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P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2015-03-05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三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

岳 恺(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三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P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岳恺
(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三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免疫细胞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 年4月至2011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树突细胞-杀伤细胞(DC-CIK)联合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流式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3+CD8+、CD16+CD56+、CD4+CD25+细胞的比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血清CEA和CYFRA21-1含量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显著下降(P<0.05) ;观察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免疫细胞联合紫杉醇+TP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紫杉醇+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

第一作者:岳恺(1985-),男,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肿瘤内科学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以上,其中超过3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1〕。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治疗肿瘤的第4种手段〔2〕。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现已成为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3〕。树突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可诱发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DC-CIK细胞联合培养,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的优点〔2〕。本研究采用自体DC-CIK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晚期NSCLC的老年患者65例。入选标准:①患者确诊为晚期NSCLC;②年龄≥70岁;③无重要器官的严重病变以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④无精神障碍性疾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70~84岁,中位年龄77.5岁;病理类型:腺癌21例,鳞癌9例,腺鳞癌3例;临床分期:ⅢB期21例,Ⅳ期12例。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72~85岁,中位年龄78.2岁;病理类型:腺癌19例,鳞癌9例,腺鳞癌4例;临床分期:ⅢB期21例,Ⅳ期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DC-CIK细胞制备65例患者均在化疗前静脉采集经造血动员后的外周血150 ml,以2 200 r/min离心15 min后收集上清液,留待细胞回输时使用;细胞沉淀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两遍后加入PBS重悬,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按说明书分离出外周血单合核细胞(PBMC),生理盐水洗涤3遍,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2×107/ml后接种于6孔板,2 ml/孔,孵箱贴壁培养2 h后吸去未贴壁细胞留作CIK培养,贴壁细胞加入含有GM-CSF(800 U/ml)、白细胞介素(IL) -4(500 U/ml)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DC培养,每3天更换含有上述因子的完全培养基,第7天加入含1 000 U/ml肿瘤坏死因子(TNF) -α促成熟;未贴壁细胞加入含干扰素(INF) -γ,1 000 U/ml)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做CIK培养,第2天加入IL-1α (100 U/ml)、IL-2(500 U/ml)、CD3单抗(50 ng/ml),每3天更换含有上述因子的完全培养基;第8天收集成熟后的DC,以1∶10的比例与CIK混合培养7 d即为DC-CIK,第8天收集细胞进行回输,每天回输一次,一共回输6次,细胞总数(0.6~1.1)×1010。所有细胞均经过细菌、真菌及内毒素检测为阴性后方可回输。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TP方案进行常规单纯化疗:第1天,紫杉醇135 mg/m2静滴;第1~3天,TP 30 mg/m2静滴。紫杉醇使用前日和当日给予口服地塞米松8 mg,TP治疗中辅以常规水化,2 w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化疗前1 d采集外周血PMBC进行DC-CIK培养,第2天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进行DC-CIK回输。两组患者2个月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共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w抽取外周血4 ml,流式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6+CD56+、CD4+CD25+细胞比例;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 和CYFRA21-1水平;同时对患者的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累积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CD3+、CD4+、CD8+、CD16+CD56+、CD4+CD25+细胞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4+CD25+细胞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细胞CD8+比例显著升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16+CD56+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CD8+细胞比例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见图1。

图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变化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EA和CYFRA21-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EA和CYFRA21-1水平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见图2。

图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外周血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回访3~36个月,对照组25例死亡,观察组19例。Kaplan-Meier曲线显示对照组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72%、36.36%、24.24%;观察组分别为84.38%、59.38%、40.62%。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肺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很多国家,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属进展期或无法治愈的Ⅲb期或Ⅳ期,生存期往往不超过12个月,即便是早期患者,在接受过手术治疗后,仍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于两年内复发,而老年NSCLC患者的死亡率更高〔4〕。目前针对NSCLC的治疗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在确诊时多数已是晚期,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加上免疫功能低下,无法耐受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5〕。细胞免疫治疗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肯定,尤其是针对老年癌症患者,细胞免疫治疗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并延长了其生存期〔5〕。

DC-CIK治疗是临床常用的细胞免疫疗法,该种细胞既发挥了CIK的非MHC限制性细胞毒作用,又能够激发抗原负载的DC介导的MHC限制性细胞毒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特异性杀伤作用。另外,将DC-CIK联合放化疗已成为临床上术后或非手术治疗癌症的首选方案,Yuanying等〔6〕将冷冻疗法、化疗以及DC-CIK细胞联和治疗转移性NSCLC,结果显示,采用联合疗法治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组; Yang等〔7〕采用DC-CIK联合化疗治疗61例晚期NSCLC患者,观察结果表明,DC激活过的CIK其CD3+CD56+双阳性率远高于单独培养的CIK,并能促进CIK的增殖,减少其凋亡,另外,不管是腺癌还是鳞癌患者,在经过联合治疗后,患者的1、2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

CEA是临床上广谱性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肿瘤诊断以及预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超过50%的NSCLC患者血清CEA水平增高。CYFRA21-1是细胞角质蛋白19的片段,该蛋白在正常人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含量很低,而在肿瘤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很高。文献资料显示,CYFRA21-1在肺癌中的阳性率达60%~85%。因此,CYFRA21-1已成为临床上肺癌检测的最佳标志物〔8〕,Pang等〔9〕研究结果提示,NSCLC患者在经过化疗后,CYFRA21-1水平显著下降。

综上,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P化疗方案能够延缓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并能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4 参考文献

1于鹏,王跃辉,祝毓琳.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原则、现状和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 7(18) : 8114-21.

2 Shi S,Wang R,Chen Y,et al.Combining antiangiogenic therapy with adoptive cell immunotherapy exerts better antitumor effect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dels〔J〕.PLoS One,2013; 8(6) : e65757.

3罗虎,周向东.CIK细胞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1; 14(12) : 954-9.

4 Yan HJ,Tan Y,Gu W.Neuron specific enolase and pro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BUON,2014; 19(1) : 153-6.

5 Li H,Wang C,Yu J,et al.Dendritic cell-activate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chemotherapy o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after surgery〔J〕.Cytotherapy,2009; 11(8) : 1076-83.

6 Yuanying Y,Lizhi N,Feng M,et al.Therapeutic outcomes of combining cryotherapy,chemotherapy and DC-CIK immu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ryobiology,2013; 67(2) : 235-40.

7 Yang L,Ren B,Li H,et al.Enhanced antitumor effects of DC-activated CIKs to chemotherapy treatment in a single cohort of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13; 62 (1) : 65-73.

8穆新林,高占成,叶阮健,等.血清CEA、CYFRA211的变化与化疗客观疗效的相关性〔J〕.中国肺癌杂志,2009; 12(9) : 1051-4.

9 Pang L,Wang J,Jiang Y,et al.Decreased levels of serum cytokeratin 19 fragment CYFRA 21-1 predict objective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Exp Ther Med,2013; 6(2) : 355-60.

〔2015-03-17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563-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64

猜你喜欢

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紫杉醇联合顺铂冶疗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奈达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差异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