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勒泰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5-03-13王贵花

克拉玛依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阿勒泰

王贵花

摘 要: 现代物流是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当前,阿勒泰地区物流业发展具备良好优势,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促进阿勒泰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好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要树立现代物流新观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物流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尽快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业。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阿勒泰;物流信息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口岸物流业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5.01.05

“十二五” 时期,阿勒泰地区确立了打造“环阿尔泰山区域经济中心和产业高地”的战略目标,这是阿勒泰地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与全疆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确保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阿勒泰地区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物流总量情况

阿勒泰地区作为一个物流业刚刚起步的地区,所有的进出口物资几乎都是通过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在货运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见表1)[1]16物流费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至2012年五年间,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完成货运量由798万吨增长到1 034万吨,累计增长29.57%,公路货物周转量由106 512万吨/公里增长到172 081万吨/公里,累计增长61.56%。[1]16

(二)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在公路运输设施方面,目前,全地区已基本形成以216、217国道和10条自治区干线(省道)为骨架,以各乡镇公路为支线的公路交通网。全地区公路总里程为8 384.3公里(含生产建设兵团),54个乡镇通了油路,522个行政村中有490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主干线为依托,辐射全地区各县(市)、农牧乡村和边境口岸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见表2)[1]238在铁路运输设施方面,现有铁路线1条(即奎北铁路),正线里程 468.85 公里,全线分布车站36个,开站22个,其中新建车站21个,与陇海线、欧亚大陆桥相连接。在航空运输设施方面,现有运营的民用机场2个、飞行航线3条。[1]237

(三)物流运力和运能情况

在公路运力和运能方面,现有营业性载货汽车 8 254辆,总吨位29 058吨,平均吨位3.52吨;而且货运市场形成集体、个体货车参与货物运输的格局,使2012年全年的货运量达到1 03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72 081万吨;在运力大幅增长的同时,运力结构也有较大改善,重型、大型货车占到全地区营运货车的32.72%,[1]237说明货车逐渐趋向大型化,实现了货畅其流。

(四)物流运营主体情况

阿勒泰地区交通运输、仓储企业有252户,其中汽车运输企业136户、大型货运企业6户、仓储企业110户,道路货物运输公司共43户,铁路代理户6户,航空货运代理5户,邮政货运代办23户,全国连锁配送企业5户。[1]25

(五)物流市场结构情况

阿勒泰地区物流道路货运市场集中度不高,所以造成成本较高。就商业市场而言,阿勒泰地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目前有410户、公司161户,分散在各县市,2012年共完成贸易额22.62亿元。在这些批发和零售业中规模较大企业12户,批发业占9户,零售业3户。(见表3)[1]28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阿勒泰地区批发和零售业中独立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与连锁总店相比差距明显;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今后批发和零售业中独立企业具有很大的扩张潜力。

(六)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阿勒泰的4个一类口岸,使阿勒泰地区一跃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自治区“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方针,依托地缘、资源优势,把发展边境贸易作为振兴阿勒泰经济的突破口,取得了可喜成绩。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外开放市场日趋多元化,由过去的几个(俄、哈、蒙)贸易合作伙伴发展到现在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扩大到吉尔吉斯斯坦、日本、韩国、欧盟地区)有经贸合作关系。进出口贸易由废旧金属、日用百货向矿产品、农畜产品、建材、机械设备、煤炭、天然气和特色农产品等领域拓展。贸易形式已涉及现汇、易货、对外承包、技术合作、劳务输出、加工贸易等领域。目前,吉木乃口岸已经发展成为新疆对哈萨克斯坦的第三大口岸,塔克什肯口岸已发展成为我国对蒙古国第二大、新疆第一大口岸。此外,以对外贸易为突破口,全力支持品牌经济发展,围绕做大蔬菜、沙棘、菌菇产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建成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18个,储藏保鲜能力达1.74万吨,向周边国家出口蔬菜量大幅增长。[1]4

