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

2015-03-07雷淑珍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734000

学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从军木兰课堂教学

雷淑珍(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734000)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

雷淑珍(甘肃省张掖市第一中学734000)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课堂提问都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杠杆,也是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语文课堂提问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巧设计课堂问题,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以《木兰诗》教学片断为例,来谈一下在课堂教学中精巧设问的方法。

《木兰诗》是人们熟知的一首古代乐府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在教学这首诗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无非是朗读、理解、背诵,上不出新意。因此,我在思考,如何设计一个问题或练习,既不脱离本诗的学习,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体现课改精神呢?在这一想法的促使下,我设计了以下这一题:“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哪些女性形象?与木兰相比,你更喜欢谁?”开始时,我还担心学生不能说好,会冷场。但实践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课堂上,在学生分析了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木兰的形象后,我便出示了上面那个问题。学生看后,有的微微一笑,有的两两对视,似好奇,又似在搜寻记忆中的女性形象。不一会儿,课堂上便出现了学生的议论声。两三分钟后,我觉得学生都准备差不多了,于是便进行了全班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时,王婷发言了:“我把木兰和武则天进行了对比。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在废除了显、旦二帝后称帝。她有头脑,有能力,在治理国家时,是非分明,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而木兰是替父从军,英勇奋战,在她身上既有女性的阴柔之美,也有阳刚之美。两人相比,我更喜欢武则天,喜欢她的果断和魄力。”话音刚落,闫静站了起来,说:“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是很有才能和魄力,但她为了皇位,不惜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还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害死了不利于她称帝的几位娘娘,是个冷酷无情的女人。而木兰为了父母,为了国家,女扮男装,征战沙场,屡建战功,在她身上不但有女孩的柔美,也有男儿的坚强豪放。她是我们女孩的榜样,因此我更喜欢木兰。”她的话音刚落,大家就对她的发言给予了掌声,我也示以微笑。

“木兰和孝庄太后相比,我更喜欢孝庄。”这是瘦小的李雨蓉的声音。“木兰替父从军,坚强勇敢,令人感动。而孝庄虽身在深宫,但她作为顺治的母亲,康熙的祖母,辅佐了两位帝王治理大清王朝,出现了康乾盛世。可以说,盛世的出现,她功不可没。她的聪明和魄力更让我佩服,所以我更喜欢孝庄太后。”听了她的发言,我为之一震,没想到这弱小的女孩心中竟蕴藏着如此大的魄力。接下来张栋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人子女的木兰,孝敬父母,替父从军;战场上的她,没有女儿的娇媚,却有胜于男子的勇猛、坚毅。和木兰一样,还有一位令我崇拜的女将军——穆桂英。为人妻的她,可以与夫一同征战,立功无数,且外柔内刚,在丈夫战死的情况下,毅然挑起保卫疆土的重任,不屈不挠的性格铸就了她英勇的军魂。这两人我都喜欢。”对于他的看法,大家报以笑声和掌声。

这时,只见文静的吴莹洁犹豫了一下,站了起来说:“我把木兰和林黛玉进行了对比。黛玉不仅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有人形容她是‘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她太柔弱了。她的性格也十分孤僻清高,人缘不好。与黛玉相比,木兰有了几分朴实、端庄和孝顺。她替父从军,可见孝心可嘉;屡建战功,可见英勇善战;辞官还乡,可见不慕权贵。所以,我更喜欢木兰。”这时只听教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或许是这种气氛感染了大家,举手的人多了起来,我内心不由一喜。

这时,素有“强女”之称的张甜不甘示弱,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把木兰和李清照进行了对比。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而木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屡建战功,胜利归来,重还女儿身。清照和木兰,一个是旷世才女,一个是巾帼英雄;一个为我国文化留下了一笔不朽的财富,一个打破了中国传统‘女不如男’的观念;一个名扬四海,一个流芳千古,她们两人都是我国女子中的杰出之辈。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木兰,毕竟一个女儿家,并没有在家中素手盈握绣花针,却奋战沙场,过着许多男子都难以忍受的艰苦生活,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她为父尽孝,为国尽忠,堪称楷模。因此,比起文弱的清照,我更喜欢木兰。”教室内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看到学生举起的手,分明是意犹未尽,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终止了这次畅谈,进行了小结,并不失时机地布置了作业:在我国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确实有不少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不同的美,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就借你的笔来抒发你的感受——“我把木兰和——比”。

课后,课堂上的这一情景不断浮现于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没想到,这一问题竟能产生这样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迸射出创造的火花;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了展示个性的空间,让他们能结合自己的体验谈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课堂互动而有序、活跃而精彩。虽然学生的有些观点还有些偏颇,但就思维方式来说是开放的;就其学习方式来说是积极的、主动的;就其学习知识来说,是生成的,属于学生自己的。因此,课堂上精巧设计问题,可将教学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推进。

当然,我也看到了,发言的大部分是能力较强的学生,那些能力偏低的学生只当了听众。通过课后交流,我了解到,他们也很想说,但怕说不好,原因是对木兰以外的女性形象知之甚少,有的全然不知。从发言的同学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表示今后要多看书,开阔视野,否则就会落伍,只有听的份了。看来,课外知识引入课堂,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一现象也提醒我,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但要精巧,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从军木兰课堂教学
木兰剧片段展示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从军
若是木兰能网购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