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新思考

2015-02-27刘海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德育体育学校

刘海成

(吉林省公主岭市特殊教育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新思考

刘海成

(吉林省公主岭市特殊教育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研究探讨的课题。学校体育育体也育心。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通过对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的分析,提出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途径与方法,让德育内容贯穿于教学之中,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给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 探讨

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集智慧、体质、意志和思想品德融为一体。教师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理发展平衡,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体育训练中形成健康体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面对挫折,提高面对社会的能力。因此,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标,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提高自信心、团结合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情绪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德育自然融于体育之中。

一、关于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对德育的重要意义

完美的特殊学校体育教学,德育是灵魂,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基础,为德育提供健康而精力充沛的受教育主体的保障作用。体育教育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意志情感教育、挫折教育、体育活动中的拼搏精神以及坚强毅力。因此,体育是特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体育教材的性质层面说,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就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层面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新课程标准体现五大教学目标,注重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课同德育、智育密不可分的,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教育已成为体育课程目标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体育学科具有广泛的、较强的、丰富的教育因素,它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密不可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体育学科的教学以教师思想活动为前提,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项目具有极深的思想内涵,它将学生品德的教育寓于学生身体活动之中,室内讲述体育理论知识,室外传授体育技能,运用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学生的思想意识、言行、个性、爱好、意志品质大多数不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言行,时时引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具体实际,是其它学科所不及的。

三、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根据常规教育进行德育教育

常规教育是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化的措施和要求,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能产生作用相当的教育效果,主要包括:考勤制度、师生问好、着装规定、安全教育等内容。贯彻课堂常规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常规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灵活多样,结合学情,因势利导。

2.根据内容和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具有鲜明独特的教育性,必须善于挖掘,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例如队列练习,注意力集中,认真严肃,,步调一致;各类集体项目比赛,树立集体意识,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田径项目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勇敢顽强。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望,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3.根据行为表现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的行为是思想活动和个性情感的真实再现,因此,必须善于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精心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和疏导。例如课堂的统一练习,有的积极,有的置身事外,针对这一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或表扬或教育,鼓励与激发,耐心与引导,让每一名学生融入集体,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4.根据偶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动态的,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影响到教学和学生德育教育的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合理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学生的情绪。例如:运动时学生之间产生冲突、比赛时小组间摩擦等。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时时关注学生的行动和表现,抓住出现的突发事件,抓住事件本质,有效合理解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活动,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对待教学,真诚关心、爱护学生,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学生自觉的接受,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身教重于言教,要以良好的师行和精湛的技艺教育学生,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和威望,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积极的意识、正确的观念和坚韧的意志的极为重要的时期,教师必须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结合学情,捕捉时机,采取手段,德育内容有机融入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实现两者的互相渗透,体育与德育相互促进,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1]王雪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

[2]尤敏.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与探讨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217.

[3]刘月霞.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以牙克石市免渡河小学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8:83.

[4]朱英鑫.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 [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149.

[5]赵林.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考试周刊,2014,18:112.

[6]陆清,陶志超.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新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1:69+103.

[7]何绍广.浅谈智障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0,23:845-846.

[8]冯军政.浅析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当代体育科技,2013,12:66+68.

[9]王言恩.上海市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德育体育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