽,回想一年中所忙之事,大多与收藏有关,其中又以对出产于河南南阳方城境内方城石砚的探访与研究所耗精力最多,历时周期最长,收获与意义也较大。

因长期从事砚文化的研究,我对方城石砚早有耳闻,也零星见过一些,但未引起多大重视。今年夏季砚缘所致,方城石砚的朋友找到寒舍,谈砚论道,问计发展之策。感于其诚恳态度,一番畅谈之后,遂亲往河南方城考察,于是对方城石砚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个“石”字见真相

方城石砚历史悠久,保守估计,起码在北宋代时已有一定规模的开采与制作了。米芾在《砚史》中曾多次提到方城石砚,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高似孙《砚笺》等著作中对方城石砚也有较为详细的记录。自宋室南迁,文化中心由中原移向江南,方城石砚随之逐渐没落,后世虽有生产,但已无往日风采,至当代连砚种的名称也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近年来,随着砚文化的不断推广,对砚文化的认识在社会上有所提升,砚的价值在收藏界也有所提升。历史上曾经一度没落或消亡的一些地方砚种陆续得到恢复与开发,并有不少企业界的朋友也投身其中,有计划、有规模地对其进行挖掘与推广。方城石砚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砚种要想发展,如果连名称尚不明确,无疑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目前,对于方城所产砚台大概有三种叫法,即方城石砚、方城砚、黄石砚。其中黄石砚的叫法目前比较多,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因为黄石山为砚石主要产地,是近代某位未到过实地考察也不了解方城砚史的书法家给起的。但方城的砚石包括两大类,即黄石山所产的青紫石与石洞沟所产的有眼砚石,如叫黄石砚,则不能包含石洞沟所产有眼砚石,所以黄石砚的叫法在概念上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而且砚史上并无此概念,缺乏传承性,属于不了解情况下的主观臆造。

至于方城砚与方城石砚的区别在于一个“石”字,方城位于中原,是我国陶制高古砚存在的重要地域,有这个“石”字可以更为准确地说明材质。所以我们称其为方城石砚,既明确了砚石的地理范围,又明确了砚的材质属性,还全面地包括了方城范围内不同产地的砚石,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名称。我们接下来讨论方城石砚的发展与收藏也要在此概念的前提下展开。

潜力

砚种是否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收藏潜力,可从其自然条件与文化根基两方面来看。就自然条件来说,首先要看其原材料的实用性、观赏性与储量的可持续性。有的砚种实用性还可以,但没有什么观赏性;有的砚种有一定观赏性,但实用性不行,这两种情况首先从材质上就非砚石上品,发展必然有限。有的砚种实用性良好,观赏性也不错,具备优质砚材的条件,但储量不大,不能形成较大的市场占有率,更难以普及。这样的砚种虽有一定收藏性,但就其本身发展空间而言也是有限的。

如前所述,方城石砚的材料主要包括黄石山与石洞沟,其中黄石山以出产青紫石为主,石洞沟则主要出产眼石,两地相距不远,大体是山前山后的关系,黄石山在前,石洞沟在后。从砚石的实用性角度来说,青紫石与眼石均能发墨,其中青紫石经化验,绢云母的含量高达75%至95%,符合上品砚材的条件。

经实地考察与反复比较,我发现方城石砚优良者细腻、滋润并有油质感,无论下墨速度与发墨质量都有不错表现,确为制砚良才,这为方城石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砚石的观赏性来说,方城石也有自身的优势,有青(或称之为绿)、紫、石眼三大看点。青石佳者色绿微黄,凝结如玉,有的还有流水纹,甚是美观;紫石佳者沉着温润,颇有君子之德。因为青紫石是一层层叠加形成,即一层青石,一层紫石,层层相对,平行存在。在开料时如从青紫两层石头中间界开,则会在砚面形成青紫一体的效果,如石质细腻,青色石质与紫色石质则会出现雾化效果,视之飘渺灵秀,可引无限想像;石眼是多个砚种都有的特征,比如端砚、苴却砚等,方城石砚中石洞沟所产的眼石,也有石眼,且眼体较大,晕层较多,极具观赏性,有“龙睛”、“凤眼”之称,制砚时如运用得当,可大大提高砚台的灵气。

