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侦查讯问语言实证研究

2015-02-17

关键词:实证研究

张 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侦查讯问语言实证研究

张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摘要侦查讯问语言是侦查人员为达到讯问目的,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问、应答、规劝时所使用的表达工具,是向犯罪嫌疑人传答信息、收集信息、施加影响的工具,是讯问方法的基本表现手段。然而,学界对侦查讯问语言的研究并不深入,尚属于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语料分析发现侦查讯问的语言形式主要表现为疑问句和祈使句。其中,疑问句在侦查讯问中起到主导作用,祈使句穿插在问话中间起到难以忽略的辅助问话作用。两种语言形式的存在和作用反映出侦查权在讯问中的强力运行。

关键词侦查讯问;疑问句语言;祈使句语言;实证研究

0引言

侦查讯问离不开语言,侦查人员必须通过语言行为才能达到讯问目的,侦查讯问与语言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以往对侦查讯问语言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两个学科,其一是侦查学,其二是语言学。两个领域的研究者立足于自身学术背景,研究角度和方法各有侧重。前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讯问语言的特征、分类、问话策略及语言规范化等方面,后者基于语言学中的言语适应理论、评价理论、语境理论、会话原则等基本理论对讯问语言展开评析。总体上看,侦查讯问语言的研究并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研究成果不多,研究内容碎片化特征明显①以“讯问语言”、“讯问话语”、“讯问言语”三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为检索内容,发现从2001~2015年间共计发表相关论文63篇(法庭讯问及检察人员复核案件的讯问不在此类)。其中,侦查学领域32篇,语言学领域31篇。。研究者很少以完整、充分的讯问语料为基础展开研究,同时注重讯问中的问话语言,几乎没有考虑到其他语言形式。因此,本文将依托完整篇幅的讯问语料,以讯问中侦查人员的语言形式为考察重点,对讯问语言中的主要语言形式进行实证分析。

1侦查讯问的主要语言形式

现代汉语语句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从语气和功能的角度出发,现代汉语的语句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种类型。侦查人员的问话行为贯穿讯问的整个过程,但是,问话并不是侦查讯问语言的全部,祈使句等语言形式也客观存在于讯问之中。本文将着重以疑问句和祈使句展开分析研究。

1.1 侦查讯问中的疑问句语言

问话行为是侦查讯问中疑问句语言运用的直接体现。中国语文学者传统上把问话分为特指问话、是非问话、正反问话、选择问话、附加问话、反问问话、设问问话。由于附加问话、反问问话、设问问话在讯问中出现几率微乎其微,本文将以前四种问话为研究重点。

1.1.1特指问话

特指问话中往往伴随着特殊疑问词,例如,什么、哪一个、为什么、谁、多少、怎么样等等。这些特殊疑问词是问话人想知道的部分,用来指示特指问话中的疑问焦点,要求答话人做出具体的回答,满足问话人的信息需求。讯问中特指问话广泛存在着,例如:(1)你一共砍了孙某某多少刀?(2)你的居住地在哪里?(3)你为什么要杀死他?(4)你做完这事后现场什么样?(5)你用来装尸体的塑料编织袋是在何处购买的?

1.1.2是非问话

是非问话的疑问焦点时常存在不明确的地方,要求答话人对问句做出类似“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明确性回答,并不要求答话人超出问话命题范围提出更多的附加回答,答话无需提供新的信息,答话行为仅仅是对命题成立与否做出选择。例如:(1)做这个事情前,你是否做了准备?(2)在讯问过程中警察对你逼供了吗?(3)她有不情愿或反抗行为吗?(4)我们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公安分局的侦查人员,现在依法对你进行讯问,希望你能够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如作伪证或隐匿事情真相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你明白吗?

1.1.3正反问话

正反问话中往往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并列的语言形式,要求答话人选择其中的一项做出回答。正反问话也不要求答话人提供新的信息。例如:(1)你以前有没有受到过治安处罚、刑事处罚?(2)你有无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没有交待?(3)你掐没掐她的脖子?

1.1.4选择问话

在选择问话中,问话人提供了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命题以供答话人选择,通常的形式为“是A还是B”。问句中的焦点集中在各个选项之上,体现了问话人对问话中选择性命题的关注程度。选择问话只是提供了命题选择,以供答话人来选择其中的部分完成回答,并不要求其提供新的信息完成回答,例如:(1)你先锯的哪只胳膊?是大胳膊还是小胳膊?(2)锯胳膊时,你是连袖子一起锯的还是撩起袖子锯的?(3)事到如此,你是想如实交待还是想继续顽抗?

