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疗法分析

2015-02-27孙青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疗法

孙青(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关于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疗法分析

孙青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目的:分析干预疗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保证合理饮食和既有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予以科学的运动干预,于6个月后对他们的空腹血糖(FBG)等一系列代谢指标予以测定。结果:空腹血糖(FBG,mmol/L):观察组VS对照组=6.15±0.86VS7.84±1.47(P<0.05);餐后2h血糖(PBG,mmol/L):观察组VS对照组=7.84±1.31VS9.93±1.94(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icSs,mmol/L):观察组VS对照组=6.97±0.61 VS8.03±1.42(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保证合理饮食和既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科学的运动干预具有相当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病情的稳定控制。

关键词: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血糖水平分析方法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治疗作用,因而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患者普遍能够坚持药物治疗,且表现出良好的依从性,然而运动干预疗法的应用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的监督和指导,患者容易盲从,甚至采用不正确的方法,最终导致运动干预疗法难以开展或者收效甚微。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能够坚持规则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多[1]。有鉴于此,该文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和总结运动干预疗法具有的治疗效果,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ADA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7年)[2],且不存在运动禁忌症,随机分作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26例,年龄32.5~71.5岁,平均(50.3±3.2)岁,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分别为10.13±2.18、14.31±2.56、10.11±2.38(单位:mmol/L);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5例和25例,年龄33.5~70.5岁,平均(51.2±3.4)岁,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分别为10.74±2.75、14.11±2.38、10.51±3.07(单位:mmol/L)。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原用治疗方案均保持不变,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科学的运动干预,分析和比较两组6个月后的三大代谢指标,以观察和了解运动干预疗法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确切疗效。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即每周安排2节糖尿病教育课程(一般选择在下午),重点培训两大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如何观察低血糖的表现,另一个是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科学的运动干预治疗:(1)参考患者年龄、病情以及爱好等,为其选择适宜的、科学的耐力型有氧运动方式,常见的如快步走、慢跑以及爬楼梯等。(2)运动频率通常为1~2次/d,运动时间通常为30~60 min/次,一般安排在中餐后或者晚餐后1h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应避开患者生理性激素大量分泌的高峰期,另外,无论是运动前,还是运动后,均需要留置5~10 min的热身运动时间。(3)运动强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若干天的逐步适应之,最终采用患者能够适应的中等负荷的运动强度,具体而言,以最大耗氧量60%的脉率为度,通过简易法(170—年龄)进行计算[3],在运动过程中采用自测桡动脉脉搏的方法,当脉率增加至相应要求之后继续运动15~30 min即可。(4)最佳的运动状态。患者运动锻炼之后,自觉精神状态以及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不容易感到疲劳,不仅如此,还有再次运动的欲望。(5)运动时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所有患者不仅要随身携带饼干之类的食物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同时还应准备一个糖尿病日记本,以便随时记录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自我感觉以及心率变化等信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头晕以及出冷汗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则需要马上停止运动,选择就地休息,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就医。

1.3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共计三个,分别是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运动干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BG、PBG、HbAic比较(mmol/L)

2 结果

由表1可知,经过6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BG、PBG、HbAic水平更为理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运动干预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和科学用药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不间断地运动干预治疗,有助于病情控制和改善,由此可见,运动干预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一定的治疗作用。与此同时,进行一段时间的运动干预疗法治疗之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以及血压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运动干预疗法的机理可能是:(1)长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内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能够提高肌肉对糖的摄取、氧化以及利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提高患者机体对游离脂肪酸的有效利用,降低甘油三脂以及胆固醇水平,提高脂蛋白酶的生物活性。(3)改善患者的血凝机制,强化心脏和肺部功能,降低体重,削弱甚至消除应激反应,优化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等。

由研究结果可知,经过6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BG、PBG、HbAic水平更为理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运动干预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另外,随着各项代谢指标的逐渐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实际用药量慢慢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明显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划萍,陆大江.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踏车运动干预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1):1982-1983.

[2]史波英,张明君,吴静雅,等.2型糖尿病社区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35):4079-4081.

[3]黄雪兰.饮食与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1(34):90-92.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016-02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空腹喝水
空腹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