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的语义及古小说的说理特征

2015-02-21张乡里

关键词:语义

张乡里

(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550025)

“说”的语义及古小说的说理特征

张乡里

(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550025)

摘要:在“小说”一词中,“小”指形式的短小与内容方面的琐碎,而“说”则主要是解释、解说的意思。通过对“说”与“语”、“俗说”与“俚语”等词的比较,可以印证这一看法。在对以“说”命名的作品及其文本的分析来看,“说”所蕴含的解释之义限定了以其命名的文字以解说、说明为主。而从古小说作品来看,《青史子》《伊尹说》《殷芸小说》等都具有鲜明的说理色彩。

关键词:说;语义;古小说;说理特征

关于“小说”一词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与此相应的是小说概念的混乱,古小说①尤其如此。从语义学角度来看,对其中“小”的所指一般争议不大:或认为是小道,或认为是形式短小的“丛残小语”,都与其微小的意义相符。关于“说”的所指,则分歧较大。那么“说”所指为何?“小说”所指又为何呢?我们可以从“说”的语义、由“说”命名的作品、具体的小说作品内容等出发,来探讨“小说”一词的所指及其特征。

一、“说”的语义分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云:“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1]93说,主要指的是解释、解说的意思,且《说文解字》的书名中,“说”字也是解释、说明的意思。

古人在使用“说”这个词的时候,一般所指的都是解释、解说的意义。如班固在《汉书·朱买臣传》中记朱“说《春秋》,言楚辞”,说《春秋》,即是解说、阐释《春秋》经;另《汉书·艺文志》有“说五经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儒林传》赞中有“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等。这些“说”指的都是对经书的解说、解释。

扬雄在《法言》中亦云:“一閧之市不胜异意焉,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2]此处的“说”,仍是解说、阐释之意。“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说的是人们在解释典籍时,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王充的《论衡·书解篇》中,有“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3]432的说法,将“说”与“作”相对而言,将儒生分为从事创作活动的“文儒”和解说经义的“世儒”。此处的“说”字,与创作相对而言,仍然是解释、阐释的意思。在《论衡·正说篇》中,还有“说五经”“说《尚书》”“说《春秋》”“说《易》”“说《论语》”[3]425-431等词语,其中的“说”字同样指的是解说或说明之意。在《隋书·经籍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用法,如“(汉儒)言五经者,皆凭谶为说”,“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4],这些“说”指对五经及儒家微言大义的解说等,都是解说、注释之意。

当然,“说”并不专指说经或说儒家作品,其他诸子亦有说。班固在《汉书·刘歆传》中还记汉哀帝命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经义,但博士们不肯置对之事:“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曰:‘……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5]1967-1969此处“传说”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民间传说,而是诸子学说,是阐释自己思想和学说的书籍。不仅诸子有说,庸人亦有说。《汉书·东方朔传》赞云:“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颂说,故今后世多传闻者。”[5]2873此处,将“持论”与“颂说”相对而言,“不能持论”,就是没有建立自己的学说体系,没有自成一家的思想; “喜为庸人颂说”,指喜欢给平民百姓解释问题、说明现象。“说”仍是解释、说明之意。

通过对“说”和“语”的语义和使用情况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说”的解释、说明之含义。《说文解字》云:“语,论也。”段玉裁注:“语者,御也。如毛说,一人论辩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1]89可见,“语”重议论,不论是一人论辩是非或与人相答问辩难,都是这样;而“说”则重解释。它们在具体文献中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明晰其意义的不同。《后汉书·冯豹传》记:“乡里为之语曰:道德彬彬冯仲文。”[6]1004《后汉书·雷义传》记:“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6]2688《三国志·吕布传》注引《曹瞒传》云:“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7]这些“语”都是在民间流传的对人物的品评和议论,是根据某人的事迹、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表现给予一个概括。《抱朴子·外篇·审举》记:“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8]也是对当时察举制弊端的讽刺性概括。在《风俗通义》中,我们还看到很多俚语,如“狐欲渡河,无柰尾何”[9]124,“妇死腹悲,唯身知之”[9]142等。这些俚语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谚语,是对某一类现象的概括和总结。

