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2015-03-05陈宗良周全华吴国辉

重庆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载量基线抗病毒

周 超,陈宗良,周全华,吴国辉,周 颖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 400042)

我国大中城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疫情呈较高流行趋势,多地调查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超过5%,个别城市甚至超过10%,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上升的重要因素[1]。为减少MSM 艾滋病传染性,重庆市针对MSM 艾滋病患者开展了及早抗病毒治疗工作。本研究旨在根据患者治疗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评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早期治疗的益处,为进一步动员MSM 患者及早治疗和降低HIV传染性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重庆市接受过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成人/青少年MSM 艾滋病患者,共1 758例。资料来源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重庆市成人/青少年抗病毒治疗历史卡片,对MSM 患者治疗病例基本情况数据库和随访用药数据库进行整理和链接,并对缺失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核实和补充。

1.2 方法 以患者开始治疗时基线CD4+T 淋巴细胞数(以下简称CD4+T 值)水平分类,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观察和评估治疗效果。观察起点为开始抗病毒治疗日,治疗后0.5、1、2、3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终点为截止2013年12月31日时最后1次随访。治疗效果分析指标有CD4+T 值变化情况、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及生存情况。生存分析中结局事件为艾滋病相关死亡,截尾值包括意外死亡、中途退出或失访、转诊至外省,观察终止时仍存活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χ2检验、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生存曲线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3.5±11.1)岁;未婚者占64.1%(1 126例),已婚或同居者占23.9%(421例),离异或分居者占11.7%(205例),其他占0.3%(6例);治疗前3个月有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占17.7%(312例),最近1年有肺结核感染的占4.4%(77 例),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的占11.1%(100/903),合并丙型肝炎感染的占2.0%(15/732)。CD4+T值小于50 个/μL 者 占7.7%(136 例),50~199 个/μL 者占27.6%(486例),200~350个/μL 者占54.9%(966例),>350个/μL者占9.7%(170例)。

2.2 CD4+T 值(中位数)变化情况 CD4+T<50个/μL者开始治疗时基线CD4+T 值为23 个/μL,治疗4~6 个月后CD4+T 值上升至120个/μL,治疗12个月后CD4+T 维持在150~250个/μL。50~199个/μL 者开始治疗时基线CD4+T值为150 个/μL,治疗4~6 个月后CD4+T 值上升至251个/μL,治疗12 个月后CD4+T 值维持在250~350 个/μL。200~350个/μL者开始治疗时基线CD4+T 值为276个/μL,治疗4~6个月后CD4+T 值上升至378个/μL,治疗12个月后CD4+T 值维持在350~450个/μL。>350 个/μL 者开始治疗时基线CD4+T 值为412个/μL,治疗4~6个月后CD4+T值上升至464个/μL,治疗12个月后CD4+T值维持在450~550个/μL。见图1。

图1 重庆市MSM 艾滋病患者治疗后CD4+T 值变化情况

2.3 病毒载量抑制情况 治疗6个月后,CD4+T<50个/μL者病毒载量抑制(<400 拷贝/mL)比例为70.2%。50~199个/μL 者、200~350个/μL 者、>350个/μL 者病毒载量抑制比例分别为81.7%、84.2%、83.3%,其中200~350个/μL 者与<50 个/μL 者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8,P<0.05)。见表1。

表1 重庆市MSM 艾滋病患者治疗6个月后 病毒载量抑制情况[n(%)]

2.4 生存情况 CD4+T<50个/μL 者治疗后第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0.88、0.86、0.83、0.81,50~199个/μL 者生存率分别为0.98、0.97、0.96、0.93,200~350个/μL 者生存率分别为0.99、0.99、0.98、0.98,>350个/μL 者生存率均为1。与<50个/μL 者生存曲线比较,50~199个/μL 者、200~350个/μL 者、>350个/μ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Gehan)Statistic值分别为24.127、101.466、13.425,均P<0.05]。见图2。

图2 重庆市MSM 艾滋病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

3 讨 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俗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已被证实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为达到强大的抗病毒作用,该疗法要求至少联合使用3种抗病毒药物,将血浆中的HIV RNA 抑制在低水平或检测不出的水平,但还无法将HIV 从体内根除,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目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能最大限度地降低HIV 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艾滋病已经由一种严重致死性疾病变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不仅如此,抗病毒治疗在预防和减少新发感染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公共卫生意义被日益强化[3]。

