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击项目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运动治疗方案研究①

2015-02-27袁军发湖北省体育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湖北武汉430073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伤病射击颈椎

袁军发(湖北省体育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3)

射击项目常见运动损伤成因及运动治疗方案研究①

袁军发
(湖北省体育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射击运动是静力运动项目,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规定姿势训练之后,如果不经过科学性恢复训练,极易造成劳损性骨骼肌肉损伤。该文针对射击项目中气手枪和慢射、手枪速射、气步枪、步枪卧射等项目分别从专项动作特点、临床常见项目伤病症状、常见受累肌肉、常见受累关节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科学的恢复性运动治疗方案,预防运动员伤病发生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文中最后从科学化训练角度对射击项目专项训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射击伤病恢复预防

射击运动是我国的重点和优势项目,射击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要求动作集中性、协调性与精准性都较高,是静力性小肌肉群精细配合的专项运动,运动中肌肉基本处于等长收缩状态,随着肌肉收缩的时间延长,负荷逐渐加大。由于基础训练开始年龄小,专项训练时间长,且需保持某种特殊体位为特点,长期保持某种体位,使得射击运动员特殊部位损伤频发,伤病以劳损性病变居多,产生慢性疲劳性损伤(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进一步造成局部肌群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至于形成筋膜炎(环枕筋膜炎,颈肩肌筋膜炎等),椎间盘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椎间盘突出,),关节紊乱失稳(颈椎病等),骨质增生等疾病。伤病一旦形成,治疗过程和恢复过程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发挥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中医学著名专著《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指的就是要有提前预防疾病的意识,不要等到疾病已经形成再去治疗,所以掌握伤病的特点和原因,做好伤病预防比伤病发生后再去治疗更加重要。

1 射击项目动作特点及损伤情况分析

不同射击子项,其损伤重点部位有所不同,下面分别予以解析。

1.1气手枪、慢射项目

专项动作特点:腰椎向前微凸并保持较长时间,头向右偏转,右臂运枪,右侧肩关节外展位手臂平举、并维持保持平举动作稳定不变约10 s左右。

临床常见项目伤病症状:颈椎不适,落枕反复发生,运动中突发颈部活动受限,腰部疼痛。

表1 射击运动员常见伤病情况

病情损伤分析:由于头部单向、多次向右偏转,造成双侧颈部肌肉收缩功能单一反复、左右相对运动不对称,颈椎关节单一向右旋转,颈椎各小关节运动范围特殊,造成颈椎肌肉群和小关节功能失调并至损伤。由于腰椎长时间处于前凸后伸,长时间站立,第五腰椎和骶椎之间承受较大负荷,椎间盘较易出现损伤。

1.2速射项目

专项动作特点:身体直立,右侧肩部及手臂、背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头向右偏转,右臂运枪,右侧肩关节外展位手臂平举、并维持保持平举动作稳定不变约3~8 s。

临床常见项目伤病症状:颈椎不适,肩部偶发活动受限,右侧背腰部疼痛。

病情损伤分析:由于头部单向、多次向右偏转,造成双侧颈部肌肉收缩功能单一反复、左右相对运动不对称,颈椎关节单一向右旋转,颈椎各小关节运动范围特殊,造成颈椎肌肉群和小关节功能失调并至损伤。由于右侧肩部及手臂、背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右侧斜方肌、背阔肌反复多次处于紧张状态,肌肉疲劳受损,造成慢性劳损性病变。

1.3气步枪项目

专项动作特点:腰椎向左前微凸,髋关节向左前方平移,并保持较长时间,左臂贴于身体左侧屈肘关节、左手托枪承重,头向右偏移并向左旋转,右肩关节成半外展平举位并做内收并稍向前方向用力保持、右臂弯曲抬升,并维持保持动作稳定不变较长时间。

临床常见项目伤病症状:颈椎、肩背部不适,腰痛,训练后腰部疼痛加剧。

病情损伤分析:由于头部单向、多次向右偏移并向左旋转,造

成双侧颈部肌肉收缩功能单一反复、左右相对运动不对称,颈椎关节单一平移、旋转,颈椎各小关节运动范围特殊,造成颈椎肌肉群和小关节功能失调并至损伤。左侧肩关节承重托枪(导致肩胛提肌、斜方肌上部受累紧张),并内收外旋(导致小圆肌、大圆肌紧张受累),造成肌肉疲劳损伤。右肩关节成半外展平举位并做内收方向用力保持、右臂弯曲抬升,并维持保持动作稳定不变较长时间,导致右侧斜方肌、右侧菱形肌被长时间并反复拉伸而出现疲劳损伤。由于腰椎长时间处于向左前凸并脊柱向左旋转,长时间站立,脊柱关节处于旋转保持并承受负荷出现小关节失稳而发生脊柱侧弯,双侧竖脊肌受力及伸展不平衡而出现疲劳损伤,第五腰椎和骶椎之间承受较大负荷,椎间盘较易出现损伤。

1.4步枪卧射项目

专项动作特点:腰椎向前微凸并保持较长时间,左肩关节外展上举,左侧屈肘关节屈曲、左手托枪承重,头后仰、,向右偏移并向左旋转,右肩关节成做内收方向并稍向前用力保持,并维持保持动作稳定不变较长时间。

