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2015-03-04雷红霞陈晓华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长性中小型企业评价指标

雷红霞,陈晓华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3.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雷红霞1,3,陈晓华2

(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3.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12项关键指标,构建评价池州开发区中小型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池州开发区园区20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公共因子及其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得出池州开发区代表性中小型企业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研究结果显示,池州开发区中小企业总体上发展较好,成长性较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并为企业和政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成长性;因子分析;评价指标

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在一个阶段内逐渐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直接作用于一个国家的生产变革、经济发展、创业就业等方面。国内外研究人员最近对企业成长性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建立评价指标和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评价这两个领域[1]。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一套评价中小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并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型企业为例进行分析,科学地分析池州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影响因素,可以提高企业领导者重视企业的长期经营和杜绝企业的短期行为程度,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理规范,并进一步规范着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的作用。

1 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构建

1.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可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主成分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它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研究,其基本原理是把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很多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研究一组包含有非常复杂关系的实际测量指标是如何受到为数很少的几个内在独立因子所支配的统计技术[2]。

因子分析的步骤如下:

(1)构建模型。

研究中假设选取池州开发区k家中小企业,任一家企业都有b个成长性指标。把最先开始的指标变量用(X1,X2,X3…Xb)表示,标准化后变量表示为

(Y1,Y2,Y3…Yb)。同时把转变后的公因子表示为F1,F2,…Ft(t

X1= a11* F1+ a12* F2+…+ a1t* Ft+ε1

Xb= ab1* F1+ ab2F2+…+ abt* Ft+εb

(2)然后标准化处理所有的数据,并剔除数据的量纲。

(3)确定要分析的原有一些变量能不能适合于做因子分析。

(4)算出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与特征贡献率。

(5)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实行。

(6)计算和综合每个因子得分。

1.2评价指标构建

企业成长性指标由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构成,本文借鉴聂敬兰的分析方法[3],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选取指标对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析。净资产收益率,是对池州中小企业自有资本的盈利能力进行衡量,一般认为,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投资收益会越高,给企业主带来的投资效益会越高,反之就较差[4]。资产增长率,是一个比率值,本年公司的资产增长额与年初公司资产总额的比率,体现公司在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规模的扩张情况。中小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创新活动的重要助推力,并在创新商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企业成长性的重要表现是创新[5]。企业的节能减排水平与否对企业生存与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用其来衡量企业的成长状况。根据对池州开发区中小型企业成长性的界定并结合前人对国内中小型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本文构建了一套适合池州中小企业成长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维度:盈利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和节能减排水平。

表1 企业成长评价指标体系

1.3数据来源及说明

文中选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3年12 月30日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数据,为使得样本更具有代表性,从园区共400家企业中随机抽取20家进行研究。并将2011、2012和2013年连续三年的平均值为研究基础,能较好地减少非常规的影响因素。

2 因子分析的池州中小型企业财务综合评价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2.1判断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依据SPSS19.0运行结果,在KMO和Bartlett检验下,KMO值为0.613,说明因子分析基本合适,并且,本例中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2.2提取因子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3输出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后的因子提取和旋转结果,文中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并且经因子分析,观察贡献率表,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有5个,提取前五个因子为表示所有变量的公共因子,五因子的累积解释方差大于70%,为78.33%,,因子分析可继续进行。

2.3因子载荷矩阵及命名

通过负载值数据(因子旋转后),清楚识别各因子,文中选出公共因子载每个变量上的载荷值是否大于0.7的,根据上表3,很容易得出每个变量在公共因子的载荷,本文依据评判标准和载荷大小,命名各因子。

设F为提取公共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F3,F4,F5前五个因子。从下表4清楚看到,第一公共因子F1在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上的系数分别为0.960、0.914和0.771,都大于其他变量的系数,这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关于企业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大小,所以将F1命名为资源利用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技术人员比率上的系数为0.750,而技术人员比率表示企业的研发投入,因此命名F2为技术创新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F3在速动比率上的系数为0.908,速动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资本运作程度,因此将F3命名为资本运作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F4在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上的系数分别为0.847和0.772,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快慢表示为总资产增长率,为规模因子F4;第五个公共因子F5在研发投入比率上的系数为0.739,这个指标是关于企业获利方面的能力数值,所以称F5为获利因子。

综上所述,企业的成长性主要与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资本运作、盈利、发展五种能力有关。

表4 旋转成份矩阵a

2.4各因子及综合指标得分

根据表5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写出各主成分得分函数: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式中数值X1、X2、……X12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根据以上公式,将每个公共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表示为权重,中小企业成长性综合得分模型表示如下:

将公式(1)、(2)、(3)、(4)、(5)代入公式(6),可以得到:

