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字变熟字的识字教学

2015-03-01蒋振凤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课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1-008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如何有效识字,方法多样,但低龄儿童在认知识记上易学易忘,是识字教学中的一道坎。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迈过这道坎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把识字教学趣味化、生活化,把已学的生字化为学生熟悉的、经常运用的一种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使学生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

一、生字变熟字的记忆链接

汉字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字中有字。因此,在低年级的生字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握住汉字的构字规律,从已学过的字入手,通过加减笔画、拆分、换偏旁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这些新字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日、月、明”就介绍了这一识字法。这篇课文介绍的是显性的字中有字,比如:日、月→明;鱼、羊→鲜;夕、卜→外;三、口→品;三、人→众;三、木→森等。“力、元、文、告、米、井、斤、不、尺、大、寸、关”等字,只要加上偏旁“走之旁”,就变成了“边、远、这、造、迷、进、近、还、迟、达、过、送”。这种很明显就能看出来的字中有字,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拆字、组装新字、认字的游戏,让学生学习生字,成为一种乐趣,使识字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使学生想学、乐学。另一类隐性的字中有字,考验着师生的观察能力。比如,“自、田、天、禾、王”这些败。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优化课堂提问,选择提问的方法,把握提问的时机,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为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1)设计的问题应该紧扣目标,具有启发性。(2)问题要难易适中,多少适量,覆盖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积极思考。(3)设问要有艺术性,便于学生发散思维,不能搞形式主义,因为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太死板,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之,课堂提问必须优化,教师必须细细揣摩,把问题问到关键之处,问到有用之处,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学有所获。

4.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别人的夸赞,更何况孩子?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喜欢被表扬的本质需求,利用积极的、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个性得到发展。在采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不能千篇一律,评价的语言更不能过于简单笼统,毫无新意,要生动,易于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激励性评价,就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给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四、富有激情,争创个性化教风

“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这句话或许有些偏激,却指出了激情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没有激情,上课无精打采,毫无生气,又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呢?所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之中,这是构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同时,身为人师,光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以深厚的知识底蕴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不可否认,一位举手投足之间时刻浸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只要我们能够用激情燃烧学生,借助自己的知识底蕴让美丽的语言脱口而出,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风,必定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的步伐,和教师一起攀登知识的高峰。

总之,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以学生为主,抓住学生的特点,找准他们的情感激发点,在充分备课、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循循善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同时,我们也相信,只要我们扎实研究,积极实践,把握好各种方法,一定能构建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责编 莫彩凤)

字减一笔就变成“目、曰、大、木、土”,“日、月、口、厂、云、了、九”这些字加一笔又成了“白、用、日、广、去、子、丸”。因此,每教一个生字之前,教师应尽量搜罗已学过的形近字,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每个字的音、形、义,这样运用起来就不会混淆了。在识字教学中,强调旧知与新知的链接,“温故”而“知新”,学生在记住熟字的同时,生字像老朋友一般如影相随。在不断的识记积累中,学生最终能掌握足够的常用字的数量。

二、生字变熟字的写法

任何人都是先学会说话,再识字的。从幼儿牙牙学语开始,无需识字、无需懂得语法,也能流利说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那是因为在生活中常用常说语言的结果。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是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转化为文字书面表达形式的学习。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这方面时,要花点心思。我们常常看见老师指定学生把一个生字写多少个、多少行,以加深记忆,避免写错字。然而,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一行写八个字,第一个字写对了,写到第三个字就写错了,写到第八个,又写对了。这说明,要求一个小学生机械重复地抄写同一个字,写多了都会厌倦。产生了厌倦情绪,写字就会被当成任务那样去草草完成。识记生字的方式,不应是机械地重复抄写生字,应以多种形式呈现。

第一,以阅代写。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倾听,学生就会发现,生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今天唱过的歌、看到的新鲜事,是否用到了近来所学的生字。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识字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列出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书单,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看见自己认识的字反复出现,既能加深对所学过的字的认识和理解,又能使学生意识到识字对读懂一个故事、一本书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写出新鲜感。喜爱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创造活力是每个人的天性,而且年纪越小,越未受打压过,这种表现欲望就越强烈。因此,在课堂上,我尽可能抓住眼前的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生字说一说、写一写,组成不同的词语、词组、句子。布置作业的时候,我故意给学生两种选择:一种是一个生字写两行;一种是组成多个不同的词句,写多少个不限。评讲作业的时候,我只表扬词句写得多的学生。结果愿意选择后者的学生占了90%以上。因为表扬是学习的法宝,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得不到老师表扬的学生,都有想得到老师表扬的欲望,都尽力去发现这个生字还可以组成怎样的词句。其中有两位学生用每个字写出不同的词语就有八个之多,有的字还没有学过。可见,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远比命令、说教、批评要有效得多。

第三,写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思想、知识和生活是积累识字的源泉,也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说过的,或者听到别人运用了已学生字的对话写下来,每天至少写一两句。当然,一年级的小学生会写的字不多,写成句子会有困难,那么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比如,学生上了体育课,我就要求他们说一说,在体育课上做了什么活动,感觉怎样,然后写成句子。有一位学生就模仿课文《操场上》,写出了令人感动的句子:

“下课了,同学们xiàng小鸟一样飞出jiào shì,来到cāo场上zuò自己xǐ欢的yóu xì。有的同学在打乒乓球,有的同学在tī jiàn子,还有的同学在tiào shéng。cāo场上真rè nào!

上了美术课之后,学生的画作就是最好的看图写话素材。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画作,按顺序说一说,写一两句话来介绍自己的画。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画作,学生特别兴奋,积极地写。比如在一幅学生画的海景中,学生一边说,一边为自己的画配上下面的文字:

“一天中午,一sōu大lún chuán在hǎi上háng xíng。白云下面,有hěn多hǎi ōu在飞xiáng。阳光下,lán色的hǎi面上闪zhe yín光。”

经过检查,我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写错别字。原来,在短时间内,在同一篇幅中写不同的字,学生更为专注。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识字得法,学生处处留心生活和学习中的生字,经过常见、常说、常写、常用,才能把所学过的生字“写”在心上,生字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熟悉的字。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读儿歌识生字
美在课堂花开
生字辨识大闯关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