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词汇搭配错误分析

2015-03-04程思茜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错误分析英语写作

程思茜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词汇搭配错误分析

程思茜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分析了大一、大二学生英语作文的词汇搭配错误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学生的词汇搭配错误率都较高,差距不显著;并总结了两个年级学生的一些共性搭配错误。

[关键词]词汇搭配;错误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

搭配历来被语言学家所重视,对于搭配的研究也一直受到学者的青睐,层出不穷。然而,对于其定义却一直争议不断。早在1951年,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John Firth首次在其《意义的模式》一文中提出“搭配”、“搭配能力”的概念,并宣称:判断一个词的真正意思可以通过它所伴随着的其他词语来确认。因此,Firth将搭配看成一种“结伴关系”,或者我们称之为“词的横组合关系”。而在语言学层面上,它也属于词汇—语义层次。大体上,搭配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而词汇搭配指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一组词语具有某种特定的词汇意义,它主要由二种同等的词汇成分组成。根据Hausmann,基于搭配对象的语义特征,他将词汇搭配主要归纳为六种:名+名(Noun+Noun);名+动(Noun+Verb);动+名(Verb+ Noun);形+名(Adjective+Noun);动+副(Verb+Adverb);副+形(Adverb+Adjective)。本研究将采取Hausmann的分类,除此之外,在观察收集上来的作文语料后,另外三种词汇搭配学生也会经常出错,分别为:动+介(Verb+Preposition);形+介(Adjective+Preposition);介+名(Preposition+Noun)。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受试群体来自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计算机专业的108位大一、大二学生,分为二个组,即:来自大一计算机专业的54人和大二相应专业的54人。他们几乎学习英语都有八年或以上的时间,因而掌握了完成写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的词汇量。并且,这些来自不同层次和年级的学生也将反映不同的写作水平和真实的写作情况。

1.2研究步骤

本研究语料的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二组受试群体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约半小时)就相同的话题完成一篇120-150字的英语作文,话题难度与大学四级作文相仿。为了确保数据作为自然语料的真实性,学生事先并不知情此作文将被用于错误分析的研究,并且规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工具查找单词。在完成并上交作文之前,应要求其认真检查作文以防止失误的出现。最后,发放问卷进行填写以及挑选部分学生就某些具体词汇搭配的问题进行访谈。收集完语料后,首先按照九种错误进行词汇搭配错误数量的统计和记录,并绘出相应表格做进一步分析。除此之外,借助SPSS软件进行二组数据错误数量的差异性分析。最后,结合数据的分析和问卷以及访谈的结果探究错误产生的成因,并试着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写作提供参考,提出建议。

2 结果与讨论

2.1数据处理和分析

2.1.1两年级各类词汇搭配错误比例及差异统计显示,本样本词汇搭配错误的总数为443个,大一为224,大二为219。二组数据中,词汇搭配错误最多的类型均为动+名,大一和大二分别是36.61% 和40.18%,个数为82和88。大二测试学生在这项上的错误略高于大一测试学生,可能是由于其写作篇幅更长,陷入“写的越多,犯错越多”的怪圈。对于大一测试学生来说,在形+名(38);介+名(32);动+介(26)这三项词汇搭配上犯的错误也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6.96%;14.29%;11.61%。对比大二学生,同样,在这三类所犯错误也较多,形+名(35);介+名(31);动+介(25),比例分别为15.98%;14.16%;11.42%。可见,所测试的这二个年级的学生在这三项词汇搭配上犯错的趋势大致一致,数量也相差不多。在所测试的大一学生错误类型中,剩下的犯错比例都较前几项有所减少,形+介(17);名+名(11);名+动(10);动+副(6);副+形(2),所占比例为:7.59%;4.91%;4.46%;2.68%;0.89%。而对比所测试的大二学生的错误类型,有所区别的是名+动以及副+形这二类词汇搭配错误数均为0,说明所测试的大二学生对于这二项的词汇搭配掌握情况较好,而名+名为16(7.31%),动+副为13 (5.94%),形+介是11(5.02%)。可见,在这几项错误类型上,二个年级测试学生犯错趋势有所区别。

表1 大一测试学生词汇搭配错误类型统计表

表2 大二测试学生词汇搭配错误类型统计表

图1 大一大二测试学生词汇搭配错误频率分布

从表1、2和图1中来看,所测试的大一大二学生词汇搭配错误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走向趋势也所差无几。但从常理上判断,所测试的大二学生在经过二年多的英语词汇的系统学习和备战四级之后,无论词汇的丰富程度或者词汇搭配的掌握程度都应强于所测试的大一学生,但从统计出的数据来看,结果却出乎意料,差强人意。为了更准确地判断二个年级所测试的学生在这九大类型的词汇搭配的错误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借助SPSS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测二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大一大二测试学生词汇搭配错误类型数T检验表

从T检验的结果来看,t=0.046,p=0.964>0.05,二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所测试的大二学生在词汇搭配的掌握程度上并没有明显好于大一学生。