上式中X1、X2、……X12是各个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的数值。

将数据代入公式中(7),在统计软件中算出20家企业的得分和排名,见表6,C1,C2,C3……C20分别表示企业的名称。

3 评价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3.1评价结果分析

表6显示,池州开发区20家中小企业成长性排名与企业的发展现实是基本相符的,下面分别从五个因子方面对池州开发区企业成长性进行分析:

表6 20家中小企业成长性综合得分及排名次序

资源利用因子方面:安徽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安徽先登电工有限公司、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池州华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的指标较强,说明这些企业人力资源雄厚,并且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也很大。

技术创新因子方面:安徽省颐和新能源、池州华远新材料、安徽省勤上光电的指标较强,说明这些公司在技术人员投入精力较大,技术研发能力也很强,对企业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

资本运作因子方面:池州市盛大专用车装备制造、太平鸟服装制造的指标较高,说明该公司的资本运作程度较高,在产业链发展较快的时候还保持着较好的资产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比较有效和合理。

规模因子方面:安徽赛威机械有限公司、池州市贝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的指标较高,说明这些公司在总资产增长率方面,对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较快。

获利因子方面:安徽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安徽先登电工有限公司、池州华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指标很高,体现他们在获利能力较强,有较好获利模式,行业地位较稳定,产品市场可靠,有一定的获利能力。通常认为企业获利能力比较高,企业的成长能力就比较高,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重视自己的获利能力。

3.2政策建议

文中通过举例池州开发区中小型企业,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企业成长性的评价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科技创新水平、人才建设、技术创新与融资渠道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成长,政府、企业必须意识到相关方面的重要性,据此,本文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给予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1)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6]。企业欲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出足够数量、素质优良、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晋升和外部招聘的形式,选拔出满足企业的优秀人才,对人才加强使用和管理、评价和考核。另外,政府也可以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如通过举办“112人才”遴选、“双十杰出人才”等活动评选出优秀人才,并赋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2)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首先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研发出一套自主知识产权优秀产品;其次要进行创新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建立符合实际的新的营销模式,比如技术品牌、文化和网络营销等,以达到最佳的营销目标;最后是要有良好的服务,不断开发和设计新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满意度。

(3)提升中小企业获利能力。池州开发区中小型企业的成长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持续的获利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最依赖于开拓市场。单个产品的利润率如果一定,企业的总利润受产品销售量的影响。根据规模效益原理,成长性高、有潜力的企业存活率就高[7]。政府可以通过牵头举办各种交易会,使企业探讨行业发展变化趋势,了解他们运行方向、新产品发展方向,减少企业成本,增大企业的获利能力。

(4)创新融资政策,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根据园区实际,政府和企业可创新融资渠道,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一方面通过加强制度保障、引导金融配置资源、调整政策方向、引领融资方式创新等方式促进企业融资;另一方面通过帮助企业改制上市直接融资,建立日本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融资机制或小额担保贷款公司,综合多种融资方式,争取中小企业发展资金[8],引领企业资本运作产生积极的效益。

4 结论

本文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结合因子分析法对中小型企业成长性评价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结论:

(1)在分析中小型企业成长性因素中,资源利用因子的特征贡献率最高,说明资源利用因子的影响程度最大,所以中小企业提供其成长性更加关注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由于园区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成长时间短,经营变化大,存活时间不长,从收集的数据来看,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使延长企业生存寿命成为可能。

(3)企业成长性受到多个指标影响,只有分析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关键因素,才能更加集中企业综合实力,高效地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如安徽省勤上光电规模因子较低,其他因子较高,所以要着重提高其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以上园区企业得分与排序结果比较科学合理,可以为今后研究者更加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的成长机理提供必要数据支持,也利于进一步深入其他地区中小企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aurence G Wenzmmer,Paul C Nystrom,Sarah J Freeman.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growth issues consequences and guidelin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4(2):235-262.

[2]杨维忠,张甜.SPSS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79-189.

[3]聂敬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成长评价方法研究-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1):2-3.

[4]夏仕亮,王楠楠.江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因子分析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4):70-78.

[5]龚福和,高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制造企业成长性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1):46-51.

[6]张文成.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司快速健康发展[J].价值工程,2015(3):194-195.

[7]李新春.市场转型与中小企业成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6-73.

[8]Allan Macpherson,Robin Holt. Knowledge,Learning and Small Firm Growth:A Systematic Renew of the Evidence[J].Elsevier Research Policy,2007(36):172-192.

[责任编辑:李荣富]

作者简介:雷红霞(1978-),女,安徽贵池人,池州学院商学院讲师,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陈晓华(1964-),男,安徽贵池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乡村空间规划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Z239);池州学院研究中心研究项目(XKY20141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09);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A2015006)。

收稿日期:2015-06-30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1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046-04

猜你喜欢

成长性中小型企业评价指标
2018上海成长性企业50强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分析师一致预期最具成长性个股
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性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