CD4+T 值能反应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是确定抗病毒治疗时机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和指标。本次研究显示MSM 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T 值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提示治疗后患者遭受HIV 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获得恢复或部分恢复,治疗免疫学效果良好。但是,从CD4+T 值变化曲线上看,不同基线水平者免疫功能恢复状况有较大区别,即基线CD4+T 值越高者,治疗后CD4+T 值维持在更高的状态,免疫功能恢复越好,提示开展早期治疗工作有利于MSM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近期,国外2项HIV 感染早期抗病毒治疗队列研究结果均提示早期治疗有助于CD4细胞恢复[4-5]。患者基线CD4+T 值分析显示重庆市有1/3的MSM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机较晚,即开始治疗时已经处于艾滋病期(CD4+T 淋巴细胞<200个/μL),而CD4+T 淋巴细胞>350个/μL者仅占9.7%。动员MSM 人群早期治疗存在一定工作难度,杭州、宁波两地调查发现仅62.7%的MSM艾滋病患者愿意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医疗费用、不良反应等影响早期治疗积极性[6]。建议开展MSM 艾滋病患者早治疗工作应加强对该人群早期抗病毒治疗知识、不良反应知识,以及早期治疗益处的宣传教育,减少感染者的顾虑,提高可接受性。同时,建议提高艾滋病相关医疗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减少患者治疗相关费用支出。

病毒载量反应艾滋病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体内病毒载量水平,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染性,国外研究发现早治疗可降低96%的性伴感染风险[7]。重庆市MSM 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抑制比例迅速提高到70%以上,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一致[8],提示治疗病毒学效果良好。但不同基线水平者有较大差异,CD4+T<50个/μL 者病毒抑制比例显著低于其他水平。重庆市MSM 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9-11],在该人群中开展早期治疗有利于控制疫情蔓延。

在降低病死率方面,本研究显示重庆市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MSM 艾滋病患者治疗3年的生存率在80%以上,与国内研究结果相近[12-15],提示抗病毒治疗有效延缓疾病进程和延长患者的生命。不同基线CD4+T 值的生存曲线有较大差别,CD4+T>350 个/μL 者、200~350 个/μL 者、50~199个/μL 者、<50个/μL 者治疗36 个月生存率依次降低,分别为1.0、0.98、0.93、0.81,提示早治疗更有利于降低MSM 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提示MSM 艾滋病人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动员该人群及早治疗更有利于MSM人群免疫功能恢复和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同时有利于控制MSM 人群HIV 疫情蔓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病毒载量检测数量相对较少,部分既往数据核实补充困难,对研究分析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对总体评估结果无较大影响。

[1] 鲍宇刚,张艳辉,赵金扣,等.我国14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1):981-983.

[2] 王陇德.艾滋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300.

[3] 赵燕,张福杰,刘中夫,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公共卫生意义及策略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7):442-446.

[4] Le T,Wright EJ,Smith DM,et al.Enhanced CD4+T-cell recovery with earlier HIV-1antiretroviral therapy[J].N Engl J Med,2013,368(3):218-230.

[5] Fidler S,Porter K,Ewings F,et al.Short-Cours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primary HIV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13,368(3):207-217.

[6] 蒋慧惠,吕繁,何慧婧,等.男男性接触HIV 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接受性状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9):843-847.

[7] Cohen MS,ChenYQ,Mccauley M,et al.Prevention of HIV-1infection with 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J].N Engl J Med,2011,365(6):493-505.

[8] 赵玉遂,荆波,刘少楠,等.HAART 对AIDS患者中短期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2):79-81,106.

[9] 冯连贵,丁贤彬,吕繁,等.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初步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1):18-20.

[10] 周爽,冯连贵,丁贤彬,等.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 感染者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215-217.

[11] 沈鹏,王振维,潘传波,等.重庆市主城某区MSM 人群HIV/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8):956-958.

[12] 豆智慧,赵燕,何云,等.免费抗病毒治疗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者病死率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2):1091-1095.

[13] Zhu H,Napravnik S,Eron J,et al.Attrition amo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ed patients initiat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China,2003-2010[J].PLoS One,2012,7(6):2003-2010.

[14] 彭国平,李旺华,占发先,等.湖北省2 715例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者生存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5):33-36.

[15] Zhang FJ,Dou ZH,Ma Ye,et al.Effect of earlier initiation of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and increased treatment coverage on HIV-related mortality in China:a National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Lancet Infect Dis,2011,11(7):516-524.

猜你喜欢

载量基线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HCMV感染婴儿尿液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