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陶瓷灯具设计

2015-02-23涂彦珣余雅洁景德镇陶瓷学院33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灯柱灯饰油灯

涂彦珣 余雅洁 (景德镇陶瓷学院 333000)

小议陶瓷灯具设计

涂彦珣 余雅洁 (景德镇陶瓷学院 333000)

设计眼光与手法会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现今时代人们对于设计的要求开始放眼于有机与自然形态上。人需要从物质世界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到自然的世界上寻求精神的放松。文章从陶瓷灯具的自然美入手,延展到陶瓷灯具的形态设计。如何运用陶瓷材质的轻薄和柔美感来结合自然美学设计出有形态自然的陶瓷灯具,中国古代青瓷作品为先例,为正在学习的陶瓷灯具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灯具;有机形态;陶瓷灯具;陶瓷设计

灯具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美感。其主要的功用就是照明,现代灯具作为主要照明工具在人的工作,家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不伤害人类眼部健康的照明是合理的照明。如今照明灯具市场的产品千变万化,令人眼花聊乱。尤其家用装饰中挑选灯具的标准,美学和人机关系开始进入首要位置。色彩美,材料美,形态美的灯具更能让消费者更加满意。

一、中国古代陶瓷灯具设计概述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陶瓷生产蓬勃发展的一个年代,也是一个历史情况特殊的年代,自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与士族地主纷纷南迁躲避战乱,江南人口激增继而带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开始繁荣,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出现了建康,京口,成都,襄阳等繁华的城市,这些因素为手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包括了制瓷业从东汉晚期以来的一次发展高峰。在东南沿海的江浙闽赣都有瓷窑的分布,生产有当地特色的陶瓷制品,瓷窑可谓是遍地开花。

浙江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我国陶瓷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历史追溯,早在东汉时期,慈溪,宁波,上虞等地都有建造瓷窑,这些瓷窑成功烧制出青瓷与黑瓷,六朝时期窑厂分布在浙江东北部,中东部广大地区,分别属于早期越窑,瓯窑,婺州窑和德清窑并形成了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制瓷系统。越窑是当时浙江地区窑系中最为人熟知,具有鲜明特点,产量较大分布最广,质量最高的窑厂。(图1)

西晋时期是青瓷的大发展阶段,它迅速取代了其他质地的产品,成为日常生活的普遍用具。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墓葬中青瓷的数量此时大大增加,成为主要的随葬用品。在整个六朝时期,青瓷的制作水平,从釉的青绿色泽和胎的质地;成型技术和烧制工艺,都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变化的只是它的器物种类,装饰技法和装饰题材。由于它的美观实用,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种新出现的材质,迅速成为体现当时社会风尚的新载体,由于族类相似,外界一般大体的把青瓷归为一个大类,殊不知,其实不同地方烧制的青瓷各有各的特色。

以鸟柱盏(图2)为例,顾名思义,它是在碗内有一立柱,上塑有小鸟的灯盏。鸟的形状成展翅飞翔状。有两种形制,一种是用小盏的形式。一种是小盏下有托盘。陶制灯具在中国古代使用相当普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古代陶瓷灯具最主要的形式是油灯,油灯是我国出现时代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灯。

油灯中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凝固点较低的动物油脂,二是植物油,三是溶化后呈膏状的蜡。油灯必须有承装这些液态的具有流动性的灯盘,灯盘设计成有口沿的碗状或筒状。所以在陶瓷油灯的历史变迁中,灯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结构。油灯设计的变化在于灯座和灯柱,受使用方法与审美情趣的影响,产生出不同的形式。青瓷油灯与青桐灯具在造型上有着明显的不同,青瓷灯具以瓷土为原料,成型手法一般为拉坯轮制成型,所以青瓷灯具造型简单,小巧而实用性强。青瓷灯具一般灯柱为中空,上细下粗连接灯盘与底座。灯柱约15-30厘米高,在此基础上,一些灯具的底座再加三兽蹄足,但灯柱的高度相对缩短。有的底座加大,灯柱作动物形或覆莲形,上承灯盘。到了南北朝,青瓷灯具的造型较前朝略有简化,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生产瓷灯的历史略早,北方地区在北魏时才有瓷器的烧制,所以北朝的瓷灯发现较少。南方青瓷灯具装饰崇尚俭朴,多见莲花纹,装饰手法使用弦纹和褐色点彩。南北朝时期照明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蜡烛的使用开始逐步推广开来,影响到了这个时期的灯具造型,出现了插蜡烛的烛台。实际上蜡烛至少在东汉晚期已用于照明,但是在汉代,使用蜡烛并不是那么普及,因而汉代烛台发现比较少。蜡烛的普遍使用是在晋代以后南北朝时了,与油灯一道使用直到近现代,时间长达两千年。

