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茶叶绿色增产实施方案

2015-02-23朱永胜

茶业通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茶园茶叶标准化

摘要:池州市近期制定了茶叶绿色增产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以“绿色、增产、增效”理念为基本思路;以品牌化发展、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等为主要目标;完成茶园改造升级、实现茶叶绿色生产等目标。主推广无性系良种、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示范引领、加大投入力度等保障措施,达到方案预定效果。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6-5768(2015)03-0103-02

〔收稿日期〕2015-08-07

池州作为安徽省五大重点产茶市之一,茶叶是池州出口创汇的拳头农产品。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探索茶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制定茶叶绿色增产实施方案。

1 总体要求

1.1 基本思路

围绕“九华佛茶、祁门红茶”两大主导品牌,牢固树立“绿色、增产、增效”理念,以茶叶绿色增长、茶农稳步增收、财税持续增长为目标,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稳定面积,提高产能,提升质量,增进效益,着力促进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重落实新建茶园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茶叶生产绿色化(不施化肥和不打农药)、茶园作业机械化、茶叶加工节能清洁标准化、品牌推介效益最大化,促进全市茶叶品质单产提升、茶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1.2 主要目标

以九华佛茶和祁门红茶品牌为引领,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夏秋茶开发;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推进绿色高效茶园、机采茶园建设和低产茶园、老茶园改造;强化绿色防控和茶叶质量安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推动茶产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网络化营销模式,利用农展平台、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以开发茶多功能性为方向,引导茶叶生产、精深加工、茶文化、茶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力争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2万hm 2,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达8000hm 2;茶叶产量达1.5万t,一产产值达15亿元;茶叶绿色生产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比例达到100%,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100%),茶园科学施肥和安全用药;茶园作业机械化达100%;改造和新建节能清洁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00座;加大品牌宣传,使九华佛茶、祁门红茶市场占有率提高1%。

1.3 主要任务

(1) 茶园改造升级行动稳定现有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使出圃率达1亿株苗以上,以东至茶树良种场良种繁育基地为龙头,推动贵池、石台、青阳等地良种苗圃基地建设,使全市无性系良种茶苗出圃率达1亿株。全市每年新建及改造无性系良种茶园666.67hm 2,在宜茶的重点乡镇,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高效茶园,改造一老二稀三分散茶园,夯实茶园基础。

(2)茶叶绿色生产行动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发挥茶叶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美好乡村示范村为平台,每年创建30个茶叶绿色生产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市茶叶绿色生产。

(3)茶叶机械化推进行动按照技术先进、科学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原则,不断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大力普及茶园机修、机剪、机耕、机采技术,茶园作业比率达到80%以上。鼓励企业新建及改造茶叶节能型、清洁化、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能耗,确保节能高效、清洁卫生。

(4)品牌效益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势,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开展订单生产、土地流转、领办合作社、构建产业联合体等方式,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茶叶原料生产基地;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保障加工原料需求,促进茶农增收;加大夏秋茶开发力度,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茶叶品牌营销推介,推进“九华佛茶”品牌整合,开发以物联网、乡村旅游、实地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产品,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知名品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 主推技术

(1) 推广无性系良种坚持需求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生态循环利用。

(2)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实行精准施肥。扩大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

(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茶树病虫发生危害。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4) 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合理密植技术,标准化行距,构建合理群体便于机械操作。

(5) 推广茶园作业机械化技术

(6) 推广茶叶加工节能清洁标准化技术

3 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

市农委成立茶业绿色增长行动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加强茶业绿色增长行动的指挥协调和指导服务。与财政、农机、科研、教学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茶叶绿色增长行动的合力。各县区要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责任和任务落实。适时开展督查指导、现场观摩等活动,纵深推进绿色增长行动。

3.2注重示范引领

按照布局合理、集中连片、规模推进、交通便利的原则,整合资源要素,层层开展茶业绿色增长创建活动,打造绿色增效的先行区。示范创建实行分级登记备案制度,做到“五有”,即:有示范标志、有创建方案、有责任主体、有扶持政策、有管理台帐,切实提升茶业绿色增长创建水平,真正发挥绿色增长示范典型的宣传、辐射和带动作用。

3.3加大投入力度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茶叶生产加工新型主体的贷款扶持和绿色增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力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资金,优先支持茶叶绿色增长行动。产茶县(区)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茶叶绿色增产行动的支持。

3.4推进改革创新

鼓励企业走产业联合的路子,以茶为媒,发展休闲农业。引进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时时监控农业发展动态。拓宽企业融资模式,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5强化科技服务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攻关研究、巡回指导和咨询服务完善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提升公益性服务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体经济主体,强化绿色防控和节肥节药节水等绿色增产关键技术培训。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模式,开展农机作业、科技、植保、水利、农资供应、产品购销等专业化服务,鼓励全程社会化服务。

(责任编辑:蒋文倩)

猜你喜欢

茶园茶叶标准化
《茶叶通讯》简介
标准化简述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