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在羽毛球和网球运动中的技术特点相关性分析①——以重庆文理学院在校体育专业本科生为例

2015-02-26周远丽刘中炼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5重庆市永川区涨谷初中重庆4003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杀球步法右脚

周远丽 刘中炼(.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5;.重庆市永川区涨谷初中 重庆 4003)



大学生在羽毛球和网球运动中的技术特点相关性分析①——以重庆文理学院在校体育专业本科生为例

周远丽1刘中炼2
(1.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市永川区涨谷初中重庆402103)

摘 要:网球运动与羽毛球运动同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在各个技术动作层面存在异同的地方,但是许多学校在设置实践课程时没有遵循课程之间的规律,将这两项目之间的交叉关系忽略了,并且没有完全发挥项目间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该文章针对这一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两项运动的技术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研究,以期为重庆文理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更好地了解这两项运动之间的规律,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开设这两项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球羽毛球技术相关性体育专业

针对重庆文理学院在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关于羽毛球和网球的课程设置来看,如果学了羽毛球的学生再去学习网球或者学了网球的学生再去学习羽毛球产生了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即这两项目之间的正负迁移,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可根据它们的正负迁移来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应用,从而使体育专业对这两项的课程设置更具有科学性。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重庆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在校本科生为例。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的网络文献资料、书籍、报刊等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

(2)访谈法:对专业教师和同时学习过网球与羽毛球的学生进行访问、探讨与交流。

图1 滑步

图2 交叉步

图3 正手截击步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网球与羽毛球基本步法对比分析

2.1.1网球基本步法分析

根据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观察和实践可以得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网球运动中滑步和交叉步的技术结构和特点,具体如下。

滑步:面对球网,将外侧的腿向内侧腿靠近,双腿在空中接触(也可不接触),内侧腿向所要移动的方向滑动(用前脚掌内侧蹬地),以此交替进行,然后进入准备击球状态,准备击球或击球后回位的距离较短时,多会采用滑步(图1)。

交叉步:这个步法需要身体根据来球做出快速的反应、动作、移动。当来球位置处于身体较远距离需要做出大范围跑动时,一般采用此步法(图2)。

在网球基本步法中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包括包括分腿跳步(垫步)、跨步、垫步、小碎步(调整步法),关于这些基本步法,都在于动静的结合,动是“启动”,而静是在击球前的最后一步要停住。

2.1.2根据学生羽毛球上课和训练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对他们的基本步法给予以下分析

羽毛球基本步法与网球的基本步法中的交叉步、滑步、小碎步、跳步等大致相同以外,羽毛球还包括蹬跨步,它一般用于上网击球,此步法的动作要点体现在跑动的最后一步,左脚用力蹬地呈跨步姿势,右脚跨一大步靠近击球位置。它们的大致用途都用于启动、移动、制动、和回位。

2.1.3对比分析的结果

通过对两者基本步法的对比分析研究,参考运动生理学资料,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两者之间的步法动作表象大致相同且用法相通,所以可看出,羽毛球和网球它们之间的移动步伐间存在运动技能的迁移,且技能间的迁移为正迁移。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别,羽毛球步法移动一般都是大步移动,要求快速的一两步移动到位,而网球是大小步结合。

2.2网球发球技术与羽毛球杀球技术对比分析

2.2.1网球发球技术分析

网球发球(右手持拍为例)一般采用大陆式握拍法,准备动作是双脚站在端线后,前后开立与肩同宽,侧身与网相对。右手持拍,左手持球,重心前移,左手轻托住拍颈放腰处于水平线,拍头指向前方。此时将球抛出的同时右手向后引拍,在手掌走势最高位置就是球脱手后的最佳位置,要求抛球手保持平稳、伸直的状态。将球抛在身体前上方略高,握拍手掌向后引拍时朝下,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球拍处于身后形成“挠背动作”,最后向前挥动击球。击球时,让球拍头部、手臂、身体到左脚充分伸展呈一条直线,击球后,球拍的运动轨迹随挥成弧形,在身体左侧结束。

随机抽取了20人进行该方法的教学训练,发现他们发球的特点是:第一,动作要连贯流畅的挥拍,若后引拍动作不恰当,运动的动量会因为动作不当被削弱,从而使球拍拍头的加速度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握拍手腕的灵活性、松弛及手臂的柔韧程度,会直接影响击球速度,若手腕很好地保持松弛及手臂柔韧,才能使手腕及手臂的鞭打动作起动快,加速击球。

2.2.2羽毛球杀球技术分析

羽毛球杀球技术(右手持拍为例)可分为原地杀球和起跳腾起杀球,这两种杀球方式都是通过手对羽毛球球拍的控制从准备姿势到击球概括为:左手自然上举,与右手持拍手保持平衡协调,抬头盯球,右手持拍屈肘,立于体侧。膝关节微屈的同时重心下降,持拍手臂向后引拍,上身伸展,收腹用力。腰腹用力依次带动大臂、小臂、手腕。击球时用力挥拍,在球的尽量高的位置上斜压下去,呈鞭打动作。

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分析研究,网球发球技术与羽毛球杀球技术之间的相似程度比较大,在上肢和下肢动作顺序和动作细节上都有共同的要点存在且动作环节基本相似,都是自高处向下方用力击球,使球快速的以直线的飞行轨迹奔向对方场地地面。以学生的亲身实践分析,得出两项之间的技术有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因此,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利用他们之间的正迁移原理,原有技术会对新技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4 正手搓球步法

图5 反手截击步法

图6 反手搓球步法

2.3网球正手截击步法与羽毛球正手搓球步法对比分析

2.3.1网球正手截击步法分析(图3)

