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氟尿嘧啶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研究*

2015-03-12孔德平

重庆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胶原纤维细胞切片

孔德平,陈 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药剂科 402160)

增生性瘢痕是各种烧、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导致患者伤处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其形成是由于皮肤创伤后的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量增殖和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通过传统压力治疗、硅酮凝胶外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均疗效不确切,并可能因治疗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5-氟尿嘧啶(5-FU)是一类广谱的氟化嘧啶类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细胞内抑制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近年来发现该药在瘢痕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作用[2-3],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探讨5-FU对兔耳创面瘢痕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瘢痕防治及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建立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12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质量1.5~2.5kg,月龄8~10个月。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A组),5-FU 1.0mL+生理盐水4.0 mL,5-FU浓度5.0mg/mL局部注射组(B组),5-FU软膏局部外用组(C组),使用2.5%5-FU软膏,广州白云山何济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3085。

1.1.2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制作 瘢痕模型的制作参照冯登超[4]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术后60d空气栓塞法随机处死兔子,分别沿创面边缘0.5cm处环形切开,切取含创面的兔耳组织,取材后的兔子即退出实验。所取组织均匀4等分。

1.2 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 10%的中性甲醛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检测组织中细胞及胶原等的改变。Masson三色染色法参照参考文献[5]。

1.3 ELISA定量检测 术后60d抽取静脉血,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INF-γ和的ELISA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操作,每例样本组设3个平行复孔。根据检测吸光度值用Curve Expert软件分析并制定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不同条件培养基中各因子的浓度。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按Trizol操作说明书提取细胞总RNA并逆转录扩增cDNA,使用反应Real time PCR仪检测TGF-β、PDGF、bFGF和INF-γ。检测条件:预变性95℃,15min;变性95℃,10s,退火/延伸60℃,30s,40个循环。采用Real-time PCR仪自带分析软件分析各样品各基因表达情况。相对定量采用2-ΔΔCT法计算。引物序列见表1。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瘢痕形成情况 通过肉眼观察,A组表现为斑块质硬,色红。B、C组瘢痕质地柔软平整;且B组比C组瘢痕明显软化、变平。

2.2 组织切片观察 HE染色切片结果表明,A组(图1A)其瘢痕厚,胶原纤维多而致密粗大,排列紊乱,可见漩涡状结构和胶原结节,其间有少量炎性细胞,结构近似人的增生性瘢痕组织。B组(图1B)瘢痕厚度显著降低,核较小,胶原纤维束间有较大的空隙,排列比较规则,呈水平方向。C组(图1C)瘢痕厚度较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胶原纤维致密下降,表层排列规则,内层排列方向似漩涡状。Masson染色切片结果表明:胶原纤维呈蓝色,于细胞间散在分布。与A组(图1D)相比,B组(图1E)及C组(图1F)胶原纤维染色较淡,较为疏松,且二者间有明显区别。

图1 3组染色组织切片影像学表现

图2 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TGF-β、PDGF、INF-γ、bFGF的表达水平

2.3 INF-γ、PDGF、bFGF和TGF-β的表达水平 通过Real-time PCR检测,A组、B组与C组中,TGF-β、PDGF、bFGF、INF-γ的mRNA表达均有明显下降;且B组mRNA下降幅度更大。接着采用ELISA方法对4种细胞因子的蛋白做了进一步检测,结果与Real-time PCR检测一致(图2)。

表1 Real-time PCR引物序列

3 讨论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创面愈合后瘢痕持续增生的一种病理现象,其本质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成分过度增殖,合成并分泌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大量沉积,排列紊乱,主要以Ⅰ、Ⅲ型胶原为主。胶原的过度分泌和降解减少是胶原沉积的主要原因[6]。由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阐明,至今还缺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防治方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5-FU除了具有抗肿瘤作用,国内外均有5-FU应用于抗瘢痕的报道。瘢痕疙瘩切除后局部单纯应用5-FU能够改变瘢痕疙瘩创面的愈合特征,合理的用药剂量及时间尚需进一步研究[7]。国内研究发现5-FU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cyclinD1、cdk4的mRNA表达[8]。研究者采用低浓度去炎松-A(5~10 mg/mL)和5-FU(6.25mg/mL)混合液治疗病理性瘢痕,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9]。本研究中,通过HE及Masson实验发现,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显著改善了瘢痕组织的病理状况。

TGF-β是促进瘢痕增生的主要刺激因子[10]。研究发现TGF-β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Ⅰ、Ⅲ型胶原和前胶原。还可减少胶原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并间接地通过PDGF刺激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促进瘢痕增生。其他如PDGF、bFGF等均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增高[11-13]。他们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分泌[14]。基于以上机理,为了研究5-FU抑制增生性瘢痕作用机制,作者通过Real-time PCR及ELISA实验发现B、C组明显的抑制INF-γ、PDGF、bFGF、TGF-β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B组效果优于C组。

本研究利用外伤性兔耳早期瘢痕增生模型,证实了5-FU通过抑制INF-γ、PDGF、bFGF、TGF-β的表达抑制兔皮肤增殖性瘢痕,且局部注射比软膏外用抑制瘢痕增生效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给药方式,以及对5-FU进行化学修饰合成,降低其不良反应,有望开发出预防和治疗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

[1] Zeng G,Zhong F,Li J,et al.Resveratrol-mediated reduction of collagen by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and producing apoptosis in 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13,77(12):2389-2396.

[2] Ogawa R.The most current algorithm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s and keloids[J].Plastic Reconstruct Surg,2010,125(2):557-568.

[3] 武晓莉.手术联合低浓度5-氟尿嘧啶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9,16(89):1102-1105.

[4] 冯登超.青蒿素对免耳创面瘢痕增生的抑制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24(12):4601-4605.

[5] 林云恩,龙惠东,许惠娟,等.微波改良Masson三色法在观察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中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6(9):1014-1016.

[6] 汤苏成.喉、气管狭窄瘢痕的基础研究现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6(22):568-571.

[7] 姜疆,刘毅.瘢痕的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121-125.

[8] 陈天新.5-FU对增生性瘢痕中cyclinD1、cdk4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5(17):343-346.

[9] 崔子伟.低浓度去炎松-A和5-氟脲嘧啶混合液治疗增生性瘢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6(14):1532-1533.

[10] Penn JW,Grobbelaar AO,Rolfe KJ.The role of the TGF-βfamily in wound healing,burns and scarring:a review[J].Int J Burns Trauma,2012,2(1):18-28.

[11] Zhang XF,Guo SZ,Lu KH,et al.Different roles of PKC and PKA in effect of interferon-gamma on proliferation and collagen synthesis of fibroblasts[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4,25(10):1320-1326.

[12] Akimoto S,Ishikawa O,Iijima C,et al.Express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by fibroblast,macrophages and mast cells in hypertrophic scar[J].Eur J Dermatol,1999,9(5):357-362.

[13] Ren HT,Hu H,Li Y,et al.Endostatin inhibits hypertrophic scarring in a rabbit ear model[J].J Zhejiang Univ Sci B,2013,14(3):224-230.

[14] 张玲,武继祥,李世荣.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瘤的病因病理学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2):127-128.

猜你喜欢

胶原纤维细胞切片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