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基于广东省广州市6所高中的调查

2015-02-28郑泽萍林梦洁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职业生涯规划普通高中

郑泽萍 林梦洁(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基于广东省广州市6所高中的调查

郑泽萍林梦洁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落实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自然衔接,顺应学生自身发展内在需求的体现。本研究对广州市六所普通高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质性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教育需求程度高。为此,普通高中需要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构建系统化指导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丰富教育内容形式,加强职业咨询测评;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普通高中;教育对策

林梦洁(1989-),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华南师范大学2014-2015年度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4ZXGA05。

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丰富的实践经验。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马兰最早提出“生计教育”,随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纷纷将职业生涯教育引入高中教育。相较而言,国内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课题组选取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四十七中学、第四中学、彭加木纪念中学、花都秀全中学六所学校的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派发470份问卷,回收451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调查范围涵盖省市示范性、区重点和一般学校。通过了解广州市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借鉴。

一、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对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回应,顺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落实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

目前,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到课程体系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与实施仍然不理想,普通高中的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短板。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强调在扩大教学规模和提升教学条件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高中的教育教学任务由原来的促进升学就业转向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建立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推动了以思想品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因此,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自然衔接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职业教育在大学推广和普及的程度较高。传统教学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原有的职业指导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高考志愿填报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茫。调查结果显示,45.9%的学生表示不明确自己将要报考的专业,这说明高中生填报志愿时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及社会职业类型,容易出现专业选择偏差,导致大学期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仅在大学期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站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立场上,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设置与职业匹配之间的矛盾,确保高等教育的实效性。

(三)顺应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美国著名生涯学者舒伯曾将个人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高中生处于试探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开始建立个人生活方式、确立人生理想目标、学会与人交往与竞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对于自身发展和职业选择,高中生不仅关注职业兴趣和职业方向,也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调查结果显示,66.5%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或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服务。因此,职业规划教育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以科学的课程规划、专业的职业指导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职业与社会观的确立、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由于独立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仍未得到真正落实。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尽管相关政策法规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和技术指导,但现实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调查结果显示,仅18.2%的高中开设了此门课程,仅23.08%的学生对学校开设此门课程表示非常满意,23.85%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持一般态度和不满意态度的分别占45.38%和7.69%。由此可见,大部分普通高中并未开设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满意度总体不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社会各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普通高中职业指导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尽管不少高中已经开始实施相关课程,但探索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如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教育实施时间有限、教育内容浅显等。目前学校对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学生教育需求满足程度并不高,实效性不强。

(二)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质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其内在规律,需要专业师资对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准确把握,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33.9%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对自己有提供指导;46.6%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此方面几乎没有提供指导,帮助不大;而学生认为老师从来没有提供指导,没有帮助的占1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师资队伍。当前,不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来源于学科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行政人员,师资的专职性、专业化欠缺。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更多的是普及学科知识,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法准确把握,能力有限,对学生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不大。

学生希望通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解决自身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保驾护航。不少学生在调查中表示,“您希望邀请哪些人士来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老师”排在首位的是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所占比例为68.3%;其次是各行业的优秀人士,占54.5%;再次是各行业负责人事招聘的人员,占39.9%。因此,职业规划教育聘请职业规划师给予学生职业适应与发展方面的咨询、辅导和建议;邀请各行业的优秀人士、负责招聘的人员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信息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更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与实施。

(三)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教育需求程度高

职业规划意识,是个体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认知和态度。对于高中生而言,职业规划认知主要体现为对自身兴趣、能力、特点的了解,对未来就读专业及职业的了解,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6.3%的学生认为若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希望从中了解对自己性格、兴趣和适合的工作;其次是了解社会上的职业种类和从业要求,占26.6%;而学生希望了解大学专业的设置情况、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导、职业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技巧所占比例较为接近,约各占10%。由此可见,超过七成的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方面仍有所欠缺,希望通过开设课程多了解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服务的需求程度较高。当前,部分高中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容易出现自我定位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盲目填报志愿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可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课频率一周一次的占25.5%,两周一次的占21.7%,一个月一次的占22%。不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服务的需求程度较高,希望通过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规划意识,明确自我定位,合理填报志愿,恰当选择专业及职业。

三、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探讨

当前,不少中学已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构建系统化指导体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指导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接近空白,中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在部分学校试点实施。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欠缺的职业能力,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国家层面上,应提供政策保障,加大经费投入。一是出台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纲要和分层教育框架等法律文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端口前移至义务教育阶段,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既凸显教育的针对性与层次性,又兼顾各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二是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用以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设置、设备购买等,确保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学校层面上,应提高重视程度,努力构建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体系。一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结合就业市场变化、行业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等合理设置生涯规划课程。二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层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满足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及服务的需求。三是构建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体系,课内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职业规划讲座等,向学生系统传达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与知识;课外通过社会实践、团体辅导、个性化咨询、职业规划比赛等,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由此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二)强化师资队伍培训,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

目前,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提升教育实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培训。学校可聘请校外专家,加强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培训,掌握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知识、职业指导技能,了解社会最新就业动态与职业需求,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此外,选派优秀的教师到职业规划教育实施状况良好的中学观摩学习,接受培训,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第二,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目前普通高中几乎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屈指可数。应加大经费投入,引进职业生涯规划专业人才,如职业规划师、行业优秀人士、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在专业化人才的引领下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合作共享,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此外,学校可定期开展生涯教育研讨会,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制定出本校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三)丰富教育内容形式,加强职业咨询测评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内容上,构建实用性较高、指导性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校本课程研究,融入本土化气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选取针对性强、生活化的课程内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形式上,适当开展职业体验等实践类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本地知名企业参观,了解企业各大职能部门和生产运作情况,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学生到本地高校观摩,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了解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情况,提升职业体验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开展专门的职业咨询和测评。在职业咨询上,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中心,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网站。学校可通过一对一的职业咨询辅导,帮助学生认知自身性格特点,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全面的职业指导活动,搭建校内外便捷高效的职业信息沟通平台。在职业测评上,引进专业性强、效度高的测评工具。职业测评应兼顾高中群体的特殊性,选择适当的测评工具,配备专业的测评人员,提高职业测评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通过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测试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职业倾向,从而为学生提供深入细致、针对性强的规划建议。

(四)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需要多方教育主体的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在社会层面上,应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普及职业规划教育理念,渗透科学的育人观。各大媒体应客观宣传各行业的先进典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行业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专家学者也应加强对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根据高中生特点及形势变化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

在企业层面上,应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企业力量推进教育。学校可邀请当地相关企业来校举办报告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及各行业发展趋势;可聘请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等参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设计论证,制定出满足行业需求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可与企业合作建立职业体验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

在家庭层面上,应密切家校沟通,促进家庭参与。学校可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解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解子女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合理指导子女进行升学和就业选择,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不可否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的推进任重而道远,离不开社会、企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各界应重视其教育作用,认识当前不足,落实相关工作,才能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8-59.

[2]杜映梅等.职业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士果.高中生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8(7).

[4]郑瑞新.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5]孙宏艳.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8).

[6]徐欣然.高中《职业规划》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28).

[7]刘雪冰.普通高中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构想[J].教学与管理,2012(22).

作者简介:郑泽萍(1990-),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4-0024-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0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职业生涯规划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