在评价方城石砚的石眼时,与端砚石眼的评价标准不太一样。比如端砚的石眼以大为贵,方城石砚的石眼普遍较大,并不稀奇,而以润、清、圆、晕、奇为标准。所谓润,指石眼的质地透润有玉质感;所谓清,指石眼的色彩清澈无杂质;所谓圆,指石眼的外形规整饱满;所谓晕,指石眼的晕层清晰丰富;所谓奇,指石眼的纹理奇特并具有一定惟一性。符合这五个标准的石眼在方城石砚中无论大小都不易得,乃上品,收藏价值自然也大。

由此不难看出,方城石砚在材料方面具备成为上品砚石的条件。就材料的储量来说,方城石砚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虽然历代对方城石砚砚石的开采断断续续未曾间断,但并未进行过有组织的大规模开采,砚石资源保护较好。另外其砚石存量也比较大,目前黄石山与石洞沟两地的采矿范围大体在5.7平方公里左右,佳料纵然难得,但满足大规模的市场开发还是绰绰有余。

天地人之合

一个砚种要想发展,并成长为“名砚”,光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有雄厚的文化根基做支撑,这包括砚内与砚外两部分——砚内部分需要考虑该砚种的制作理念是否正确、工艺水平是否高超、砚学研究是否深厚等内容;砚外部分则涉及到砚种所依托的地缘文化是否悠久,是否丰富等问题。比如端砚大体依托于岭南文化,歙砚大体依托于江南文化,鲁砚大体依托于齐鲁文化——往往一个砚种所依托的地缘文化越悠久、越丰富,该砚种就更容易具有较深的文化深度。而方城石砚地处中原,西望潼关,东接齐鲁,北依河洛,南邻荆楚,不可谓历史之不悠久,文化之不丰厚。就拿出产青紫石的黄石山来说,其得名于相传当年被张良拾履拜师的黄石公现身于此之故。

有意思的是,一个砚种发展所需文化根基的砚外部分,是历史形成的,砚种本身可以依托,但不能选择,方城石砚得此先天文化优势,如果我们把文化根基的砚外部分理解为砚种发展的“天时”,把材料的自然条件理解为“地利”,那文化根基的砚内部分就可以理解为“人和”。

方城石砚虽然历史悠久,但因各种原因,在历史上未成大气候,砚内的文化根基相对一些大砚种来说比较薄弱。目前方城石砚制作基本还处于外来加工或模仿其他砚种样式的阶段,对于本砚种的砚学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也不是很多,行业未形成规模。

但反过来想想,目前我国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大砚种,一方面工艺相对成熟,但另一方面长年积累的陈规陋习也很多,甚至走上程式化的道路,发展失去活力,乃至出现倒退的现象。方城石砚工艺相对落后,但也没有历史的包袱,只要思路正确,反而可以轻装上阵,大步前进。又比如说,有些行业规模很大的砚种,思想很难统一,想大幅度转型是很困难的。方城石砚人员少,规模小,反而思想好统一、转型快,更容易有效地纠正自身的不足,从而不至于永久地迷失方向,乃至误入歧途。至于砚学研究的问题,我倒认为只要有着良好发展,自然会吸引有研究能力的人士对其加强重视。所以说,方城石砚发展的“人和”问题只要不发生方向性错误,还是可以快速加强的。

站在收藏的角度而言,一个砚种的收藏潜力决定于其自身的发展潜力。真心希望方城石砚的发展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抓住目前砚文化大发展的良好时机,传承中原砚脉,为当代砚文化的发展撑起一方天地。

猜你喜欢

观赏性黄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不下跪的人
谁远谁近?
不下跪的人
不下跪的人
“天价片酬”与“明星烂片”缘何相伴而生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