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2015-03-03谭寒冰张文超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财经类学习动机高职

谭寒冰, 张文超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a.人事处;b.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关于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谭寒冰a, 张文超b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a.人事处;b.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通过对高职财经类学生的调查发现,财经类学生存在对专业了解不深、缺乏规划、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主动学习能力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有: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调整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财经类;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的特殊性、多样性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下降现象,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1 研究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课题组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法商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五所高职院校的财经类(会计、金融、保险三大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师生访谈法两种形式,对三个年级共发放问卷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5 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97%.其中,回收男生问卷128份,占26.39 %;女生问卷357份,占73.61 %.使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随机抽样抽取50名学生及20名教师进行访谈.

1.2 研究内容

问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动机两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与教师的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学习现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等开放性问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假设动机结构与学习问题有密切关系,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认识、学习目标、课堂表现等维度进行调查,基本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当前高职财经类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对所学专业了解不够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了解所学专业的仅占3.71%,不了解的占23.92%.调查的大一学生人数共168人,有108人(64.29%)对专业不了解,因此,大一的学生不了解专业的比例更大.对填报志愿时如何选取专业的调查知,由家人、教师或亲朋好友推荐的占比最大,为总数的40.30%.他人推荐及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不够,造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欠缺,也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与个人未来需求不能有效融合,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缺乏阶段计划,长远目标模糊

总体而言,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比较茫然,长远目标模糊,阶段性计划欠缺.调查奋斗目标时,8.04%的学生没有目标;78.76%的学生虽然有目标,但是不明确;仅有13.20%的学生表示有目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调查中,为了考试和取得文凭的占35.46%,为将来工作准备的占43.51%,为将来进入本科深造的占16.08%.访谈还发现,大三学生比大一学生目标明确并具体,女生较男生学习目标长远且详细.这说明,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水平较低.

表1 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学习状况统计

(3)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财经类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整体尚可,但仍存在开小差的情况.在学生上课具体表现的调查中,认真听课的仅占13.61%,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认真听的占76.08%,所有课都不想听的占10.31%.与学生、教师的谈话发现,大一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浓,女生较男生学习效果好,在互动过程中一旦有学生喜欢的内容,男生则异常活跃.总体而言,对于文科系的学生,财经类的课堂表现相对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上课有开小差、睡觉的现象.这说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即使很热门的专业,也不能激发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教学内容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欲望.

(4)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求知欲和学习的上进心不高

在访谈学习现状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教师讲到哪里就学到哪里,很少有学生课下预习、复习;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各种资格证书能给学生就业增加机会,但多数学生不能主动考取证书,而仅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才能勉强完成;虽然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不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喜欢综合素质高、个人魅力大、课堂气氛活跃并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师授课.由此可见,虽然学生进入热门专业学习,但其学习能力不强,仍需要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求知欲不高,必然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和动力.

2.2 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分析

课题组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本类型,从六个维度设计问卷,与动机需求理论相吻合,具体情况见表2.本问卷记分方式采用“有、不确定、无”共三级评定,相对应记为2分、1分和0分,学习动机得分越高,表明动机强度越大.

表2 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指标统计

由表2知,学生不同因素的学习动机强度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物质追求、求知进取、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社会取向和害怕失败.从平均得分看,前四种动机平均指标大于1.4,后两种动机平均指标小于1.0.排名第一的生理需要,均方差最小,仅为0.25,离散程度、均衡性强,比较稳定;排名第五的社会取向,均方差为0.89,数值最大,离散程度最高,不稳定度最强.