临床常见项目伤病症状:颈椎、左肩关节疼痛不适,腰痛,训练后腰部疼痛加剧。

病情损伤分析:由于头部后仰单向、多次向右偏移并向左旋转或保持此姿势较长时间,造成双侧颈项部肌肉收缩功能单一反复、左右相对运动不对称,颈椎关节单一平移、旋转,颈椎各小关节运动范围特殊,造成颈椎肌肉群和小关节功能失调并至损伤。左肩关节外展上举,前臂外旋,造成左侧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小圆肌、大圆肌等肌肉被拉伸并紧张受累,出现肌肉疲劳损伤。由于腰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腰椎长时间处于向前凸状态,第五腰椎和骶椎之间出现前后方向单向平移趋势,竖脊肌下段和第五腰椎及骶椎之间关节承受较大负荷,竖脊肌下段和第五腰椎及骶椎之间椎间盘较易出现损伤。

综上所述,由于射击运动各个子项目的技术动作不同,身体姿势不同,受损伤的肌肉、关节也有区别;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虽有相似之处,而实际受损伤的肌肉、关节和痛点分布有所不同,详见表1。

2 运动治疗方案

2.1原则

改善常见受损伤部位的肌肉、肌群的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缓解或消失,促进受损伤肌肉的恢复。

2.2方法手段

适度运动和拉伸。对相关肌肉采取全身性热身运动和相关肌肉针对性锻炼,针对性拉伸。

(1)全身性热身有氧锻炼:慢快跑交替跑,或快走、跳健身操等均可,时间控制45~60 min,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目的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损伤。

(2)相关肌肉和部位针对性锻炼拉伸的具体方法如下。

颈部肌群:颈椎屈伸运动和向前拉伸。端坐或站立位,肩部放松,以鼻尖为意想中心,想前下方45度角方向,头部向前下探伸,然后鼻尖由前下向前上方做缓慢往返运动,往返一遍为1次,10次为一组,根据伤病情况酌情安排组数,至稍觉疲劳为止。

斜方肌及菱形肌肌群:肌群向后收缩和向外展拉伸。端坐或站立位,肩部放松,屈双肘,以肘尖为意想中心,扩胸、双肘尖向后运动至极限,头后仰至极限,肩胛骨内收,停留并完成一次呼吸;然后双肘尖向前运动至胸腹部前极限,头向前低至极限,停留并完成一次呼吸;如此反复一遍为一次,10次为一组,根据伤病情况酌情安排组数,至稍觉疲劳为止。

肩胛提肌,小圆肌、大圆肌,三角肌,及颈肩部颈膜:自然站立位,双脚距离略同肩宽,双臂外展平伸,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拇指外展至90度或以上;左手臂上抬约45度,头下低,以后枕部贴左上臂内后侧,同时右手掌向前下、后翻转至掌心向上,拇指向后,意想左右手分别向左右伸展牵拉,停留并完成一次呼吸;然后恢复开始姿势,反方向右臂抬起,动作类同。如此反复一遍为一次,10次为一组,根据伤病情况酌情安排组数,至稍觉疲劳为止。

斜方肌下部、竖脊肌肌群:自然站立位,双脚距离略同肩宽,左手背贴于后腰右侧,腰前屈至90度左右,右手臂前伸平举,上臂贴右耳,右手前伸向左前方约10点钟方向,停留并完成一次呼吸;然后恢复开始姿势,反方向右手背贴于后腰左侧,动作类同。如此反复一遍为一次,10次为一组,根据伤病情况酌情安排组数,至稍觉疲劳为止。

竖脊肌及腰椎小关节调整防损伤动作:仰卧位,屈双膝双髋,双膝关节并拢,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床面作为支撑,然后双膝关节并拢向左侧偏转至贴近床面,停留并完成一次呼吸;然后方向偏转至右侧贴近床面,停留并完成一次呼吸;如此反复一遍为一次,10次为一组,根据伤病情况酌情安排组数,至稍觉疲劳为止。

3 小结及建议

3.1针对不同子项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有的放矢安排训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射击各子项有其各性的损伤特点,教练员应根据不同子项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训练和恢复方法。

3.2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指导,提高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指导训练的教练员、参加训练的运动员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缺乏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基本认识,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处理方法,不懂得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或是对自己来处理损伤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发生损伤后不能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导致失去了对损伤的前期治疗关键时期。

加强对运动员损伤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做运动损伤教学时,结合实际,让运动员学会处理损伤的程序,提高运动员的防范意识和动手处理损伤能力。引导运动员正确的处理负荷与恢复,损伤与预防等关系。

3.3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不仅因为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而且体能训练还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体能训练能够有效的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时要注意遵守体能训练基本的要求,要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安排射击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时要注重发展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同时预防伤病,促进消除疲劳,并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的发展。

3.4高度重视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通过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可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

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肉力量,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应,体温升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同时,体温升高还可以使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增加,从而预防运动损伤;准备活动还可以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做好准备活动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器官的调节,使技术动作更准确、协调、灵敏。

准备活动的内容、运动量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个人身体功能状况以及气象条件等情况合理安排;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既要做一般的准备活动,又要做与正式运动相关的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活动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做到身体发热、微出汗即可,冬天运动量可大些,在运动间歇时间过长或教学训练课中进行专项训练时,都应做准备活动。

3.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预防过度疲劳的出现

在竞技健美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通常加大运动负荷的量度。运动员在承受了一定的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教练员需要循序渐进的加大负荷的强度,科学安排运动量,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很大关系,对预防损伤也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朱萍.射击运动员损伤情况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9(3):28-30.

[3]范凯斌.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损伤及康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80-82.

[4]王涛.散打运动损伤的训练学致因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 (6):119一122.

[5]梁树波,梁恩炽.举重运动员伤病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5(5):30.

作者简介:①袁军发(1976—),男,武汉人,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3(a)-0010-03

猜你喜欢

伤病射击颈椎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画与理
射击运动员伤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探索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打靶训练
冰球运动员伤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