2.1.2个案分析通过对测试学生作文中词汇搭配错误的具体观察,无论大一学生或大二学生的动名搭配的掌握都是最差的,集中反映在对于一些意思相近的动词上的滥用和误用,如:关于提高、增加等动词的搭配上,经常会出现improve knowledge或interest;learn knowledge诸如此类的搭配表达,受汉语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汉语中经常出现学习知识的表达,但英语中的“learn”本身已包括学习知识的意思,后应与具体的某项技能搭配。以及由于对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或掌握不牢固,误以为improve后可跟任何意思符合的名词搭配,实则不然,improve多用于提高某项水平或某种能力。另外,spend time on doing sth的动介搭配以及(a)little students的形名搭配也是二类非常严重的共性错误。从词汇搭配的难易程度来看,这二类搭配事实上是高中时期甚至初中就应掌握的搭配,spend time(in)doing sth这类搭配在作文中经常被学生引用,但这十分容易与spend money on sth相混淆,从而出现以上错误。以上个案分析应引起老师和学生对此类所谓“太过简单,不可能犯错”错误的重视。

2.2错误原因

(1)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对词汇搭配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体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或阅读中遇到某一新单词或词组时,鲜有人注意其搭配的构成;以及在使用字典查阅单词时,也鲜有人会特别了解单词的多种不同意义、用法及搭配;当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只有小部分人会去梳理比较不同词汇搭配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总结,这也解释了学生中为何会出现大量滥用误用相近词或同义词搭配的现象;以及只有小部分同学会养成良好习惯来背诵记忆固定地道的搭配扩大词汇量;而在词汇搭配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来看,大一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词汇拼写上,大二学生则在词汇语义继而搭配上花费时间。

(2)母语的负迁移;对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或掌握不牢固以及运用汉语思维来组织作文,Chinglish表达阻碍了学生正确使用词汇搭配。

(3)学生的词汇搭配都过于程式化,简单枯燥。对于书本上规定记忆的搭配使用正确率高,但缺乏一些地道的搭配表达,甚至会出现生搬硬造的现象,不管搭配正确与否,只要中文意思尚可,即可用搬来词语来表达此搭配。

(4)忽视了动名搭配中意思相近的动词后搭配的名词也应有所区别,这也解释了为何会出现大量improve,make,learn后名词滥用的现象,而无论老师在评阅作文中或者在改卷中可能对于此类的错误也较固定搭配的错误更加“宽容”。

3 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从教师角度出发,应加强学生对于词汇搭配的重视程度以及监督其词汇的掌握情况。如:纠正对于词汇搭配的误区,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于词汇搭配的讲解和归纳,尤其意思相近的动词搭配的区别,如:“make”,“take”,“get”此类动词后介词搭配的不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作文中搭配准确率的提高,在单选等题型中,也会经常考察此类知识点,词汇搭配的掌握可谓一举两得。而在解释近义词搭配时,有时用中文解释会导致语义循环,可配套简单例句以及英文意思供学生参考,更利于理解。除此之外,还应改进词汇教学的方法:多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以及情景表演和任务型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词汇的兴趣。另外,大学生自我掌控的业余时间会较多,适当监督其词汇搭配的掌握,并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多积累,多记忆。以及帮助学生养成遇到易混淆或不确定的词汇或搭配时,一定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在遇到生词时,不只是满足于拼写的掌握和其中文大意,更要通过字典了解其含义,掌握其搭配,从而才算真正意义上对于生词的掌握。最后,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搭配的巩固练习帮助其更好地掌握。

对于学生这一主体来说,首先应自我重视词汇搭配的学习和掌握。除了书本上规定记忆的固定搭配外,在课外阅读中注意积累相关不同的搭配,用在写作中,往往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对于已学习过的搭配和表达,学会自我总结和归纳,并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巧记那些易混淆的近义词搭配。总结之后,并不是将其束之高阁,抛之脑后,定期的记忆与巩固才是关键。鉴于大部分学生写作中的搭配以及词汇的使用都过于简单和单一,学生在平常写作练习中应尝试使用不同的表达和搭配,用英语写日记便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好方法,既锻炼了写作能力,也是抒发情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科学地利用词典学习词汇,不是遇到任何单词即求助字典,当然也不是为了节省查字典的时间而胡乱编造一些看上去通顺的搭配。一定遇到是易混淆、中文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查阅字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ao Ying.An Empirical Study on English Participle Acquisition of the Chinese Arts Majors[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3(3):116-123.

[2]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RAL,1967(5): 161-170.

[3]Cui Zheng& Tae- Ja Park. An Analysis of Errors in English Writing Made by Chinese and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3(3): 1342-1351.

[4]Doolan,S.M.& Miller,D.Generation 1.5 written error patterns: A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 1-22.

[5]Heydari,P.& Bagheri,M.S. Error analysis:Sources of L2 learners errors[J].Theoryand Practicein Language Studies,2012(2):1583-1589.

[6]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Neselhauf N. The Use of Collocations by Advanced Learners of English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J].London: Applied Linguistics,2003(24): 223-242.

[8]陈文霞.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60- 62.

[9]何福盛.高中生英语作文中的词汇搭配错误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10]何华清.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词汇错误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界,2009(3): 2- 9.

[11]皇甫伟.中国学习者英语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238- 239.

[12]季书荣.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搭配错误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13]马广惠.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统计方法[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4]秦悦.基于语料库的对高级学习者写作中词汇搭配错误的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责任编辑:余义兵]

作者简介:程思茜(1991-),女,安徽宁国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法。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2013级研究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yfc100089)。

收稿日期:2015-05-24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4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158-03

猜你喜欢

错误分析英语写作
旅游景点英文标志语错误分析及改进措施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分析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高一学生英语作文中词汇错误分析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