而“说”字则偏重于解释、说明,和“语”的议论与概括不同,在具体语境中也呈现出和“语”截然不同的意义与风格。在《风俗通义》中有很多“俗说”,它们不是像“俚语”那样的概括和议论,而是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是说理性质的内容。如“俗说:鸡鸣将旦,为人起居;门亦昏闭晨开,扞难守固;礼贵报功,故门户用鸡也”[9]374。它其实是解释了避邪禳灾巫术中的一种:杀鸡著门户以避邪。古人以为雄鸡报晓,则百鬼伏匿,不再出来为害。而人在听到鸡叫之后,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故鸡的功劳很大。这则俗说是在解释习俗背后的原因。这种在本质上非常接近小说的“俗说”并不是用来说故事的,它更倾向于说理,或者可以说是承载某种知识的载体,而不是用来娱乐的叙事。

二、以“说”命名的作品及其文体分析

古人有很多以“说”为名的作品,都是以说理为主。如在《韩非子》一书中,就有很多以“说”名篇的,如《说难》《说林》《内储说》《外储说》《说疑》《八说》等。其中《说难》讲对人主进说的困难,“说”指的是游说,当然以说理为主;《说疑》则是解说五种应该被明主所怀疑的臣子;《八说》是说明“不弃”“仁人”“君子”“得民”等世俗观念违背了法家所提倡的功利主义原则,辨析这八种观念将导致个人的私誉及国家的危乱,也重在解说道理。但是在《说林》《内储说》和《外储说》中,说理的色彩不那么明显,因为其中有大量的故事,以致有人认为《说林》就是故事之林、小说之林。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索隐”就说:“《说林》者,广说诸事,其多若林,故曰‘说林’也。”[10]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故事只是韩非子为说理所准备的论据,是作为说理的一个附属物而存在的。韩非只是通过这些故事来更形象、细致地阐明某一道理。所以这些故事的出现并不纯粹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表达对这些事件的理性思考,其中所蕴含、传达出来的认识才是这些故事的意义所在。这种倾向在《内储说》和《外储说》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储说》各篇都先是“经”,提出观点和主张;后面是“说”,以众多故事来解说这些“经”。章太炎说:“《韩非·内外储》首冠‘经’名,其意殆如后之目录”,并提出“以绳贯穿,故谓经”[11]。用“经”的思想来统领和驾驭各类故事,而这些按照作者的观点分门别类罗列的小故事只是经绳所贯穿起来的珠子,从属于“经”所说之理的需要。它们只是论据,是为了使说理的过程更生动形象,更能为君主喜闻乐见。

在《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作品中,《诗》有《鲁说》《韩说》,《礼》有《中庸说》《明堂阴阳说》,《论语》有《齐说》《鲁夏侯说》《鲁安昌侯说》《鲁王骏说》《燕传说》,《孝经》有《长孙氏说》《江氏说》等等,这些以“说”为名的著作均为解经之作,其中的“说”都是解说之意。在《宋史·艺文志》中也有大量以“说”为名的作品,如《了斋易说》《易说》《书说》《诗说》《毛诗说》《毛诗前说》《中庸说》《周礼说》《大学说》《左传约说》《左氏说》《古文孝经说》《论语说》等,都是解说经书的作品。

欧阳修《六一笔记》一书所记均以“某某说”为题,如“老氏说”“富贵贫贱说”“钟莛说”“驷不及舌说”“学书静中至乐说”等,这些“说”也都是解说、说明的意思。

曾常红在《汉语论辩体语篇研究》一书中提出:“汉以后以‘说’命名的篇章论著,一般乃是表示说明或申说事理的意思。故吴讷《文章辩体》称:‘按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这个解释是适合秦汉以后大多数以‘说’命名的文字的。那么,我们用今天的话说,古文中的所谓‘论’,是指理论文;‘说’,是指说明文。‘论’着重于论理,‘说’着重于说明、申释。……至唐、宋古文家,已对‘论’与‘说’加以区别。唐宋以后以‘说’名篇的理论性的文章偏重于说明性、解说性,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12]可见,“说”本身所蕴含的“解释”的含义对以其命名的文字或文体是一个限定,特征就是以说明、解说为主。

