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郑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015-02-28闫艳伟李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郑市集约用地

闫艳伟,李丽娟,冀 楠

(河南省鑫地土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新郑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闫艳伟,李丽娟*,冀 楠

(河南省鑫地土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必然要求。该研究从用地强度状况、用地结构布局状况、土地利用效率状况、可持续增长能力和用地效益等5个方面构建了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选取了新郑市9个自然村进行了基于自然村层面的实证研究,按照综合分值的高低将集约度分为3级,从整体看新郑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农村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新郑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国土资源部姜大明部长专门撰文进行了解读,认为关键在于扩大权能、征地改革、城乡统一3个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体系,恰是系统安排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配套措施之一。为此,国土资源部进行顶层设计和前瞻性部署,选择不同类型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探索建立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机制与技术方法。“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试点”项目,既是中部典型区域的代表,也是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研究区概况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省会郑州市南部,地处113°30′~113°54′E、34°16′~34°39′N,跨京广铁路两侧。东邻中牟、尉氏2县;南接长葛、禹州;西连新密;北靠省会郑州,南北最长42 km,东西最宽36 km。土地总面积886.72 km2,2012年总人口68.75万,农村人口29.56万,辖3个街道、15个乡镇,345个行政村。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6.3亿元,工业增加值333.60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34亿元,人均纯收入12 895元。全市农村建设用地面积11 638.42 hm2,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393.72 m2。

通过对新郑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全面分析,对比研究不同类型区农村建设用地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新郑市不同地貌特征、产业类型以及经济特点的6个行政村所属全部自然村(共计9个)作为典型评价试点。其中:选取龙湖镇的侯庄村、西张寨村作为村域经济较发达试点行政村,八千乡路庄村、宋庄村作为欠发达试点行政村,郭店镇高寺村、陵后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较好的试点行政村。

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核心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是评价的尺度,指标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区域性和针对性原则、数据的一致性原则、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兼顾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指标的全面性与典型性原则[1]。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和指标两个层次。目标层由用地强度状况、用地结构布局状况、土地利用效率状况、可持续增长能力和用地效益等构成,指标层由13个指标构成,其中11个必选指标,2个备选指标。指标的特性按照评价的目标取向可以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

表1 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评价试点的实际自然、社会、经济状况,采用特尔非法,对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以下公式计算权重值:

(1)

式中,Wi为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Eij为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指标的打分;n为专家总数。

该研究项目组从熟悉农村、新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中选择了20位专家参与打分,经过2轮打分后,初步确定出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将结果反馈给由当地村民、NGO及政府代表组成的咨询代表,综合各类意见,进一步进行微调,最终结果详见表2。

表2 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2.4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指标标准化是定量评价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保证各项指标标准化方法的一致性。该研究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和线性比例法/归一法进行指标标准化,分别以指标实现度分值和标准化值进行度量。

正向指标实现度分值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理想值比例推算法是按照一定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理想值,然后用指标现状值与理想值相比进行标准化。一般采用目标值法、评价指标最大值法、经验借鉴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各个正向评价指标的理想值结果。具体实现方法主要有5类:对于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评价指标,其理想值采用、参照国家或地方设置的目标控制值;对于采用常识和科学方法推断出的理想值,将理论最优值作为该指标的理想值;对于部分通过政策界定,将在评价时段内应达到的标准作为理想值;对于部分指标,在遵循节约集约、合法合规用地的前提下,根据新郑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确定理想值;对于不能采用上述方法确定的指标,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设置,主要是通过函调和组织专家讨论会的方式进行[2]。具体按公式(2)计算:

(2)

式中,Sij为i目标j指标的实现度分值;Xij为i目标j指标的现状值;Tij为i目标j指标的理想值。

此方法所涉及的指标共9个,具体每个指标的理想值见表3。

负向指标要求“越小越好”,采用线性比例法/归一法标准化,归一化方法是对线性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把处理的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某种算法)限制在你需要的一定范围内。将数据归一化到[0,1]区间反映的是统计的概率分布[3]。根据该研究项目制定的指标体系特征,逆向指标属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范畴,各指标离散程度较大,量纲不一,运用归一法消除量纲法,能够客观反映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地位或作用。具体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Pij为i目标j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i目标j指标的现状值。

表3 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正向指标)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经理论分析,计算整理得到各试点村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总体上看,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比较低。把新郑市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3级,结果见表4。

表4 评价区域范围内农村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级

通过以上对9个自然村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果的分析,综合对评价区域土地集约程度评价的全部工作成果,可以得出,评价试点范围内农村建设用地总体集约、局部分异,评价结果体现空间层次性。

对评价区域集约度的综合测算表明,评价试点范围内农村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差显著,其中陵后村的集约度分值最高,为93.92,最低的侯庄村为71.00,而同属一个行政村的自然村由于经济、区位接近,集约度情况相似。进一步分析发现,9个自然村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综合分值为83.00,属适度利用水平,反映了评价试点范围内农村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有待提高。

从评价结果的扩展与应用角度分析,不同等级集约利用水平村域可采取差别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集约利用状况。从低度利用区域的主要制约因素看,用地强度中的人口密度、人均宅基地情况、建筑密度等相关指标偏低,用地结构中反映基础设施比重指标多不理想,反映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相关指标普遍较弱,说明应重点从加强农村建设用地节约管理入手,着力提升单位用地使用效率,适当整合村庄零散布局,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量化管理标准,同时注重培育农户自主发展能力,逐步提供覆盖全面、水平较高的公共产品,改变农民落后的居住观念。针对适度利用区域影响因素分散、指标差异较小的特点,应逐一分析不同村域土地利用现状,识别主导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和提升。对于现状集约利用的区域,也要梳理用地特点,进行纵向与大范围横向对比,找出近年来影响区域用地集约的主要成因,比较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差距,从集约质量内涵入手,全面、稳步提升村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1] 马佳,韩桐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基于行政村层面[J].上海农业学报,2009(2):100-104.

[2] 王永峰,李保莲,宋利利.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新乡高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1):279-283.

[3] 林海.波函数归一化问题的学习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1(6):418-419.

Evaluation on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Xinzheng City

YAN Yan-wei, LI Li-juan*, JI Nan

(Henan Xindi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Zhengzhou, Henan 450052)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is the necessity to establish a unifie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From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situation, land use structure layout, land use efficiency, sustainable growth ability and land benefit 5 aspect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model. Selecting 9 natural villages in Xinzheng City,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villag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intensive degre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land intensive use degree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Xinzheng City from the whole should be improve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Xinzheng City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11050)。

闫艳伟(1982-),女,河南郑州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研究。*通讯作者,工程师,从事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研究。

2014-11-24

S 28

A

0517-6611(2015)02-301-02

猜你喜欢

新郑市集约用地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新郑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新郑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新郑市高效节水灌溉规划方案探讨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