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式英语

2015-02-27曹玉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中国式中式

曹玉君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湖北宜昌443000)

浅谈中国式英语

曹玉君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湖北宜昌443000)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大量英语爱好者忽视了中文与英文之间的差异,以中国人的思维来学习英语,故形成了中国式英语,中式英语对英语知识充分的掌握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将从母语干扰,中国式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三方面着手,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和特征,并提出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中国式英语 母语干扰 中国式思维 文化差异

我们所说的标准英语是指:英格兰人使用的英语,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标准英语”。英语这门语言一直处在动态演进过程中,中式英语现象的形成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的成因。Chinglish,即"中式英语",英语学习者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理解。因此,中国式英语已成为了英语爱好者学英语的一种固定模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

一、中国式英语的成因

(一)母语干扰

英文学习者在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会将母语的一些特点迁移到英语,从而导致了英语用法的错误。另外,在母语的环境下,用英文来跟中国人对话未免觉得有些怪异。缺少外语学习的环境,许多英文爱好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自己母语的干扰,从而形成了让中国人读起来很简单,很顺利,而让外国人听起来莫名其妙的中国式英语。比如说“看”这个词,中国人马上会想到用see,于是就会出现与看一连串的词组see a book,see the TV……。其实,在英文中“看”这一词分很多类别,stare(盯着看),scan(扫视),gaze(凝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受到母语干扰,会将英语以母语的表达方式输出。

(二)中国式思维

中文是一种传承上万年的语言,有着其固有的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根深蒂固的中式思维是很难摆脱的。正是因为形成了这种中国式思维,英语爱好者会更倾向于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和输出英语。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英语会造成许多笑话。比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给你一点颜色看看),how are you(怎么是你),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中国和外国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差异,基于对这两者没有充分的比较,中国人会习惯于按中文的表达顺序,即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来遣词造句。

(三)文化背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只有了解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真正的掌握和巧妙的运用一门语言。对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就会产生以下的窘境。当我们看到老外想和对方搭讪时,以表亲切,便会问What i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这些问题对中国人来说很普通,是一种搭讪的方式。但是外国人便会觉得你在触犯他的隐私,而躲开你。这是很明显的文化差异。但是如果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就会适当的避免出现一些中国式的英语,从而更顺利的与外国人交流。

二、中国式英语的特征分析

(一)词语方面

英语学习者掌握一个新的英语单词时,会直接将其对应的中文记下。运用一个英语单词时,便会在大脑中搜索其中文意思,不会在意是否符合语法逻辑和整句的意思。这样组成的句子就会略显奇怪。首先从词语意思方面进行分析,当有两个英语单词表达的是同一意思时,英语学习者就会将两者混为一团。比如people和person都是人的意思,但是用法不同,person是个体名词,people是集合名词。Who is the highest person in your class?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your class。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明显差别,设想将两个单词的位置互换,便出现了中式英语。第二种是词语搭配,英语中的动词通常都有与之对应的介词构成动词短语,accuse of,get away with,contribute to,in need,divide into,consist of,cut off……。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知道一个单词的表面意思,还要了解单词的内在含义,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一个单词,除此之外,要考虑到动词的搭配,否则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英语

(二)语法方面

中文和英文都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英语的逻辑结构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语法。语法是英语的一个框架,它决定了内容的先后,主次。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在整个逻辑思维上就不会犯中国式英语的毛病。那么,中国学生会犯哪些语法错误?下面列举出其中的两种。“通过读英语杂志来学英语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这个句子英语初学者会写成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reading foreign magazines is difficult for me,这种就是用中文的结构顺序写出的中式英语。实际上,在英语中,这是头重脚轻的情况,所以需要一个运用逻辑主语“it”和真正的主语。“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through reading foreign magazines”。第二种是否定前移,“我觉得他没看书”,这句话英语初学者会写成I think he doesn`t read the book,这也是运用的汉语思维写出来的英语句子,该处涉及到了否定前移这个语法点,即否定形式在谓语动词,而否定信息焦点确在状语和表语。这两种中国式英语在平时训练中应适当的注意,就可以有效地避免。

(三)重复方面

重复这一词是对中文来说的,中文表达要求意思清晰明了,不能引起歧义,这就不可避免的要重复主语或句子的其他成分。而英文则越简单越好,能省的都省掉。比如“我喜欢读书”,中国人会写成I like reading books,其实books这一词就重复了,reading这一动词能包含宾语books的意思,应该写成I like reading。中文重复了“书”这一字,英文中省略了“books”这一词。再举个主语重复的例子:如果我努力学习,我将会成功,这个句子有两个主语“我”,译文:Working hard,I will gain success,句中有一个主语“I”。英语学习者应灵活把握好何时重复,何时省略,这是一个过程,并且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熟能生巧,克服中式英语的障碍,最终练成地道的英语。

三、中国式英语的对策

(一)熟练掌握词的用法

一个完整的句子需要每个单词的拼缀,而词与词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单词是句子的基本单位。解决中式英语中的单词是第一要务。中国学生习惯于记忆英文单词的中文意思,所以碰到两个相同中文意思的英语单词时,就会当同义词看待,其实,这两个单词的内在意思千差万别。英语学习者查阅和记忆单词时应尽量用英英词典,如果碰到难懂的词,老师应选择学生熟悉的同义词来代替。另外,一个单词,应该掌握它的词性,用法,搭配,同近义词.这样,写句子时就信手拈来了

(二)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动力,信念和思想活动。在全民讲中文的环境下,如何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以避免中式英语?英语学习者主要通过在课堂上来练习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应充分利用好机会给学生布置口语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听和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而且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英语角活动,并邀请外教参与,让学生融入到英语环境中,练得一口标准地道的英语。

(三)增加英语知识输入

英语学习者如何避免母语干扰?如何形成英语思维方式?如何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其中的一个方式是增加英语知识的输入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诗书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应用在英语学习中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要多阅读。比如英美文学作品,经济学人等杂志,这些书籍中体现的是外国人的思维,其中包含大量的地道习语和丰富的文化背景。同时坚持听和跟读英语新闻报道比如VOA和BBC,可以在发音方面纠正中国式口语,最典型的例子,“th”θ的发音应该要咬舌,“f,v”的发音是上齿咬下唇,这些发音是中国学生忽略的,但是一说出口外国人便会听出发音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多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教师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内容来讲解。比如讲到与动物有关的英语时,老师可以扩充到动物代表的文化背景。英语学习者应多接触英语,才能形成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语感。应扩宽自己的阅读面,才会掌握外语各个领域的文化背景知识。

李文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1993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中国式中式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中国式民主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