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集中见习模式的应用

2015-03-07曹文静湘南学院护理学系423000

学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护理学妇产科

曹文静(湘南学院护理学系423000)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集中见习模式的应用

曹文静(湘南学院护理学系423000)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集中见习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校2012级护理学本科104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实验组53人采用集中见习模式,对照组51人采用传统的分散见习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对见习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生见习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总分及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习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见习能增进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可在《妇产科护理学》见习中适当运用。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模式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临床见习教学活动的安排,不仅影响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影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患者维权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妇产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安排难度不断增大,原来单一的课间分散见习模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尝试对《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我院在2012级护理学本科生《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模式中实施了两种不同的见习模式,即集中见习和分散见习,旨在探索集中见习的效果,以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104名护理学本科生,以同一组老师授课的班级为单位,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随机选择一个班(53名)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51名)。实验组男生5名,女生48名;对照组男生4名,女生47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各学年考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间分散见习方式,见习课安排在理论教学期间,每学完1~2章节的理论课程后根据实际需要见习1次,一次见习2~3学时。课程见习前制定好见习大纲并告知护生见习要求,学生每10~11人为1个小组,由3名学院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见习医院妇科和产科的带教老师各固定1名,学院老师和临床老师共同完成学生的带教工作。

2.实验组

采用集中见习。具体做法是:实验组在《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结束后集中1周见习,见习前,制定好见习大纲并告知护生见习要求,学生每10~11人为1个小组,由3名学院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见习医院妇科和产科的带教老师各固定1名,学院老师和临床老师共同完成学生的带教工作,各课程理论教学期间不安排见习。

3.评价指标

(1)《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

两个班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于期末进行《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并分析各个题型的得分情况。

(2)学生对见习的满意度

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对见习教学的满意度两部分内容。在学生见习结束后由调查者用统一的指导语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各题型得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组学生在病例分析题型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注:病例分析题满分为15分)

2.两组学生对见习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见习满意度比较(名)

三、讨论

1.集中见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护生见习后《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集中见习模式较分散见习模式能将理论与临床很好地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3,4]。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以下几方面:①集中见习时间较长且集中,避免了分散见习病例少、走马观花的弊端,使护生对护士的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深其对《妇产科护理学》常见理论知识的理解;②由于见习时间较长,护生与带教老师沟通的机会增多,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可以反复学习、观察和模仿;③集中见习为护生与病区患者近距离交流提供了时间保障,护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强化。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病例分析题型答题方面,两组护生的得分也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集中见习让护生较长时间处于一个真实的职业氛围中,促进护生进入护理角色,并能站在护士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5]。

2.集中见习获得学生较高的满意度

在对两组学生进行见习模式的调查后,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对见习的满意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集中实习能让护生真正地走入临床,使得见习不再浮于形式,让见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集中见习后学生对临床病例有了形象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集中见习,让学生更近地走近患者,锻炼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小结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集中见习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不代表分散见习就可以摒弃。事实上,分散见习能及时强化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针对性强,有利于知识的短期记忆和理解。因此,我们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有机地结合多种见习方法,构建易于操作的、科学的、规范的见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蔡昱,翟建军,张玉洁,等.四位一体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946-949.

[2]张颖,何勉,李宇彬,等.循证医学理念构建妇产科见习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90-91.

[3]罗艳华,周英,李桃,等.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模式的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 (10):19-21.

[4]蒋华,刘涛,李爱玉,等.护理专业2种临床见习模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 (1lC):3087-3089.

[5]王彩星,马淑丽,王美瑛,等.外科医学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2):62-64.

(责编张敬亚)

曹文静(1987-),女,湖南郴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护理学妇产科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