1.2 侦查讯问中的祈使句语言

通过对语料的语言形式分析,笔者发现侦查讯问人员在与犯罪嫌疑人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存在问话语言,还穿插着一些祈使句语言。祈使句的直接作用是命令、要求、请求、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用语气词“吧”,“吗”作结尾,也可以不用语气词。

1.2.1表示命令的祈使句

在讯问中,表示命令的祈使句一般用于要求犯罪嫌疑人做出某种动作或完成某种行为。例如:(1)王某某,你把头抬起来,听我说!(2)这是本次的讯问笔录,你好好看看,你认为有不符合事实或者错误的地方可以指出来。(3)你继续讲。

1.2.2表示请求的祈使句

表示请求的祈使句句式通常为“请……”,相比较其他形式的祈使句类型,表示请求的祈使句通常能够弱化祈使语气的表达成分。例如:(1)请你把刚才说的再重复一下。(2)这是《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请你仔细读一下,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给你解释。

1.2.3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这种祈使句语气较为强硬,态度表达明确,通常用来阻断、禁止对方的言行,很少伴随着语气词的运用。例如:(1)李某某,面对这么多证据,我们希望你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不许胡说!(2)你吸烟的要求可以满足,但现在不行!(3)你先不要说这些,把你作案之前的准备情况讲讲!

1.2.4表示劝阻的祈使句

表示劝阻的祈使句语调相对平缓,通常在句式末尾加“吧”、“啊”等语气词。例如:(1)你也谈了不少了,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吧。(2)我来说几点,这几点对你很重要,你可要仔细听好啊。(3)我们今天再次对你进行讯问,是因为有些问题你没讲清,以前的供述与我们调查的情况不一致,事到如今你应对历史有个交待,你好好说说吧。(4)我们有足够的证据,你可不要乱说呀。

2侦查讯问语言的功能分析

2.1 侦查讯问中疑问句的功能

侦查讯问语言以问话为主干,问话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引导犯罪嫌疑人答话,以获取案件信息。按照上文的分类,在侦查讯问中主要的疑问句语言类型包括特指问话、是非问话、正反问话、选择问话。每一种问话形式留给答话人的答话空间是不同的,因此,其各自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以答话空间的大小为划分依据,问话行为又可以分为开放性问话和封闭性问话。开放性问话是宽泛的,封闭性问话是狭窄的。前者要求答话人就其能感知到的领域进行全面的解答,引导答话人对具体命题阐述自身的看法与观点,促使答话人表达其感情和思想。而后者只是将答话人的回答限定在具体答案上面,没有留给答话人任何展开阐述的余地。

2.1.1开放性问话

所谓开放性,就是问话给答话人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答话从理论上说是开放的,甚至是无限的,答话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开放性问话引导答话人就某一主题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话语量,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简短的、事实性的、是与否的答话[1]。开放性问话的目的是寻求答话者的信息,需要答话人对问话做出较为具体的回答。根据寻求信息的具体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式开放性问话和窄式开放性问话。

(1)宽式开放性问话

宽式开放性问话主要为特指问句中的“为何”、“怎样”、“如何”等。这种问话行为所寻求的答话量和信息量很大,答话者回答的自由度也较高,有助于侦查讯问人员获取较为完整的案件信息。例如:

问:你为什么要杀死她?

答:因为我们在性交易过程后她多向我索要1000元钱,这比我们之前商量好的价钱高出了很多,我当时并不同意。她就威胁我,说如果我不给她钱的话,她就要到我的家中和我的单位去闹。我当时很气愤,然后我们就因此发生了争执,直至后来两个人打了起来,在争斗过程中我用绳子将她勒晕,然后用刀将她在我家杀死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

(2)窄式开放性问话

这种问话形式主要以“什么”、“哪里”、“几个”等疑问词表现出来。这种问话所寻求的答话量和信息量较少,答话人完全可以使用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就能完成答话行为。窄式开放性问话中的命题较为具体,答话者的表述自由被完全限定在命题范围内,侦查人员往往通过这种问话来获取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及案件具体细节信息。例如:

问:你的文化程度?

答:初中毕业。

问:你这一刀砍到了他什么位置?

