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

2015-02-26刘国栋单文来

现代金融 2015年5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贸易融资

□刘国栋 单文来

浅析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

□刘国栋 单文来

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局部地区和领域金融风险增加,实体经济压力进一步向金融体系传递,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金融转型、结构调整产生的新增风险与存量风险叠加,贸易融资风险出现了不断加大的趋势,加之内部风险控制不力,进一步增大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强风险控制已刻不容缓。

一、目前贸易融资的特点

一是功能转变。从传统的基于进出口结算项下应收、应付基础融资功能,向包含综合保值避险、资金管理、财务报表美化等增值服务功能转变。二是范围转变。从对单个企业提供融资,向为企业供应链条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环节融资转变。三是多元联动。从单纯的商业银行融资业务,向商业银行与保险、投资银行、金融租赁等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联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转变。四是对象转变。融资服务对象从服务境内进出口企业客户,向国内贸易客户、“走出去”客户延伸;从境内融资向海内外一体化贸易融资和离岸业务融资延伸。五是渠道多样。电子化发展迅速,已从柜台向电子渠道渗透,在线融资、银企直连等融资方式正在不断完善与普及。

二、贸易融资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包括客户信用风险、国家信用风险和开证行信用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是指客户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归还银行到期贷款的违约风险,客户偿付能力和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种风险的大小。如融资人虚假背景融资,挪用甚至违法使用融资资金,银行就可能因受益人经济状况转坏、清盘或破产而无法收回贷款。同样,在进口融资或授予开证授信额度业务中,如果开证行收到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单据时,企业账户却无足额资金,那么,开证银行必须对外垫付款项。

2.国家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所在国家的原因,如实行外汇管制等政策,导致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3.开证银行信用风险。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开证银行由于信誉等级较低、经营不善甚至违法而破产倒闭或被接管等,从而导致融资银行收汇困难。

(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内部审核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风险,更主要是在贸易流程中对自偿性资产失去有效控制及资金回笼的监管和控制引起的风险,如一些钢贸企业货主为了利益,与仓储企业联合进行重复质押或者空单质押,既存在企业信用风险,又使银行在贸易流程中对自偿性资产失去有效控制,也意味着操作风险的上升。

(三)汇率及利率风险。指因汇率或利率的波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目前人民币汇率由过去的单向升值发展至现在的双向波动,汇率风险明显加大;同时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由此也产生了交易风险、折算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这些风险也势必会带来银行的风险。

(四)国家、政策及监管风险。因各个国家政策的不同,以及监管的不同要求带来的风险。如果对不同国家政策法律不了解,违反国际惯例将会带来收汇的风险。同时,国内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国际、国内业务的监管,监管范围越来越广,监管对象不仅是企业,也越来越多针对银行,监管风险越来越突出。

三、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

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主要在于对自偿性的把握,必须有严密的流程控制,贸易融资中银行对现有或未来的应收账款的控制可以覆盖融资本息,这是贸易融资与流贷所不同的流程性的根本要义。贸易融资背景的真实性是风险控制的前提。要提高识别可疑交易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加强对本银行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网点的监督指导,严禁出现基层银行为完成考核指标而放松审查要求、甚至协助客户规避外汇管理规定的现象。

(一)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

1.融资前,加强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和把握,防范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行为,严格做到“四关注、两严控、一严禁”。“五关注”是指一是重点关注企业进出口业务是否与其经营范围一致,进出口额是否符合其经营能力,贸易合同和相关单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二是重点关注进出口货物或服务市场价格是否异常;三是重点关注销售周期、运输在途时间或生产加工周期、服务贸易的周期与融资期限是否匹配;四是重点关注客户贸易融资业务与海关进出口业务量是否匹配。“两严控”是指严控长期限超过企业应收账款或销售回笼期限的融资,严控关联企业间的融资,对确需办理融资的关联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一严禁”是指严禁以贸易融资名义发放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流动资金贷款。对“融资铜”、“融资矿”及仓单质押等业务要特别关注,通过多渠道确认,必要时直接查库核账。

2.融资时,严格按相关业务的操作规程办理。一是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查询客户是否列入外汇局的“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对于名录内的客户,根据分类等级,按照外管政策审核单据。对于未在名录内的客户及外汇局规定需事前登记的其他情况,需客户提交《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二是合理确定融资期限。期限必须与应收账款期限匹配,必须与企业销售回笼情况匹配;对长期限的贸易融资业务要充分关注。三是严格审核业务单据。对业务真实性、合规性存在疑问的,要求客户进一步提供佐证资料,以有效甄别是否为虚构贸易背景的融资行为;属于国家控制的特殊商品,审核客户提供出口批文、许可证等;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要求客户提供与交易相关的正本物权凭证,如不能提供正本物权凭证的,要求客户提供单据副本,并出具贸易背景真实性和未重复融资的承诺书;谨慎办理转口贸易项下的融资业务,对确需办理融资业务的转口贸易,要求客户提供提单和境外仓单等正本单据,对保税区内仓单项下业务,要求客户出具正本仓单、正本仓储协议和正本进境备案清单,并要求企业先支付再结汇,收支币种应同为本币或外币,且在同一家经营机构办理收支。

(二)加强流程操作控制。

1.要建立适应贸易融资全流程控制要求的管理机制。建立针对贸易融资的全流程管理机制,不仅需要相关人员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流程,还需要在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上给予保障。

2.建立客户风险和债项风险相结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在贸易融资风险识别和管理上,从客户和交易两个维度入手。从客户维度,主要是审查客户的基本面如经营状况、履约能力以及诚信等,客户财务报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从具体交易维度,则主要审查交易的自偿性程度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核实银行是否可以利用产品组合或结构化技术。在完成背景真实性审查后,履行好融资合同和协议的签署,放款时要对资金的用途和流向进行控制和把握,对进口项下和出货前的融资业务,严格执行受托支付规定,同时,根据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特征,加强风险跟踪监测,密切跟踪客户的资金流、货物流和单据流变化情况,动态掌握客户销售进度和上下游交易对手的资信变化,重点抓好货款回笼及融资本息的收回工作,严防企业挪用回笼资金用于其他业务或投资,间接套取银行融资资金,带来潜在风险。对货后融资,必须做好收汇资金和销售回笼资金的监管,本外币部门必须监督收汇和销售回笼资金及时归还融资,这也是贸易融资自偿性的要求。

3.贸易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均衡,应区分客户风险承担能力的不同,提供结构化程度和管理要求不同的产品。在细分客户、细分产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和服务,在稳定和扩大客户基础的同时实现风险控制和效益最大化。

4.建立涵盖前中后台的贸易融资专业化经营体系。采取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拉近前台业务营销与中台风险管理的距离,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做出快速精准的反映,同时要对整个业务过程进行直接的、全方位的控制。银行应对贸易融资客户营销、产品推荐、授信发起、授信审批、授后监控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前中后台的协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南通分行)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贸易融资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融资
融资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贸易统计
5月重要融资事件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