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差序、调整、发展:新闻传播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

2015-02-20南长森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型传播学硕士

【内容摘要】 在学科融合、专业差序、有序调整、整体发展的背景中,本文论述了新闻传播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功能定位与专业区隔,指出新闻传播学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误区和创新路径,阐述了学科属性与专业特点不同所导致的学科危害和社会危害,以及实行双导师制互动教学的互利机制,以促使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健康成长。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可以说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尤其是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具有路径创新的作用。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中进行学科融合、专业差序、有序调整、整体发展?这一直是新闻传播院校教师迫切思考而疑虑的问题。如何在多学科背景中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复合型人才?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中探求求真务实的专业人才?如何在有序调整中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伦理的通才?如何在整体发展中培养既有学科前沿意识又能后劲发展的全才?笔者从事新闻传播学本科、研究生教育已有时日,对新闻传播类研究生教育产生颇多困惑与疑虑:为什么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教育同质化严重?两者的专业特色各是什么?社会需求是什么?学生就业门径是什么?探讨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发展和路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社会功能

新闻与传播学科自1997年增列为一级学科以来,其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任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可以说新闻传播学科影响了中国的整个政治话语体系,在中国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科关乎意识形态宣传和国家安全,具有认识社会、监测社会的功能,因此讲求新闻传播规律是关键。新闻传播规律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求实创新的思维活动,其中信息变化、发展是核心因素。而互联网思维是以匿名、快速、及时为特点的求实求真的思维活动,其中信息的变化、发展、虚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关键是求真思维对人们认识现实起何作用?正如南振中所言,“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 ①。如何使两个舆论场处于同一平台并能互动传播,这是问题的关键。要建立现代传播体系,关键是要打通传统媒体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化,用互联网思维影响、感化传统的媒体思维。目前主要问题是新闻传播领域存在着传统领域的求实思维与新媒体领域的求真思维互为抵牾且不在一个平台的现状。要使其处于同一平台,就应平衡两个舆论场,使新媒体场域互动传播形成影响,从而对传统的新闻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给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向提出了新问题。

1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社会背景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是舶来品,先吸纳美国的教育模式,后借鉴西欧的模式,逐渐形成了新闻传播影响中国人文社会学科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教育列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首开新闻传播研究生精英教育,作为三年制教育为全社会培养高级人才。这种模式因为招收少量的研究生,故其太精英,运行一阶段后似乎不适应社会发展,才借鉴英美经验,实行专业硕士。鲁晓钰、闫志刚认为,“美国的专业硕士就已达硕士研究生总数55%以上,2003—2008年,英国的专业硕士更是达到硕士研究生的75%左右” ②。显然,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比例是失调的,进而导致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只好大幅度扩招专业硕士。自2009年3月教育部增招以来,2010年我国专业硕士招生比例为15%,2011年为25%,2012年为30%,2015年预计达50%,而且新增19个专业硕士学位,并逐渐向985、211院校、普通院校倾斜,当然,这种倾斜有利于国计民生。但是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历来是党和国家的舆论喉舌机关,可以说新闻传播学科是在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中交织形成的,过度亲近意识形态远离经济建设是否意味着新闻传播学科走偏?尤其是政治背景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一大优势,这两者是否处于矛盾状态?即“学科的独立性与意识形态操控性的矛盾关系” ③让人们茫然不解。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级学科似乎也没有新闻传播学科占据优势,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其他院校的院部共建意识形态操控性就能看出端倪。

2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社会功能

新闻传播学科自1997年从文学一级学科擢升为一级学科以来,其学科属性和重要作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闻无学”遭人诟病已经逐渐被抹平并成为历史,新闻传播学科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在一级学科门下列入新闻学、传播学二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公共关系等专业。这些专业无论是传统专业还是新专业,都有一个切入社会、切入主流的过程。按照克劳斯·布鲁恩·延森说法,“由于学科本身是由社会所建构的,因此,它们与其他所有的由社会所建构的客体一样,都是以符号为形式,通过传播得以建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传播研究可以宣称自身是基础学科,它可以解释其它学科” ④。这里强调的是传播学是基础学科,可以衍化、生成为其它学科并形成学科体系。尽管新闻学早于传播学,但其后发展可以统揽新闻学并提升专业品相。另外新媒体与网络传播专业以及其它专业似乎都被统摄在传播学旗下,都有进一步加深、加厚发展的趋势。从学科体系看,正如王振铎所说,“学科体系就是由一定的学科链构成的某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⑤。由此看来,我们不必埋怨、诟病新专业发展如此迅速。无论是传统专业还是新专业,它的社会功能都是由社会发展而生,服务于全社会。