(1)生理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理论放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生理的需要,对于动机理论来说是对物质的追求,动机内容和他们就业后的物质利益的关系中共有四个项目,470人选择“有”,占总数的96.91%,说明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比较重视.他们之所以选择财经类专业,与此专业就业薪酬高、福利好关系密切.原因在于,一是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从与学生的个别访谈中知,家在农村的学生,父母多靠种地及打零工为生,艰苦的生存环境必然使他们对于经济利益的感受更加深刻.二是就业的原因.网络的发展,使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而且财经类专业就业的渠道主要是银行、证劵、保险等高收入行业,这就更坚定了学生未来必然为物质打拼的理念.三是学费的直接影响.每年学生要交的学费使学生对物质利益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2)发展的需要

求知进取的动机内容对应发展的需要,共六个项目.学生选择“有”的占样本总数的87.63%.访谈也发现,多数学生对人生较积极主动,对未能进入本科学习深表遗憾,想趁年轻提高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为追求物质生活打下基础.

(3)交往的需要

小群体取向对应交往的需要,共三个项目.小群体取向所追求的内容是感恩的目标.因此,大学生应具有一颗感恩的心,树立先小家、后大家的思想.

(4)尊重的需要

个人成就对应尊重的需要,共三个项目.这项内容排名第四,反映出高职学生正逐步走向成熟.

(5)贡献的需要

社会取向对应贡献的需要,共六个项目.调查结果说明,高职学生有集体主义观,他们热爱班级,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够较好地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6)安全的需要

害怕失败对应安全的需要,共四个项目.可以看出,仅有24.95%的学生选择“为了考试、毕业等压力”才学习,原因主要在于对专业的选择.部分学生选择此专业,就表明了对此专业的热爱,考试对他们来说要求太低,不是动力.但是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平时不喜欢学习,厌学心理严重,能拿到毕业证才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与教师访谈发现,学生考试多流于形式,不听课也能及格,不学习也能毕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考试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1].

总之,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体来说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也能够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较好地结合起来.

3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

3.1 学习动机的培养对策(内部因素)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缺乏规划,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高职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风建设,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逐步增强其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调查表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还不够,在动机调查中,“求知进取”这个因素排名第二,说明学生对专业喜欢的程度较高,因此,学习动机与专业兴趣关系密切.访谈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喜欢情况

课题组认为:(1)新生入学时就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的特点、地位、作用及发展前景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尽可能安排每学期至少两周的纯实践课程,尤其是要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要加强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组织专业调查,增进其对专业的感性认识.(3)以如何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为主题,与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座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2].

3.2 学习动力的培养对策(外在因素)

(1)调整课程体系

为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应用技能,可进行如下调整:1)设置专业课时要增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以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应用能力.2)设置选修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兼顾专业需要,使学生在学习感兴趣内容的同时轻松掌握相关专业知识.3)对于专业性强的课程,比如保险,可以直接开在保险公司;证劵股票,可以让学生开户实战,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3].

(2)创新教学方法

1)增强教师的教学艺术性.教师可多在授课方式上下功夫,利用专业特点,就专业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2)增加问题情境创设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引起学生非要把此问题解决不可的劲头,从而产生学习兴趣.3)创新教学模式.可采取项目或任务驱动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4].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课题组认为,高职院校可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推进专业教师进行顶岗实践锻炼.按照“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可将实践锻炼纳入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范畴,突出强化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5].

总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方面吸引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主动的学习行为.

[1] 黄希庭,郑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8-80.

[2] 张阳.高职学院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研究 [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3] 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 [J].职业与教育,2013(20):101-103.

[4] 黄辉.以人为本的高职学生激励机制创新性探析 [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4):45-46.

[5] 张伟.高职学生激励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J].时代教育,2014(10):71-73.

责任编辑:金 欣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AN Han-binga, ZHANG Wen-chaob

(a.Department of Personnel; b.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A survey is done over the students from economic and financing majors in a vocational college,and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bjects fail to make a good career planning,lacking goals and enthusiasms.Therefore,this paper offers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the motivation of the learners by correcting their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understanding the professional demands,adjusting curriculum,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vocational college; economics and financing; learning motiv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2015-01-21

2014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1410047)

谭寒冰(1974-),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教育管理.

1009-4873(2015)02-0060-04

G718.5

A

猜你喜欢

财经类学习动机高职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