(七)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阿勒泰地区在工业园建设上集中主要力量扶持建设“两园两区”,即福海工业园、富蕴工业园,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加工区、吉木乃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福海工业园位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在北疆的交汇处,能有效快速地开发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国内、国外市场,使国内和国外的矿产资源优势资源互补),辐射带动作用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富蕴矿业工业园区是阿勒泰地区首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现在园区内吸纳入驻企业22家,其中运输企业达7家。[1]6

(八)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软件建设情况

阿勒泰地区由于基础网络覆盖范围和接入能力已大大改善,为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具备了开展物流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但现在阿勒泰地区大部分民众由于传统购物习惯影响,不愿使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和购物;同时,安全体系、信用体系、配送体系还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有关物流方面的体制与法规建设较为薄弱,只有一部《阿勒泰地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除此之外,没有制定和颁布过任何与物流运输有关的地方性规定。

二、阿勒泰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为阿勒泰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撑;泰福海物流园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西进、南下”战略区域中的地位尤显重要,为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2.经济发展优势

良好的区域经济态势为加快阿勒泰地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环准噶尔盆地经济圈”正在形成,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核心,以G216、G312、“乌-奎”高速、“乌-阿”高速(拟建)、“乌-奎”铁路、“奎-北”铁路为纽带,包括乌、昌、石、独、奎、克、福、富、阜等市县在内“环准噶尔盆地经济圈”已显雏形,成为我国实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的重要实施基地。

3.资源优势

阿勒泰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成矿带中段,成矿条件优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疆占绝对优势,是我国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全地区已发现矿产4大类94种,占全国拥有矿种数的47.9%,占全疆拥有矿种数的68.2%。[1]15还有丰富而独特的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同时,阿勒泰周边国家也都是矿藏丰富的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即有物可流。

4.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阿勒泰地区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能源战略西移的良好机遇,全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形成了矿产、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十二五”时期,地区以资源为依托,建设煤制油、煤焦化、进口石油、特种钢、硅产业五大工业基地,壮大以能源、矿产为主导的新型工业。

5.区位优势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矿产开发基地、旅游集散地、边境口岸重地,处于次区域合作经济增长“大三角”的核心位置,是新疆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内引外联、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的桥头堡,地缘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所辖县(市)均为边境开放县(市),有对蒙古国的塔克什肯口岸和红山嘴口岸、对哈萨克斯坦的吉木乃口岸和阿黑吐别克口岸4个国家一类口岸,另有对俄罗斯的喀纳斯口岸正在积极筹建当中。阿勒泰地区还是我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边境线长54公里,是未来新疆“中俄直达运输走廊”的唯一通道。

6.交通优势

全地区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十二五”时期,是阿勒泰地区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的大建设时期,每个县(市)和口岸均通的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的建成,构成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每条铁路均与外围铁路相连。在民航建设方面,完成富蕴机场迁建,开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主客源地城市及重点景区直航航线。在管道建设方面,新疆广汇集团吉木乃天然气管道建成投运,全面推进中俄天然气和中哈输油管道建设,开辟境外能源输入大通道。

(二)存在问题分析

1.现代物流观念缺乏

没有真正树立起现代物流观念,尤其是企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一些本应从工商企业内部剥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的物流服务环节仍滞留在企业内部,影响了物流市场需求的释放,也限制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

2.管理体制比较分散

阿勒泰地区的物流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混乱,物流相关的各部门分别由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物流体系各部门之间缺乏直接的横向联系。由于长期内、外贸分离的格局,导致了对内物流和对外物流的分离,这种条条分割和内外分离的管理体制,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分段式管理,其内部相互之间的权力和责任交叉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

3.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阿勒泰地区专业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运场站企业数量较少,且企业形态尚不完善,运输网点少,服务空间小,经营水平低,竞争能力弱,正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大量产品滞销、生产能力闲置、就业压力日渐突出等问题。大规模的产业整合缺乏合理的、低成本的流通环节作保障,从而加剧了物流领域在低水平、小规模上激烈而无序的竞争。