二、现代陶瓷灯具设计的特征演变

随着时代的演变,千年时光过去,古代的灯是以烛火,灯油直接使用“火”进行照明的,而今天的灯具多以电力为能源。

使用油灯或者是烛火,光线是非常微弱分散的,所以不需要外罩附着在灯具外部,而燃烧度较小,几乎不产生油烟异味,所以古代灯具多使用底座-柱-灯盘这种敞开式结构的类型。现代陶瓷灯具陶瓷从主要材料变成了辅助材料,主要是用于灯罩,从使用到美观的一个过渡,再说电灯照射光线较强较为集中,如果没有陶瓷外罩缓和的漫反射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所以,在陶瓷灯具发展中,陶瓷由“主材”逐渐退居“辅料”(因为有其他的金属,塑料等材料作为灯具主要载体),又充分的利用了陶瓷柔和轻薄的特质,延展了陶瓷材料的功能,单一性变为多重性。

陶瓷灯具不仅是因为强调照明的合理与有效,更多是考虑关怀灯具使用者,灯泡被陶瓷灯罩覆盖,无论从何种角都都避免人眼直接接触光源,避免眩光刺激人眼,起到护眼作用。陶瓷灯罩很好的反射了光线,经一次或者多次反射,光线变得均匀柔和。相比普通乳白色玻璃灯罩,陶瓷灯罩在灯体内部分割光鲜,减弱了灯罩边沿的亮度,在辅助材料上,陶瓷灯具不仅仅与早期使用的不锈钢、黄铜、漆质结合,甚至到了纸、合成绸等品种,造型更为美观,灵动,多变。

在现代住宅区、商业区,交通要道上都能看到风格不尽相同的灯,例如在景德镇随处可见使用陶瓷灯柱的路灯,似乎是从细节入手凸显出景德镇的特色,但设计者缺少对灯光,环境协调性的考虑,例如有时候会看到北欧风格的灯与中国红灯笼会摆放在一起。

景德镇陶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所以,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用陶瓷所制作的陶瓷灯具也是景德镇陶瓷设计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环,

三、现代陶瓷灯具设计的美学价值

1.追求造型的美感

陶瓷灯具造型大致分为三种:仿古,创新,实用。然而这三种每种都会有细微的变化。在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中,有些灯饰的支柱,灯体就参考了植物的生长形态,整个灯饰看起来就像一株会发光的植物,生长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和空间看起来更加协调,温暖,自然。使得人与自然的联系更加密切。

2.追求色彩的美感

灯具的色彩要与整个居住环境的色彩和谐。灯具本身具有发光功能,其发光的色彩是衡量一个灯具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色彩方面如果使灯饰融入大自然中的色彩,也可从大自然的动、植物的色彩中取得灵感。最典型的是白色,白色在大自然中的颜色比较多,因为在自然界,有白色的花,白色的动物,也有白色的冰雪,这些都是具有自然美的事物,所以在灯光的使用中是最多的,自然偏黄色的白色会给人一种安静温暖之感。都可以应用在灯具的色彩设计上来,白玉一般的陶瓷灯也是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图3)

3.追求风格的独特

根据艺术欣赏审美情趣和居住环境的装饰来选择相应的灯具,近年来观赏性和趣味性兼具有机形态的陶瓷灯具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有机形态相对无机而言更具有自然美,依照现代人的审美,这样的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灯具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喜欢,融入有机语言的灯具将更有和谐,舒畅,古朴之感。

陶瓷灯饰不能忽略的一点是精巧的结构和奇特的材料,并要利用陶瓷的轻巧薄质,胎体柔和,透光性强,开发新的市场,同时师法自然,道法自然,领悟到自然界的妙处,提出更多构思与想法,为设计探索拓宽更多更高更广泛的思路,从而创造更有设计感,具有有机自然形态的陶瓷灯饰,为人类创造更加精美更加丰富的灯饰。

[1]杨永善.说陶论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2]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陈建庭.关于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7(10).

[4]刘雅丽,贾黎威.浅谈陶瓷材质的内蕴美[J].景德镇陶瓷,2008(3).

猜你喜欢

灯柱灯饰油灯
欢迎提问
日本红绿灯突然倒塌,元凶是狗尿
为什么要说“加油”
天空之城
风中的灯盏
2020斯德哥尔摩家具与灯饰展
连接天地的灯柱
Barovier&Toso灯饰殿堂
纸糊地球仪
◎朱德冬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