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2015-02-28黄纯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论信息

作者简介:黄纯华(1992—),女,湖北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电视新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经济矛盾而导致的舆论危机爆发起来更为猛烈。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众表达自身诉求的方式日益丰富,这就给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埋下了伏笔。对此,政府应该调动自身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主动出击,利用舆论引导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舆论进行引导的问题。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007-01

一、“新媒体”概论

(1)当前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的“媒体”概念相比,“新媒体”概念在产生的那一天就被赋予了多重理解与含义。相比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指完全意义上的媒体传播,而是含有一部分技术层次的概念。在这里“新”,并不完全是产生时间新,更多的是拥有“动态”信息的含义。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依靠的是稳定的传播手段与技术形态。当前社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新媒体”定义,但是大家公认的范围还是存在的,那就是基于新技术与新设备而出现的大众信息传播方式。在这个范围内,媒介的技术与形式成为了衡量媒体“新、旧”的首要标准。

(2)当前“新媒体”的主要存在形式。根据当前公众的使用特点来讲,对于新媒体的分类基本上有三种: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虽然前两者在信息的接收方式上有些联系,但是在信息的传播时效性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网络新媒体主要包括了网页信息,各大信息论坛、博客、播客等。其信息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更注重于信息的细节。而后两者也是存在于信息终端,如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即时通讯软件等。这些媒体方式有一个共性就是传播突发事件的速度快,范围广,信息发送门槛低,如微信朋友圈、网络微博等。一旦传播流言等负面信息,就容易诱导人们的从众心理,造成大面积转发。近年来的“流言”、“事件”都是由此而起。

二、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的特征

(1)信息的逆向化传递。传统的媒体传播,属于自上而下的顺向信息传递方式。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传达的各种信息,即使出现部分流言,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控制和追究难度较低。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发送的低门槛使得群众瞬间获取了“发声权”,表达自身观点看法的方式增加,使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呈逆向化趋势,增加了政府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难度。

(2)公众参与多元化。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其中主角成为社会大众。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得社会舆论变的日趋复杂。在众多信息趋势中,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征较为明显。社会公众对相关领导部门的办事效率不信任导致了突发事件的社会舆论与政府导向背道而驰,民众不再随波逐流而是发出自己的看法,因而各种分歧也就纷至沓来。

(3)信息传播过度自由。当前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复杂多变,有关部门难以有效监管民众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言论自由”,但是缺乏监管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出现了信息的“滥发”、“情绪宣泄”等负面因素。同时,非正常的流言也导致了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为公共秩序带来了隐患。

(4)责任难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趋势,使得有关部门难以追究信息的源头。降低了信息违法的成本,使得不少违法分子借助监管漏洞来进行犯罪活动,给社会安定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三、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模式的构建措施

(1)发挥主流的引导作用。社会舆论属于典型的意识形态理论。因此,主流意识的发展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政府发出的声音,是主流意识的中流砥柱,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之广泛远超当前各种“新媒体”。因此,有关部门应当为主流媒体提供资源、平台和素材,为公众树立良好的主流意识,发挥主流意见对舆论的影响力。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及时把主流信息传达至社会公众手中,引导舆论向既定的走向发展。

(2)增强官方媒体与新媒体资源的互动。当前社会突发事件引发舆论危期间,社会公众索取信息的渠道逐渐由官方媒体转向各种社会媒体。其中,新媒体渠道成为主要信息来源。虽然公众对官方发出的声音认可程度依然高于新媒体信息,但是由于官方媒体信息的滞后性,公众极容易受到新媒体信息的影响。因此,官方媒体应紧密结合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宣传渠道,与新媒体展开合作,拓宽政府发声的方式。同时增加资源的互动,以授权转发等方式建立有关部门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代言人。既能增加官方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也能促进新媒体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建立,推动舆论引导机制的出台。

(3)提升技术,创建云数据捕捉系统。当前新技术的出现增加了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因此,部分相关部门对于信息的捕捉能力相对落后。再加上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等因素,出现权威信息的发布滞后、舆论引导不力的结果也就不难理解。对此,政府部门要提高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创建云数据捕捉系统,在新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中汇总关键词信息,增加对敏感信息的预见性,提前制定相关的舆论引导策略,避免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的局面。

四、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突发事件的社会舆论引导难度已经逐渐提升。有关部门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必须加快处理程序和应对方案的制定速度。以最规范的引导方式主导社会舆论的走向,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本文作者抛砖引玉,希望借此文对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论信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订阅信息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展会信息
突发事件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