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沟通技巧探究

2015-02-27宋法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体育教师师生

宋法明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安保学院 四川广汉 618300)

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沟通技巧探究

宋法明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安保学院 四川广汉 618300)

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如何在体育课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本文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沟通技巧,旨在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得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体育教学 师生 心理沟通

一、前言

师生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相互理解对方,彼此接受,互相信任和尊重。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一方面,是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教师的教育要求,并能乐意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能够理解学生言行和行为动作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和行为动作的真正动机。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不良沟通方式及对策

一般来说,只要一方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就会使得沟通变得困难起来。人际沟通首先取决于双方的心理是否健康。过去教育心理的许多研究一般只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相对忽视了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尤其是体育老师的心理沟通障碍显得更加明显。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下面分析一些常见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双方不良的心理沟通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1.教师方面

(1 啰啰

)唠叨:唠叨的主要症状通常是话特别多、 哩 唆,并经常不分场合地指责学生,还认为自己一直是在诲人不倦。其产生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对师生关系的错误定位。由于传统文化赋予了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地位,伴随着教学生涯的增长,教师一般会越来越习惯于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越来越不在乎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因为,不管你说什么学生都必须听从照做。长此以往,体育教师就形成了这种自己感觉不到的令人讨厌的唠叨病。唠叨的克服,主要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反省自己的师生观是否正确。其次应该经常考虑自己讲话的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是否适当,检查自己讲话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效率比。

(2)强迫意识: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将自己喜爱的观念或事物强加于人。二是将自己不喜欢的观念或事物强加于人。体育教师的强迫表现一般属于前一种。造成强迫意识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以己度人,甚至还伴有些自恋和自大的性格。强迫意识的克服,主要是体育教师要真正懂得了解与尊重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经常进行换位式思考。

2.学生方面

(1)逆反:其表现为个体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排斥、厌倦、反感、厌恶的情绪,从而做出“逆反”的举动,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高校体育课堂高校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首先,教师忽视学生个别差异,不公正对待学生高校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运动能力的强弱、技能掌握的快慢、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等方面就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体育教师若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其次,教师的态度粗暴。高校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熟感,要求别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等等,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老师如果用粗暴,甚至谩骂的方法对待他们,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导致对体育学习失去的兴趣而产生逆反心理。

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首先,教师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教师要研究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正确对待身边发生的事情。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尤其对体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注意正面引导,多加鼓励,切不可厚此薄彼。

(2)恐惧:高校体育课堂高校生恐惧心理的表现,是指学生担心受到某种伤害,包括人格的和身体的,而产生的一种外在反映。体育教学高校生产生恐惧主要原因:首先,学生对器械、场地的害怕而引起恐惧。如学生担心在器械上做练习发生危险而受伤。其次,学生生理方面的缺陷和自身运动能力差,而引起恐惧。其次,体育教师教学时,行为不当而引起恐惧。最后,受周围环境影响,怕异性同学看,怕做不好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

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主要方法:首先,恐惧心理是学习中的拦路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发现、捕捉、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变化。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正确理解动作概念、明确要点,用最简洁的语言,讲清要领,使学生易听懂、容易记住。最后,让学生自己信赖的人来保护帮助,最能得到被保护者的绝对信任。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起恐惧心理的具体刺激物,能有效的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3)自卑:体育教学高校生的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体育教学高校生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首先,学生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其次,学生消极的自我暗示。每个学生在学习任何一种技术动作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接受。

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方法:首先,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就应该及时认同并加以公开表扬,让这些孩子逐步地增长自信心,这样就能慢慢教他们学会扬长避短,不断发掘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其次,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调节好自己的认知方式,不要把一切的挫折和失败都归结到自己的能力等因素上,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去,要让学生学会认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面性,懂得如何辩证地对待并且转化自己的一些弱点。

当然,要让学生真正地战胜自卑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程。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人们对他的真正关爱时,才能在心中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三、结论

由于高校生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表现出逆反、恐惧、自卑等不同的心理障碍。同时,由于体育教师因自身对师生关系的错误定位,沟通能力不强等因数的影响,使其在体育教学中也会表出现唠叨、角色固着、强迫意识等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不能成功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深人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自身还要不断接受各种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完善和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体育教学中师生间成功的心理沟通的交流,能使体育教师将必须传递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促进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体育教师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