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2015-02-27杨宝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杨宝君

(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103)

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杨宝君

(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103)

在课堂这个微观的社会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主合作、交 流,并根据实例论证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策略。

自主合作 课堂教学

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是师生之间、班集体成员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的相互影响过程,是师生与教材之间互相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这四十分钟,在课堂交往之中发展个性,成就未来,结合我校开展的“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我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在谈一些体会。

一、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

1.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前提

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信息交流过程,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交融互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营造互动课堂的前提。怎样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呢?

(1)转变角色双向互动。

互动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互动的课堂,乐于平等对话。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认知体”、“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2)相信尊重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发展学生。在互动课堂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

互动的课堂要做到“三尊重”“三鼓励”。即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3)帮助学困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功

我们的互动课堂,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表演舞台,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上,都应当面向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性教育。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们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老师,也喜欢上课。

(4)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学习。

在互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因此我们要将选择权交还给学生。

2.给学生搭建互动平台——基础。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

(2)预设开放的、动态的教学空间。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二、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长期以来,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新课堂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问题,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学习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还应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不断摸索,形成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模式,让语文课堂真的“活”起来。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学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