4.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阿勒泰地区物流设施规模小,等级低,结构不合理,铁路线网络不健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铁路尚未实现对接,公路货运专用车辆占全部货运车辆的比例较低且比较落后,公路货运场建设相对滞后,口岸仓库货场拥挤,尤其是立体仓库缺乏。阿勒泰地区物流体系建设规划滞后,没有把物流作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以致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或因选址失误造成新的交通运输“瓶颈”现象。

5.物流技术含量不高

物流设施装备较落后,没有实现物流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计算机化,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还处于半人工化甚至全人工化的状态。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仍较低。

6.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随着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不论是配送中心的建设还是其营运及管理方面,急需物流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待遇低而流失严重,年轻后备技术骨干严重不足,经济条件、创业环境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引进人才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三、阿勒泰地区物流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现代物流新观念

树立现代物流新观念,重视发展地区的现代物流业。政府及各生产、销售、储运等行业都应将物流事业的发展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建设来对待,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深化社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让现代物流具有的系统最优、市场化服务的思想深入人心,积极推进地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政府具有规划、建设、调控、推动和服务的多重作用,离开了政府的强有力引导,发展现代物流业仅是空谈。

1.建立强有力的物流管理部门

解决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的问题,明确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物流行业管理办法、物流政策法规,统一负责协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行业日常管理等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和统一的技术标准。

2.制定现代物流体系和发展总体规划

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中,在总体上做好物流的中心网络、物流的营运主体、组织方式、物流的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的流程系统、物流市场体系等子系统相互之间有机协调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物流线路等进行科学布局,整合物流资源,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减少资源浪费。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地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在物流产业主导作用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口岸、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园区载体功能,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商品辐射能力的流通企业集团,打造以福海工业园区为中心,各县(市)为节点,以交通枢纽、口岸、机场为依托,辐射全疆及周边国家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4.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抓紧制定有关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技改贷款、项目审批、口岸设立、培育大物流企业与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等等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竞争机制,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大力促进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现代物流是一个运用现代科技装备和管理的运输系统,必须重视信息和通讯网络的建设。目前,阿勒泰地区的物流业小、散、弱,信息化建设更是滞后,犹如一张白纸。然而,正因如此,阿勒泰地区可以高起点地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平台,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在开展物流网络建设时,应尽快开展EDI(电子数据交换)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早日建成信息高速公路,以便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并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从事物流业的运作,需拥有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管理者必须有很高的物流学专业能力和水平,扎实的经济学、统计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功底,以及极强的统筹规划能力。因此,需要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物流员工的职业素养,积极推广技能培训,提高物流员工掌握、接收新技能的能力。

(五)尽快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一方物流是由买方使用自己的物流工具为自己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物流服务模式。第二方物流是由供应商使用其物流设施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由于供应商可以为多个顾客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程度,其经济效益相对来说要高一些,但服务对象仍局限于自己的顾客或企业。而第三方物流在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方面较之前两者更高、经济效益更好,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2]8目前,地区自给式物流服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依靠或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是少数,这是影响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改进和更新现有的物流活动组织方式,推动第一方物流向第二方、第三方物流转变,逐步加大第二方、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是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必由之路。

(六)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业

阿勒泰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有利于大力开展边境贸易,具备建设以国际物流服务为主的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要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塔克什肯口岸加工区要依托蒙古国铁矿石、煤炭资源,加大焦煤、铁矿石资源开发与引进力度,发展还原铁、煤焦化和组装加工业,实现国外开发、国内加工,加快仓储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对蒙贸易与合作的优势拓展。吉木乃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要依托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充分利用口岸优势,发展资源贸易,做好境外稠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进口,发展油气资源深加工和组装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阿勒泰地区统计局.阿勒泰地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翁心刚.物流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阿勒泰
阿勒泰的诉说(组章)
伊力夏提·吐尔逊作品
情系阿勒泰·铁热克提风景系列之四
——山上的村庄
蒙古戈壁阿勒泰省地区的鲁尼文遗存及其相关印记
印象·阿勒泰
让你动情的不止是冰和雪
书法作品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阿勒泰水电站“以阀代井”研究
阿勒泰考古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