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以南京高职院校为例

2015-02-27刘春颖章韵静龚哲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寝室宿舍院校

刘春颖 章韵静 龚哲民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8)

高职院校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以南京高职院校为例

刘春颖 章韵静 龚哲民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8)

本文对90后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宿舍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高职院校 90后女大学生 宿舍 人际关系

为了解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形成不良人际关系的原因,以探讨改善她们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尚无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标准统一的问卷。因此,本课题组自行编制《大学女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量表》进行调查。用整群随机取样,从南京高职院校分别抽取大一的部分女生为被试。以寝室为单位,共发放问卷396份,回收394份,剔除无效问卷37份,最后共有有效问卷357份,问卷有效率为90.15%。

一、90后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原因分析

1.生活习惯差异 来自全国各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已经形成特有的不易改变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易导致宿舍同学间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矛盾。同一宿舍的大学生在生活上交往极其频繁,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个人作息时间的安排、宿舍卫生和个人卫生等许多方面,难免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摩擦,引起人际冲突。

2.个性因素 个性因素也可称之为性格因素。每个人不同的成长轨迹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心理、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有的开朗热情、有的内向腼腆、有的个性张扬、有的敏感多疑。不同性格的人在处理同一事物的做法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上会有不同见解。

3.贫富差距 家庭贫富差距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贫困生在大学生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要靠校外打工勤工助学等途径来维持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与贫寒的家庭背景间,备受物质繁华的诱惑和贫困现实的折磨,这样的心理反差很容易让贫困生在宿舍其他同学面前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产生敏感、易怒的情绪,因此封闭、寡言,妨碍正常的交往。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可称之为功利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先己后人,从而引起宿舍内部矛盾冲突,导致无法形成和谐的宿舍关系。

5.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匮乏 由于她们对人际交往问题关注的较少,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尚处于本能的、经验性的阶段、对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冲突的原因、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知之甚少。在人际关系中,往往只愿意接受正面的信息和溢美之词,听不得纠正和鞭策,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二、改善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校内环境的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包容他人、诚信待人、开拓视野合理竞争与合作、全纳理念促“残健融合”。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整体功能是育人。它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遵纪守法观念、道德观念、审美意识和人格修养等。宿舍是学生睡眠的场所、休憩的空间和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优美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

3.加大宿舍管理

改善寝室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寝室长、班主任(辅导员)”链条制管理模式。调查表明,目前高校室友关系和谐的寝室大多有一个称职的寝室长。寝室长向向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的链条管理,既可以规范寝室管理,也可减轻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4.完善高校心理咨询辅导

中国的心理咨询事业正处在起步阶段,高职院校的心理工作人员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做好学生心理工作,重心就要放在班主任(辅导员)身上。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在管理班级、督促学业的基础上,还要关心学生的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定期“下寝室”,及时解决寝室中出现的矛盾,及时了解并设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5.开展各种讲座

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讲座,鼓励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以阳光的心态对待身边室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集体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困难。讲座之后可以让寝室长组织室友进行心得交流,并结合本寝室实际落实整改措施。

6.丰富寝室集体活动,增强室友凝聚力

有的大学生宿舍室友关系冷淡,感到在寝室中没有归属感,究其原因,在于寝室凝聚力不足。学校要组织各种集体娱乐活动,如举办唱歌、书画、棋类、跳绳、包饺子等比赛,鼓励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参赛,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寝室凝聚力。

三、优化校外环境

1.父母科学合理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父母自身具备的人格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幼儿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如父母为人热情诚实、做事认真踏实,往往会融洽家庭气氛,孩子们经常置身于亲朋好友常相往来之中极易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等人格特征。

2.树立道德模范、共建和谐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营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社会总体的环境的优化。优化社会风气,尤其要加强道德模范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引导在校大学生学习先进学习道德模范,促进自身的人际关系的改善。社会人际关系是“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外在环境,彼此相互影响,互为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净化,特别注重舆论的影响力量,弘扬主流文化,唱响正气歌,实现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推进“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建设。

[1]涂阳军.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2月71-74

[2]秦红霞.段素梅,大学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23(2)76-79

[3]叶世利.关于改善大学生宿舍人就关系的若干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月31-36

[4]李会.制约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因素的调查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月34-38

[5]杨一帆戴永胜构建当代“90后”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第94期165-166

刘春颖(1977-)女,汉,黑龙江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残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章韵静(1967-)女,汉,江苏人,本科,副教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龚哲民(1992-)男,汉,湖南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系学生

猜你喜欢

寝室宿舍院校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热得快炸了
寝室闹鬼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校到底是谁的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