3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专业定位

要探讨新闻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应厘清专业的知识构成和要素。一般说来,社会发展是由一专业或多专业构成为一学科,由一学科构成为一院系。朱丽·汤普森·克莱恩在《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中说,“专业有五个主要特征:拥有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主体和广泛的培训;具有专业和评判权威;有团体允可权;拥有一套伦理调节符码;具有一种专业文化和惯例” ⑥。如果以此作为专业的评判标准,似乎新闻传播专业符合这一要求。因为新闻传播学科自成立以来,中国传播学学会在2014年已召开十二届传播学理事会议,有常规培训,有专业评判权威,并形成伦理道德和专业文化惯例等。正如王振铎所言,“揭示该学科的基本对象和研究范围及其内在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质的规定性与整体结构系统的运动规律” ⑦,这是学科发展的命脉。这里强调学科质的规定性和运动规律是关键,不断发展的新专业的规定性和运动规律有进一步向内发展求得功能延伸,向外发展求得结构扩张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增列专业学位的有关精神,以新闻传播为例,依次增列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影视传播硕士等,加上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型硕士共同构成学术型、专业型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如何区分?从社会需求、学科逻辑、专业需求上应有明确的定位。根据这一定位,无论是其功能还是结构,教育部正是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学科逻辑和专业需求的。从社会需求看,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有不同的社会供求,学术型硕士为全社会培养高端理论人才,即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专业型硕士为媒体行业培养学以致用的应用人才。这两者在专业需求上和学科逻辑上不能混为一谈,而应泾渭分明。学术型硕士只要本科毕业方可报考,专业型研究生需要工作两年以后方可报考。这一区分,正好体现教育部的政策规定和新闻传播院校的招生差序。

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现有的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其招生对社会需求、学科逻辑、专业需求并未明确分开,甚至在招生中强调学术型研究生可以化转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这样就淡化了专业硕士招生应具有二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要求,学生难以体验媒体从业经历。如果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区分,新闻传播学术型和专业型的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可能趋同,似乎难以区分学科、专业定位。这种现象可能在全国普遍存在。

二、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误区与创新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存在的误区或通病,主要表现为不能厘清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学科对象和研究范围相互混淆,缺乏正确的研究范式,尤其是新闻学、传播学二级学科属性和专业特点趋同,课程设置重复率90%以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重复率更高。但是,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就有很大的不同。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学位课为例:新闻学学术型专业学位课有: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实务研究、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学科方法论等必修考试课。传播学学术型专业学位课: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务研究、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学科方法论等必修考试课。基本上按历史、理论、应用三个层次分类。两相比较,除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外,几乎完全相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有:社会科学方法、新闻传播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传媒产业发展研究等必修考试课。除了社会科学方法、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外,与新闻学、传播学课程重复率较大。

但是新近审批的出版专业硕士学位课程有:出版学概论、出版物编辑与制作、出版物营销、数字出版与新媒体、出版法规、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必修考试课。同样是新闻传播类的硕士课程设置,为何区别如此之大?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沿用传统的思维习惯,认为新闻学等同于传播学,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等同于新闻学与传播学,未能甄别与区分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性质、专业特点。对此,笔者以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改观,探求创新路径。

1树立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目标,确保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回归原位

体制创新一直是社会高喊的口号,但究竟如何创新,我们应付诸于行动。首先,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是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教育观念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当今社会教育遭人诟病的原因不仅仅是收费过高,而是难以满足社会创新人才,这是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基础。其次,我们认为应顺应国际视野,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第三,应符合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实际和人才培养实际,下功夫、下力气制定出一整套符合国际和国内实际的教材体系,这是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关键。第四,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上应严格区分学术型与专业型的理论学习和媒体实践,学术型研究生的媒体实践应由其自愿,而专业型研究生就必须进行媒体实践,且规定一定的实践期限,这是区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根本。这样,就能严格区分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即前者缩小学术型硕士招生比例,面向精、尖、端,形成金字塔;而专业型硕士面向媒体、面向企事业、面向社会,进而服务于整个社会。只有这样,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才有明确的区分和指向,才能回归正确的途径。

