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钙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相关药学分析

2015-03-12钟津

当代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缺钙制剂药学

钟津

近年来,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多数比较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慢性疾病和具有疑难特征的临床疾病均与患者机体长时间的缺钙具有一定的关系,而有目的性地对人们体内的Ca2+浓度实施积极的调整可有效防治一些临床疾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衰老。目前,临床上对于钙制剂药物的需求逐渐增多,然而临床上对于钙制剂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1-3]。本研究对钙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相关药学特点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6月~2014年1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1000个门诊用药处方中,有150个用药处方是钙制剂,占总用药处方的15.0%。

1.2 方法 按照《新编药物学》有关的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相关的规定,制定用药处方的评定调查表并调查150个钙制剂用药处方的临床应用情况,评定的内容包括:使用钙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疾病的类型,钙制剂用药的名称,钙制剂药物的使用规格,钙制剂药物的实际使用剂量和钙制剂药品的使用花费等方面,找出不合格的钙制剂用药处方,并记录不合格药物的具体原因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等。

2 结果

对本院临床钙制剂的使用具体情况分析发现,使用钙制剂进行治疗的多为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使用较多,且使用钙制剂的患者多数是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对临床钙制剂处方的使用情况分析显示,在150个钙制剂处方中,有11个处方是用药不合格的,临床用药不合格率占7.3%,其中,碳酸钙维D片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使用处方不合格分别为5.5%和2.7%,还有1.8%的其他用药不合格。见表1。

表1 钙制剂用药处方的临床不合格情况分析

3 讨论

目前,国内的一些医院中对于钙制剂的临床使用常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有多方面的原因:(1)临床钙制剂的剂量不合理。诊治医师在对患者应用钙制剂治疗时可能混淆钙制剂的使用剂量和口服用补钙药物的使用剂量,但由于钙制剂中的Ca2+离子含量比较低,无法满足对患者机体的实际需求,导致患者的疗效并不明显,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4]。(2)忽略临床钙制剂含有相关成分的不良影响。由于不同类型的钙制剂常会含有其他的一些少量无机盐、微量元素等成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患者体内相关组分的平衡,因此,若患者需长期服用钙制剂进行临床治疗时,注意针对性地控制患者对于钙制剂的使用剂量,避免对患者的机体带来不利影响[5]。(3)患者对于临床钙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比较低。以往的一些临床钙制剂水溶性较差,多数是需人体内的胃酸进行溶解,而老年人和儿童常难以耐受,致使服用后体内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吸收,所以使所应用的钙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较低,药效无法完全的发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

近年来,我国的钙制剂药物、钙制剂保健品和钙制剂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于临床上的钙制剂使用也应该更加注意,加强对于临床钙制剂的合理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首先,人们的缺钙现象比较常见,人体内的钙分子活力比较强,可以通过体内钙离子的各种跨膜运输给人体相关的能量提供所需,而且,钙离子化合物的强度还可为骨骼的力学强度提供一定的支持,对于人体多种机能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体对于钙离子的需求会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而存在比较大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儿童缺钙时会出现性情改变、夜晚睡眠时存在盗汗症状、机体的骨关节发生畸形等现象;而老年人群缺钙时会表现出夜间失眠、骨质疏松症状、腰酸腿疼等现象[7]。因此,对于不同的缺钙患者应明确缺钙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积极地进行针对性的临床补钙治疗。其次,选择最佳的补钙时机。比如由于人们清晨和夜间体内的血钙含量较低,所以,对于口服型钙制剂选取早上起床和夜晚睡前时摄取效果较佳,可以保证服用的钙制剂被机体有效地吸收和使用[8]。再次,注意钙制剂的使用禁忌,并观察患者使用钙制剂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应注意不可使用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和钙制剂进行联合治疗,防止抗菌药物与Ca2+存在不溶性的络合物,阻碍对于钙的摄入和吸收;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静脉方式的钙制剂补充时,有效控制患者的滴注速率,避免患者由于滴注较快而产生全身的发热情况和过敏性的休克症状等,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门诊处方中有关钙制剂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发现,临床上使用钙制剂的对象多数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其中,最为常见的主要是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而且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群中使用较多,因此,在对患有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使用钙制剂进行治疗时需加强注意,严格规范用药。本研究还发现,在本院门诊处方的150个钙制剂用药处方中,有7.3%的钙制剂临床用药是不合格的,特别是碳酸钙维D片(不合格率占5.5%)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不合格率占2.7%),所以,在对需使用钙制剂的患者治疗时应按照相关的规定,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不合格的情况,提高临床钙制剂应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总之,在临床上使用钙制剂的治疗时,应对不同钙制剂的具体功效和人们对于其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充分考虑,使钙制剂作用效果的发挥得到保障,有效治疗相关疾病。

[1] 姚宏伟,孙筱颖.钙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相关药学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825-2826.

[2] 朱继军.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3):69,71.

[3] 张燕.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14):110-111.

[4] 郑莉莉,卓仪,曾尹,等.我院保健门诊口服钙制剂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3,10(35):117.

[5] 李荣.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1):61-62.

[6] 陈月.临床使用钙制剂的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11.

[7] 杨琼.氢氧化钙制剂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2):68-69.

[8] 幸云霞.钙制剂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50,4.

猜你喜欢

缺钙制剂药学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一个信号告诉准妈妈是否缺钙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肉吃多了容易缺钙
200例缺钙患儿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