正手截击球的脚下步法:在击球时,左脚向右前上方跨步。

正手截击步法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朝向身体的来球,要迅速移动脚下重心,利用快速转移的方法侧身避开来球进行截击;第二种是来球的方向就是处于右前方的位置,此时可运用正手击球的步法,向左前方侧身跨出一步迎击来球;第三种是采用交叉步快速移动到位的方法,即左脚跨到右前方的位置,利用小跨步来处理一些距离身体位置稍远的来球。

2.3.2羽毛球正手搓球步法分析(图4)

正手搓球可用步法有几种,分别为:第一种蹬跨步上网步法,即侧身对右边网前,正手握拍,若来球位于正手位置,搓球时,此步法是起动后左腿后蹬,接着向右侧身并且右脚朝球的位置跨出一大步击球;第二种两步蹬跨上网步法,即第一步右脚向迈一步向击球位置靠近,第二步是左脚跟进落地后用力后蹬的同时侧身让右脚跨出一大步靠近球的位置进行击球;第三种交叉蹬跨上网步法,此步法在搓球时只能用于正手,即启动后,右脚垫一步靠近击球位置,然后,左脚往右脚再迈一步呈后交叉,左脚一落地后立刻用力后蹬,向右侧身的同时将右脚朝球的位置跨出一大步(图4)。

2.3.3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对两者的对比分析研究,虽然网球正手截击球步法和羽毛球正手搓球步法从动作方法上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主要技术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观看比赛的方法,发现网球正手截击时,比赛者在脚下最后一步上步时是左脚,而羽毛球搓球正手最后一步右脚上步。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综合判断,网球正手截击球技术和羽毛球正手搓球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运动技能负迁移,因此,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应注意动作细节要点,尽量规避原有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的技术。

2.1.2 科学的种植方式 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给害虫提供大量的营养,促进其繁殖传播,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导致有机农业产量下降。需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充分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相应改变种植环境,切断害虫的食物来源,使其无法在农作物种植中继续生长繁衍。

2.4网球反手截击步法与羽毛球反手搓球步法对比分析

2.4.1网球反手截击步法(图5)

反手截击球的脚下步法:在击球时,右脚向前跨一步,正好处于左脚上方。

反手截击步法与正手截击步法同样分为以上3种情况,方法同理,只是左右脚相反运动。

2.4.2羽毛球反手搓球步法(图6)

反手搓球可采用以下几种步法:第一种采用蹬跨步上网步法,即侧身对右边网前,正手握拍,若来球位于反手位置,搓球时,此步法是起动后左腿后蹬,接着向反手位置侧身,右脚球跨出一大步靠近击球位置;第二种交叉蹬跨上网步法,此步法是当来球位于身体前方距离较远位置时使用,即启动后,右脚第一步朝球的位置垫步,左脚向前跟进再迈一步,然后紧接着左脚后蹬,向右侧身朝球的位置跨出一大步,并用正手搓球。反手搓球稍向左转身,向左前场跨步并用反手搓球即可(图6)。

2.4.3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对两者的核心细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网球反手截击球技术与羽毛球反手搓球技术的动作环节和动作细节存在差异,而且从整理出的资料中可看出羽毛球搓球时,最后一步都在右脚在前,可以得出两者之间没有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并且网球专业学生在学习羽毛球反手搓球时比羽毛球专业学生在学习网球反手截击时更容易上手,这说明这两项技能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因此网球反手截击球技术与羽毛球的反手搓球技术的学习有运动技能的负迁移。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网球步法与羽毛球步法大致相似,两者间相互产生积极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可相互变通运用。

(2)网球发球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环节基本相似,若学习了网球发球后再学习羽毛球杀球技术更加容易上手,产生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

(3)网球正反手截击步法与羽毛球正反手搓球步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要适时区分,不要混淆,避免产生消极影响。

3.2建议

(1)以学生为本,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安排这两项目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可以先学网球再学羽毛球,或者反之;可以同时学习,但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安排和手段的合理运用,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能够发挥运动技能中的正迁移。

(2)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各种运动技能,使技能正迁移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被获取,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将两项运动技术容易产生正迁移的环节相衔接起来,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3)优化和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利用正确的示范动作及语言提示让学生感受到运动正迁移的存在,促进学生更好地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路俊艳,郭孝平.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74-77.

[2]苏娟.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开设开发的教学实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80-84.

[3]佩特.肖尔.网球从入门到实战[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唐小林.网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5]彭美丽.羽毛球技巧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林建成.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7]邓跃宁.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7):80-83.

[8]龚亮华.网球与羽毛球技术动作相互迁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9]毕于伟.运动技能迁移在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中理论与实践的探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0]武东海,尚瑞花,谈丰田.网球与羽毛球之间的技术迁移[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9(51):151-152.

[11]叶生爱.羽毛球后场扣杀球技术分析[J].训练与竞赛,2010(3):20-21.

[12]陈金刚.羽毛球步法技术教学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09,29 (2):131-132.

[13]刘中玉.网球发球技术特征及练习方法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08,25(2):75-77.

[14]郑华.浅谈网球发球技术[J].山西体育科技,2006,26(2):12-14.

[15]肖杰.王晨后场头顶杀直线球[J].羽毛球专刊,2007(3):50-51.

作者简介:①周远丽(1992,12—),女,汉,重庆人,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5(a)-0073-03

猜你喜欢

杀球步法右脚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先左脚,再右脚(下)
先左脚,再右脚(上)
判断:沙滩上的脚印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