三、古小说作品分析

以“说”为名的文字或文体都是用来说理的,小说也不例外。这可以在具体的小说作品中找到证据:从所能见到的佚文来看,《汉书·艺文志》中所著录的小说作品多是说理的。如《青史子》记:“鸡者,东方之牲也,岁终更始,辨秩东作,万物触户而出,故以鸡祀祭也。”[13]介绍一种风俗,说明其起因。《青史子》现存佚文三条,或关于胎教,或言祭法。鲁迅先生在论及此书时说:“遗文今存三事,皆言礼,亦不知当时何以入小说。”[14]李剑国先生说它“毫无小说意味”[15]。但如果不局限于现代小说的叙事观念的话,这种以说理和介绍知识为宗旨的文体正是“小说”的本质。再如《百家》现存的两条佚文:“公输班之水上,见蠡,谓之曰:‘开汝匣,见汝形。’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周密也。”[9]577“宋城门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见,但就取之,喻恶之滋,并中伤良谨也。”[9]608或解释事物的缘起,或说明谚语的来历,也都是说理。

再如《伊尹说》,严可均、王利器、余嘉锡等人均认为《吕氏春秋·本味篇》就是《伊尹说》②。《本味篇》原文如下:

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贤之化也。非贤其孰知乎事化?故曰其本在得贤。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送女。故贤主之求有道之士,无不以也;有道之士求贤主,无不行也;相得然后乐。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懽乐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固不独。士有孤而自恃,人主有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熄,社稷必危殆。故黄帝立四面,尧、舜得伯阳、续耳然后成,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豭。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肉之美者:猩猩之唇,貛貛之炙,隽觾之翠,述荡之腕,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鱄,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菜之美者:昆仑之蘋,寿木之花。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馀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和之美者:阳檏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实;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16]

研究小说的学者往往对伊尹出生的神秘色彩感兴趣,着重论述这一段文字在小说方面的成就。但如果从小说是说理的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伊尹说汤以至味一段文字,才是真正的伊尹说,才是真正的小说。刘汝霖在《〈吕氏春秋〉之分析》中曾说:“《本味》小说家的书,现在不传,所以本书中何者为小说家的话,我们以为无可参照,不能知道。惟有本篇全引伊尹说汤以至味的事情,语近于琐屑,和《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家的情形相像;并且《汉志·小说家类》有《伊尹说》二十七篇,此篇当即采自《伊尹书》也。”[17]刘汝霖也提出说汤以至味一段才是接近于《汉志》所录小说家的《伊尹说》。而伊尹说汤以至味一段,并不是在讲述故事,其中没有细节描绘,没有情节叙述,没有主人公的活动,而只是一篇说明文,介绍应该如何调合味道以及天下各处之美味。

后来的小说沿袭了这一说理的性质。如第一部以小说为名的作品——《殷芸小说》,其中就有很多说明性质的文字:“荥阳板诸津南原上有厄井,父老云:汉高祖曾避项羽于此井,为双鸠所救。故俗语云:‘汉祖避时难,隐身厄井间,双鸠集其上,谁知下有人?’汉朝每正旦放双鸠,起于此。”[18]3这里,俗语概括了一个事件,作为小说的这段文字则解释了厄井的来由,说明了汉代正旦放双鸠的风俗来历。再如:“秦世有谣云:‘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浆,唾吾裳;餐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始皇既焚书坑儒,乃发孔子墓,欲取经传。墓既启,遂见此谣文刊在冢壁,始皇甚恶之。乃东游,乃远沙丘而循别路,忽见群小儿攒沙为阜,问之:‘何为?’答云:‘此为沙丘也。’从此得病而亡。或云:‘孔子将死,遗书曰:“不知何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据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18]51这一条小说也是对秦世谣言的说明。《殷芸小说》中的大部分文字都具有解说性质,如该书的第一条和第二条:“齐鬲城东有蒲台,秦始皇所顿处。时始皇在台下萦蒲系马,至今蒲生犹萦,俗谓之始皇蒲。”“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十一山石尽起东倾,如相随状,至今犹尔。”[18]1这两条都是关于事物的解说。第一则解释为什么蒲草是卷曲的。蒲草的特性及其名字的来历是这则小说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秦始皇以蒲拴马这一事件。第二则解释石头为什么是红色的,以及阳城山上的石头为什么会“尽起东倾,如相随状”。至于神人能驱石下海这一充满神秘与怪异色彩的故事,只不过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不是这则小说的重点。再如:“介子推不出,晋文公焚林求之,终抱木而死。公抚木哀嗟,伐树制屐。每怀割股之恩,辄潸然流涕视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言,将起于此。”[18]39这则小说同样是说明“足下”一词的来源的。