答:脖子右侧。

2.1.2封闭性问话

封闭性问话对答话范围做了严格的限制,本身不需要答话者提供增量信息。其功能在于让答话者选择出问话中两个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命题之一,目的是产生确认的效果。前文中提到的是非问话、正反问话、选择问话都属于封闭性问话。这种问话所要求的答话有很强的封闭性,限制了答话人的自由发挥,因此,问话内容越是具体,则问话人的控制力越大[1]。这也反映出封闭性问话比开发性问话具有更强的诱导性。

2.2 侦查讯问中祈使句的功能

语言学研究认为,现代汉语中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有各自的语用功能和语气特征。在这四种语句中,祈使句的交际功能最为丰富,不仅具有其最基本的命令功能,还兼具其他句类共有的信息和情感功能[2]。从侦查讯问整体的语言句式上看,祈使句并不是讯问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话语量所占比例也比较小。但是,侦查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不同于日常的人际交流,语言互动的双方为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讯问的目的是获取犯罪嫌疑人自愿、真实的口供。现实的状况是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拒供心理,因此,侦查讯问离不开自身的策略和方法,侦查人员必须使用恰当的言语策略来保障讯问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这种言语策略的实施整体上体现为问话行为,但其中细节之处往往伴随着具体问话行为以外的其他言语行为。侦查讯问中穿插的祈使句语言形式就是现实存在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分析侦查讯问语言时不能够仅仅以问话为研究对象,还应将祈使句纳入整个讯问语言体系中,考察此类话语重要的交际功能。

2.2.1命令之功能

侦查讯问话语中的祈使句最基本、最常用的功能就是命令。例如,“王某某,你把头抬起来,听我说!”、“你继续讲下去!”、“今天的讯问先到这,你回去继续反省问题”。在讯问中,侦查人员往往使用命令式祈使句要求犯罪嫌疑人配合问话调查,带动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并左右着讯问的进程,凸显出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强大的控制力。

2.2.2情感态度表达之功能

祈使句在交际中表达出的语气往往有强弱之分。根据祈使语气的强弱可以分为强式祈使句、中性祈使句和弱式祈使句,表达出的祈使语气也就有强调、中性、委婉。总体来说,表示要求、命令、禁止、催促等祈使义的语气多比较强烈;表示请求、劝说、商议、提醒等祈使义的语气多委婉含蓄;表示请求、催促、许可的祈使语气可以是比较强烈的也可以是比较委婉的[3]。祈使句能够反映出侦查人员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往往可以配合讯问策略和方法的具体运用。例如,在情感感化策略运用的过程中,侦查人员使用委婉含蓄的语言进行劝说、提醒,讯问效果更好。在重点突破方法的施用中,侦查人员使用催促、命令、禁止等祈使句,可以表现出侦查人员的坚决态度和一追到底的气势。在消除犯罪嫌疑人的抵触心理时,侦查人员使用请求、劝说式祈使句更符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有助于缓和双方对立的情绪,建立双方良好的沟通机制,促使犯罪嫌疑人释放压力。

2.2.3信息收集获取之功能

讯问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犯罪嫌疑人知晓的案件信息,这是问话的主要功能,祈使句在这个方面主要起到衔接上下文、信息重复确认、适时控制讯问过程的辅助作用。例如在犯罪嫌疑人做系统供述时,侦查人员往往使用“你接着说”、“你再重复一下”等祈使句。

3侦查讯问语言类型统计和分析

通过上文的阐释可知,侦查讯问语言的主要形式为疑问句和祈使句,两种语言形式相互交织、相互配合,并以获取案件信息为目的共同推进侦查讯问的进行。按照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分类形式,对10份命案的侦查讯问笔录作为语料进行数据分析*本文之所以选择命案案件的讯问笔录作为语料库,是因为命案案件的侦查讯问程序标准和证据标准较其他普通刑事案件更加严格、规范,而且本文语料库的讯问笔录均是第一次讯问,更能反映出侦查讯问的本质情况。本文采用的语料共计8万余字。,具体数据见表1。

3.1 总体情况

疑问句占到全部语言形式的92.3%,祈使句占全部语言形式的7.7%。这说明,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主要以疑问句和祈使句作为语言表达方式,疑问句为整个讯问语言的主要内容。在疑问句中,特指问话的运用量居于首位,占全部语言形式的75.4%,依次为是非问话(13.3%)、正反问话(3%)、选择问话(0.6%)。

表1 不同类型语言在侦查讯问中的分布(单位:句)

3.2 疑问句情况

3.2.1特指问话

特指问话主要集中分布在讯问的开始和信息收集两个阶段,所占该阶段比例分别达到84.8%、76.7%。这表明,侦查人员在讯问开始阶段调查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和信息收集阶段调查案件信息的主要语言形式是特指问话。按照特指问话在各阶段的分布看,开始阶段特指问话占全部特指问话的32.6%,信息收集部分占67.4%,而结尾部分特指问话所占比例为0%。这些数据表明,特指问话成为侦查人员在信息调查阶段的主要工具。结尾部分的特指问话所占比例为0%,主要是由于该阶段问话数量本身很少,信息收集过程完毕,特指问话的功能体现不明显。

