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识别牌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5-02-20秦年黄浩周晓丽陈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供应

秦年 黄浩 周晓丽 陈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身份识别牌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秦年 黄浩 周晓丽 陈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探讨身份识别牌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外来医疗器械快速识别率,避免器械包之间的混淆,确保配包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废旧驱血带裁剪成5 cm×4 cm大小,每一张驱血带用12.5 cm止血钳夹持,以防止驱血带在机械清洗过程中移位或遗失;同时在每一张驱血带上编上唯一的号数,作为每一包器械的身份识别牌循环使用。结果 外来医疗器械中使用身份识别牌,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快速识别,未发生一例器械混淆的错误;包装操作人员满意度提高了9.26%。结论 在外来器械包装中使用身份识别牌,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能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操作人员满意度。

身份识别牌; 外来医疗器械; 管理

Identity cards; Foreign medical devices; Management

外来医疗器械主要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1]。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 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2]。随着国家对器械租赁公司的规范管理,越来越多有条件的消毒供应中心开始接收集中处理外来医疗器械。然而,在集中处理外来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接收流程不规范的现状,集中表现在难命名,难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我中心采用了身份识别牌,用于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尝试接收由公司或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器械,平均每日处理外来医疗器械在100包左右,这些器械大部分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在全国各大医院根据主刀医生的需求增减器械循环使用,因此,绝大部分包内器械数目不恒定,也没有统一固定的包名。随着外来器械包处理量的增加,给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整箱多层器械在清洗环节拆分后易出现混淆;此外,包装人员无法快速将器械清单及原始标签与实际器械包相匹配。为此,我科在处理流程上进行了改进,以便操作人员快速识别外来器械包,避免器械包之间混淆。

1.2 方法

1.2.1 采用废旧驱血带裁剪成5 cm×4 cm大小,驱血带用12.5 cm止血钳夹持,以防止驱血带在机械清洗过程中移位或遗失。同时,在每一张驱血带上编上唯一号数,作为每一包器械的身份识别牌。

1.2.2 若外来器械一箱分为几层,则需要将每一层分开清洗,各层再用一张驱血带注明此箱器械所属的号数及此箱器械的层数,用分式表示。如此箱器械标明为5号,分为2层,在该箱器械的第一层中放入注明“1/5”的识别牌,第二层则放入注明“2/5”的识别牌,以此类推。这样既保证了多层器械分层清洗后的清洗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器械包之间的混淆。

1.2.3 去污区回收外来器械后,由对方填写原始标签及清单,注明包名、件数、配送地点、灭菌方式等,然后放入一个驱血带制成的身份识别牌,并将对应号数填写在该包清单及原始标签上。该包器械原始标签及清单先经微波炉消毒后,传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包装人员根据清单打印相应的器械条码外标签。待器械清洗后,包装人员根据器械箱内的身份识别牌,可快速查找到相对应的原始标签和清单,器械包与清单配对后,操作人员取出该识别牌,集中放置专用盒内,按批次退回去污区,循环使用。之后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按配包流程完成器械包装操作。

1.2.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流程改进前后相关工作指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做到整箱器械的多层合理拆分,确保了清洗质量,避免器械包间的混淆;同时提高了包装人员识别器械包的速度,节省了因无法识别器械包而致反复沟通核查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及操作人员满意度。

2.2 改进流程前后工作指数比较 见表1。

表1 改进流程前后相关工作指标比较

P<0.01

3 讨论

外来医疗器械交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是专业化、区域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服务的核心工作是为用户提供合格的消毒灭菌产品,其产品质量好坏直接与病人生命安危密切相关,而影响灭菌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它包括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及运输等诸多环节[2]。随着外来医疗器械接受量日渐增多,处理难度增加,各种风险无处不在。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认真梳理各个工作流程可能出现的风险漏洞和质量隐患,其中就发现在回收环节,前期如果未将器械身份核定并与其清单及原始标签相绑定,将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经过一些流程的改进,一方面保证了清洗质量,另一方面方便包装人员快速识别器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器械包混淆的错误。在此流程的改进中,做好源头控制,设专人负责号码牌的制作、整理及增补等管理工作,以避免身份识别牌的重复。因为每一包外来器械只能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牌,一旦标识牌重复将会直接导致器械包之间的混淆。此外,在一个新的流程实施后,也需要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跟进,以保证在服务过程中有效控制与规避风险,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服务纠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WS31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S].

[2] 何惠燕,徐凤琴,李丽娇.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外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552-4553.

秦年(1983-),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消毒供应工作

黄浩,E-mail:huanghao30@126.com

R471

C

1002-6975(2015)01-0024-02

2014-07-17)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供应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器械动态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