基于“说”的说理、阐释的意义,“小说”一词也有浓厚的说理特征。故古小说在传统史志中均被录入以明理为主的子部。这也是《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等书将大批志怪小说放在史部杂传类的依据,因为这些作品故事性太强;而叙事在中国古代则是史书所承担的功能。这种对叙事性作品的排斥,其实正是源于小说是说理的这一传统观念。

注释:

①“古小说”一词最早被鲁迅先生所使用,他在《古小说钩沉》一书中所收都是唐前小说。后来,程毅中先生在《古小说简目》一书中仍使用了“古小说”一词作为书名,并且在书中对“古小说”进行了界定,认为“古小说相对于近古的通俗小说而言,或称为子部小说,或称为笔记小说,内容非常繁杂,很难概括其特性”;“古小说相对于白话小说,不仅时代较早,而且文体较古。宋代以后白话小说逐渐发展,取得了小说史上的主导地位,而小说的概念却更为混乱”。参见:程毅中.古小说简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8.从程先生的论述可以看出,古小说主要指宋前以说理为目的的笔记体小说,唐传奇亦不在此范围之内。

②参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云:“此疑小说家《伊尹说》之一篇。”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71页有:“然谓吕氏春秋本味篇,为出于小说家之伊尹说,则甚确。”王利器《古代小说拾遗》,见《王利器推荐古代文言小说》,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页有:“中国小说,远在先秦就已经出现,现在完完整整保存在《吕氏春秋·孝行览》的《本味》篇,应当是《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的第一种《伊尹说》二十七篇中的一篇,这是中国小说现存最早的一篇,因之,本书即以之为选首,此亦‘开宗明义’之意也。”鲁迅《古小说史略》第13页评《本味篇》云:“说极详尽,然文丰赡而意浅薄,盖亦本《伊尹书》。”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2]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国书店,1991:14.

[3]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47.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7]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64:220.

[8]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1:393.

[9]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148.

[11]章太炎.国学述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8.

[12]曾常红.汉语论辩体语篇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13]鲁迅.古小说钩沉[M]//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25.

[1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3.

[15]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15.

[1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45-746.

[17]刘汝霖.《吕氏春秋》之分析[M]//罗根泽.古史辨: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56.

[18]殷芸.殷芸小说[M].周楞伽,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张璠)

On the Word “Shuo” to Discuss

the Reasoning Fea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Novels

ZHANG Xiangli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In the word “xiaoshuo”, “xiao” means that the form is short and the content is trivial, but “shuo” means explaining and illustrating. The comparison of “shuo”, “yu”, “sushuo”, “liyu” can confirm this idea. The meaning of “shuo” restricts that the works named after “xiaoshuo” give priority to explain and describe. The early works of “xiaoshuo”, such asQingshiZi,YiyinShuoandYinyunXiaoshuoall hav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easoning.

Key words:shuo; semantic; ancient xiaoshuo; reasoning feature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6-0075-04

作者简介:张乡里(1980-),女,安徽宿州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

*收稿日期:2015-08-27

猜你喜欢

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语言与语义
“好”的核心语义和词义系统探讨
敦煌文献怂恿类语义场词语演变考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