3.2.2是非问话

是非问话在侦查讯问的语言形式中占13.3%,排名第2位。首先,从是非问话在各个阶段分布比例分析,讯问开始阶段的是非问话占全部是非问话的18.8%,信息收集部分的比例是52.1%,讯问结束阶段的比例是29.1%。是非问话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确认,不需要犯罪嫌疑人提供新的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答话控制力较强。是非问话在讯问各个阶段均有分布,在讯问开始阶段,是非问话主要确认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诉讼权利、义务是否了解、明白。在信息收集阶段,是非问话主要是针对案件细节做进一步的明确。在讯问结束阶段,是非问话用来确认犯罪嫌疑人对供述的内容是否还有补充,是否遭受刑讯逼供,是否对供述真实性负责等内容。其次,从是非问话在各个阶段内部所占比例分析,是非问话在开始阶段占全部语言形式的8.6%,在信息收集阶段占10.4%,在讯问结束阶段占82.4%。由此可见,是非问话在讯问开始阶段和信息收集阶段并不是该阶段的主要语言形式。

3.2.3正反问话

正反问话占侦查讯问语言形式总数的3%,排在第3位。根据笔者的语料统计,正反问话在讯问开始阶段有6句,在信息收集阶段有5句,所占比例极小。正反问话也属于封闭性问话,主要用来质疑犯罪嫌疑人答话中细节的真实性,突出地表现出讯问双方存在着目的的冲突。

3.2.4开放性问话与封闭性问话

从总体上看,侦查讯问的问话行为分为开放性问话和封闭性问话。数据表明,开放性问话占到全部语言形式的75.4%,开放性问话是侦查讯问最主要的语言工具,用来获取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描述。封闭性问话占全部语言形式的16.9%,主要用于确认具体的案件细节和程序性事实。由于封闭性问话不具有信息收集的功能,如果封闭性问话在讯问中比例过高,则与侦查讯问收集案件信息的目的相冲突。尤其在讯问中信息收集阶段,过高比例的封闭性问话容易使人产生诱供的怀疑,如此类封闭性问话就有明显的诱供嫌疑:“你杀人使用的棍子是不是铁棍?”、“作案时你穿的衣服是不是红色的?”,但这并不是说封闭性问话就等于诱供。从侦查讯问学角度看,讯问中封闭性问话的功能体现是建立在犯罪嫌疑人事先充分供述基础上的,这也符合侦查讯问的逻辑进程。因此,有限比例的封闭性问话是十分必要的。

3.3 祈使句语言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祈使句在讯问各个阶段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开始阶段祈使句占0.9%,信息收集阶段祈使句占10%,结束阶段祈使句占17.6%。同时,语料中28句祈使句有24句分布在信息收集阶段,占全部祈使句的85.7%。这说明,在信息收集阶段,祈使句的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的功能大量体现,表明侦查人员在获取案件信息的目的驱使下,祈使句成为讯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工具。

4结论

研究表明,学界以往只注重研究讯问中侦查人员的问话行为,这种研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难以概括出侦查讯问语言的全部内涵和形式。首先笔者依托语料,对侦查讯问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侦查讯问的语言包括疑问句和祈使句,疑问句问话为讯问的主干,祈使句作为一种辅助性语言穿插在问话之中,两者共同构建了侦查讯问的语言体系。其次,本文从侦查讯问言语功能的角度审视,认为侦查讯问的问话行为实现了获取、确认信息的目的,体现出侦查人员对讯问过程的约束力和控制力。而祈使句在讯问过程中起到了命令、表达情感态度、信息收集的复合作用,对推进侦查讯问的顺利进行有着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同时,祈使句更加强烈地表现出侦查人员对讯问的掌控度和对犯罪嫌疑人答话的约束力,直接展现了犯罪嫌疑人必须接受、配合讯问的样态,这反映出我国侦查讯问属于强制性讯问模式,侦查人员被赋予了更强的话语权。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无论是侦查讯问中的疑问句语言还是祈使句语言,两者无不体现着祈使义的语言功能,即侦查人员通过讯问要求并促使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做出真实、完整的供述。这种祈使义的语言特征契合了侦查讯问的目的,呈现出侦查权在讯问中强力运行的现状和模式。

参考文献

[1]曾范敬. 警察讯问话语批评分析[D].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2011.

[2]姜欣,严谨. 略论现代祈使句的人际功能[J]. 金田,2014(12):325.

[3]刘鹏. 祈使句中的强调与委婉[J]. 语文学刊,2012(2):48.

(责任编辑陈小明)

作者简介张宏(1983—),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2013级侦查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刑事司法制度、侦查学、讯问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博士科研项目“侦查讯问语言实证研究”(2015BKY3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918.9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