2拓宽国际化、本土化传播教育理念,正确认识课程设置不同会导致新闻传播学科属性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一直沿用美国的教育模式,这样会出现国际视野狭窄的弊端。目前,国际化视野应吸纳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优势,为我所用。而本土化就是要接地气,从实践中求真知,这才是中国新闻传播学适应社会发展并为我所用的关键,其中本土化的适应性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中矢之的。因此,我们应在国际背景中吸纳国外的理论和经验为我所用,然后经过吐故纳新变成本土化的理论和经验。尤其是要注意“专业与学科的重要区别在于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是从知识本身出发的归纳、组合或分类。而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是按照外在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专业设置首先考虑的是社会需求” ⑧。这说明专业与科学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各自应遵循应有的发展逻辑,并有严格的规定性。

然而我们新闻传播研究生学位课重复率高,特色课、本土课程设置太少,正如伍静、刘海贵所言,“从上世纪80年代即已兴起的编辑学、广告学、公关、媒介经营与管理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体技术内容在学科目录中找不见踪影,导致这些新兴学科与专业时而放在新闻学名下,时而放在传播学名下,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和资源浪费” ⑨。专业设置的混乱导致学科归属不清已经是常见之事。对此,要根据学科属性和专业特性进行正确区分,理论课、实践课要区分,教师要有理论见长,实践课教师要以经验见长。长此以往,形成实践教学见长以专业硕士突显优势、理论研究见长以学术硕士突显优势,各自区分明确,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质量才会有大幅度提高。

3确立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招生对象和培养目标,让学术型和专业型招生对象和培养目标回归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

要逐步、彻底扭转新闻传播类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招生面向和就业面向,笔者以为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原则,按照人才发展创新规律,按照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分类培养,逐渐形成专业培养、社会特需的良好风气。

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往届的社会考生,这些考生面大、量广,对考研冲击力较大,因此,应缩小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比例,在培养目标上设定为全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不纯粹是针对宣传、媒体、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试问,哲学、史学、文学等一级学科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部门培养高级人才吗?这就要求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招生名额设定上要少而精,不设定就业去向,由社会、市场去选择。而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按教育部的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历。为什么学术型研究生不规定就业方向,而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要规定两年以上媒体工作经历?其一是中国人口多,不缺理论研究人才;其二是文化产业之要求;其三是媒体之必须。特别是新闻媒体、出版社、期刊社、新闻网站都需要学以致用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要面向学术和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

4严格执行师资配备的双导师制,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互利机制

一般而言,新闻学、传播学学术型研究生教学,理论教学是大多导师的长项,而实践教学提倡者多,应对者少。因为实践教学没有一个督导机制进行监督,即使毕业论文答辩,也大多是校内导师唱主角。而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应按教育部之规定,严格实行双导师制,并要求校内导师与业界导师一对一匹配。以“实践为基础,以职业为目的,以综合为手段,正因为有这些特点,现在的专业硕士教育都建立了校内外双导师制” ⑩。这是由专业硕士的学科性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节决定的。如果校内导师只讲理论不重实践,学生就会只做理论的“高蹈派”,而对媒体实践无从知晓,无从下手。况且高校进人都是清一色的博士,博士擅长于理论,难免与实践教学脱节。例如,我国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是9∶1,而国外则为1∶1” 瑏瑡。课程比例失调是影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键,也是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互利机制缺失的原因。对此,我们应改变这种现象和模式,与媒体机构密切合作,与媒体高级职称人士建立长久关系,确定学生人数,逐一匹配,从实践教学到论文答辩,媒体导师都应是参与者、执行者并贯穿其中。

总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学科融合、专业差序、有序调整、整体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体系,应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论文答辩以及教学督导等环节、要素进行研究探索,确定学科属性和专业特点以及功能定位和专业区分,指正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误区,提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创新路径,从而发现问题、寻找症结、列出病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以使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走入正途。

(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闻传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及其培养质量研究”〔项目编号:GERP-13-07〕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陈芳:《再谈“两个舆论场”——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中国记者》,2013年第1期。

② 鲁晓钰、闫志刚:《专业硕士“扩招”背后》,《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11期。

③ 南长森:《简论新闻传播学科的矛盾关系》,《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④[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⑤⑦ 王振铎、蔡冬丽:《编辑学与出版学学科体系之比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⑥[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姜智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⑧ 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⑨ 伍静、刘海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新闻传播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新闻大学》,2006年第4期。

⑩ 郑建英:《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12期。

(11)李建伟:《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作者系陕西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 立】

猜你喜欢

专业型传播学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传播学视野下刘乐筝乐艺术的文化特征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