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3-03崔联合祝文琴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江阴班组长课程体系

崔联合, 祝文琴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江苏 江阴 214405)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崔联合, 祝文琴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江苏 江阴 214405)

为了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课程综合化设置和双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认为只有顺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践教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域之一,其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机械制造业的不断调整,其投资方向、产业结构正逐步向低污染、高科技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机械产品品种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新设备的比例不断增加,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这些都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能力及社会适应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此,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构、实践教学、双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这些教改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随着江阴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事制造业的企业需要大批基层技术管理应用人才,高新技术的实施和装备制造业财富的创造正是通过这些基层管理者来执行和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形成自身特色发展的需要[1].学院确立了“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企业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更加符合企业要求的机械制造人才,我们对江阴及周边地区的企业近三年对班组长型人才需求和学生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分析,表1即为近三年企业班组长人数占职工总数统计情况.

表1 近三年企业班组长人数占职工总数统计 %

从表1可知,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中型企业,企业对班组长型人才需求逐年递增;小企业尽管人数少,但在2012年,班组长人数仍然占职工总人数的5%左右;大中型企业由于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对班组长需求量更大,2014年班组长人数接近职工总人数的11%~13%.从调研结果看,大部分企业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班组长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调研结果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中小企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上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江阴周边地区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 知识要求

熟悉产品图纸;掌握相关的国家标准;会使用AUTOCAD,UG,SOLIDWORKS等绘图软件;能制订中等复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文件,会设计机械加工工装设备,会查阅设计手册;会操作和维护通用机械加工设备.

(2) 能力要求

机械产品设计能力,工装设计、制造能力,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车间生产一线的组织、调度与管理能力.

(3) 素质要求

具有产品质量、设备、人身安全意识;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既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灵活性,又有可操作性,它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课程体系建构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2],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归属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建构,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调整.

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基本上未脱离学科型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当今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加以改革,建立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交互的教学体系.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企业共同进行学生就业岗位群需求能力分析,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所需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突破传统的“三段式”学科型教学体系,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机械加工工作过程分成六大模块:图纸分析模块、工艺分析模块、工艺方案制定模块、工装设计模块、生产组织模块、产品质量检验与分析处理模块.在每一模块中,根据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实践训练项目.采用模块式教学,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使之相互渗透,做到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技术理论知识广而简,专业知识专而精,针对性强,专业知识面和视野宽.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融合与转化,有效地更新知识,为专业增添当今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实现传统知识与高新知识顺利过渡,同时还注重打通知识与能力和技能培养之间的“接口”,使毕业生能真正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几年的运行,新制定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比较符合社会、行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

3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前实践教学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本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因此,课题组重新构建了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建立了一套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企业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以企业需求为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大力推行综合化实训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类型,见表2.在所有课程类型中,均突出实践课程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目前,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占31.4%.

表2 课程设置结构与学分比例

按能力层次划分的“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实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技能训练五部分.学生从第一学期即开始进行专业认知实践,通过校内、校外的实习和在实训基地的参观、见习,从学习之初就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以便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后期学习中通过实验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并在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训阶段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加大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充实了实验、实训设备,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4176 m2,包括机加工实训车间、数控仿真实训室、CAD/CAM实训室、数控维修实训室、机械原理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实训场所,拥有一批可利用的、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现有的实验、实训和实习设备总价值近2015万元.

在充分利用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同时,还注重有效利用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经过数年的建设,先后与江阴市鼎力高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江阴市嘉宏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江苏启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江阴联华铸造有限公司等近30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顶岗实践,执行规范的职业标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规范训练,有助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领悟到企业人员应具备的技能、责任、安全意识、管理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真正把顶岗实践、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4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能够及时、主动地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反应,因此,按照基本素质、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职业能力拓展四个方面构建了多元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3].在保证厚基础的同时,将学生必需的知识,综合到专业基础课中,由专业教师在专业基础课中讲解.专业课根据江阴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特点,将课程适当地综合以形成新的专门化方向课程,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如将“机床”“刀具”两门课程合并为“典型加工设备及刀具选用”,将“机械制图”“CAD”合并为“机械零部件图纸绘制与识读”,将“材料学”“公差”合并为“机械材料与公差”等.同时,根据职业的实际需要,在任选课中开设“自动机与自动线”“先进制造技术”等拓展性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设诸如“市场营销”“就业指导与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和应变力.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比以前有明显提高.

5 双证课程建设

“双证毕业”是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一项重大改革试点,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促使职业教育在职业项目式培训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多年来,学院在本专业全面推行职业能力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模式,通过对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全面梳理,在保证高职教育必要的文化思想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前提下,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绘图、车工中级技能实训、机械工程软件等双证课程;与双证课程相对应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如AutoCAD证书、车工中级证书、Solidworks证书等.

图1 双证课程建设

通过双证教育,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上保证毕业生工艺实施能力的提高和职业任职资格的落实.

6 结语

实践表明,通过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就业率也高于其他专业.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积极主动地适应地方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与完善市场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 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65-70.

[2] 崔联合.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5):96-98.

[3] 陈祥敏.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J].职业教育研究,2009(9):29-30.

责任编辑:金 欣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ajor of high vocational machine-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teaching reforms in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CUI Lian-he, ZHU Wen-qin

(Department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ing,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Jiangyin,Jiangsu 214405,China)

The researchers follow the profession-oriented objectives in their teaching of the machinery majors by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ar system,concentrating on the workshop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It is argued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is to comply with the demand of market,adjust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ies.

practical teaching; machine-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teaching reform

2015-03-17

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

崔联合(1968-),男,安徽铜陵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材料成形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1009-4873(2015)02-0064-03

G718.5;G642.0

A

猜你喜欢

江阴班组长课程体系
魅力江阴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登江阴黄山要塞》
江阴特产——马蹄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怎样当好班组长
班组长的日常管理要点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