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2015-02-14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者建构

王 菲(中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分析

王菲
(中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提出四大要素:会话、情境、意义建构与协作,重点强调学习者的社会性、主动性与情境性,而且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与学习很多设想,所提出的设想对英语教学改革极具重要价值。本文对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改革策略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急需从获取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向转变,以主动建构式取代被动传输式,也就是说,从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被动、封闭的机械教学,转变为双边互动、主动建构及开放的综合性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培养国内创新性人才与英语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与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以此有效提升与改进英语教学质量。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认识

所谓建构主义,就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又称结构主义,在20世纪中期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建构主义是在广泛吸取诸多学习理论(像奥斯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并逐渐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知识意义以学生为其主动建构者,在学生意义构建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促进与帮助的作用,教师无需向学生直接灌输与传授知识[1]。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对于知识和教学均有自己的认识,包括:

1.对知识的认识

从根本上说,建构主义着重强调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相对性、动态性以及情境性,知识并非客观、纯粹反映现实,人类创造知识,同时知识又受到人类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是由认知能力较强的个体主动建构的。由此可见,知识并不会以实体模式在个体中存在,若要深入理解知识,应该基于学习者经验背景来建构。因为个体具有不同的经验背景,所以在理解知识方面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不同的情境,意义建构程度与过程也有所不同。因知识依附个体,所以知识并非问题最终答案,知识会随着不断深入的个体认识程度而随之升华与变革,进而产生新的假设与解释。

2.对学习的认识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习是不断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一个整体过程,并非教师传授习得,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与外界帮助下,学习者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采用价值构建手段获取的。基于原有经验,学习者主动加工、选择及处理外部信息,以此获取自身价值构建的整体过程。该过程只有在环境和个体彼此作用中才能实现,而且重点强调意义建构中“情境”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首先,学习是学生知识构建的综合过程,并非对信息的被动接收,是自觉构建知识的价值,该构建不能由外界取代;其次,获得学习意义,是所有学习者基于原有观念与知识来构建新知识;再次,提倡学习者对知识价值自主构建,并非表示学习者孤立学习,并不是在反驳他人观点与陈述自身观点中受益匪浅,是学习者在该过程中对自身观点进行重构。

3.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时脑袋并非空空如也,教学时不能忽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强硬、机械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开发更多新知识。而教育工作者则扮演者学生构建知识辅助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并成为学生在知识获取中的合作者与高级伙伴。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以及指导者。

4.对环境的认识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真实情景和学习密切相关,是学习者体验真实情景的综合体。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者才能有效构建新知识,以此实现预期学习目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强化设计学习环境,将尽可能把丰富的语境与语料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提升语言能力,而非将现成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现代教学环境中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课堂与计算机,其中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环境主要体现为可实现性、交互性与易于操作性。以课堂为基础的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媒体彼此交互补充,可谓相得益彰。该复合型教学媒体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实施会话交流与协助学习,可以说是教材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彼此互动与接触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意义建构得以实现的理想环境[2]。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1.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明确强调学习内容必须对真实性任务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关于真实世界、跨学科、具有适度复杂性与实用性的整合性任务。现代英语教育教学中,提出问题对学习者采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极为有利,而且还能在新问题解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问题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极为有利。以问题为核心,也就是将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用于激发学生想象力与求知欲[3]。一般高等院校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能力,这两方面往往会关系到问题情境,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学习者提高精神,集中精力,将其所有智慧与知识全部调动起来以解决现实问题。此外,真实性问题往往极具挑战性,极易将学生自我奖惩与内部动机激发出来,真实性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探索精神的培养极为有利,因此,英语教育教学应该以问题为教学核心,在实际操作中,鼓励学生化知识为能力。

2.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英语综合技能

高等院校教育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该目标决定了英语教学落脚点与出发点都应该是使学生不断掌握与获得新技能。就技能培养领域而言,学习新技能是由理论至实践的一个整体性过程。以往英语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理论与知识教学。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采用自身方式对知识价值予以建构与理解,学习过程并不只是教师教,还要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特别是在形成技能方面主要靠实践,而并非强制性灌输。

3.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英语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完善,使得高等院校生来源也更具复杂性,每个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进一步加大了英语教学的难度。现代构建主义认为,学习并不只是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动、自觉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仅仅具有支持者与辅助者的作用,知识获取与掌握的主体是学生,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习者在最初并非白板,构建新经验与新知识一定要基于其原有知识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学生会以自身特有方式理解新知识,每个人的理解会有一定差异性,所以学习者的会话与协作极为重要,该模式能够分享所有个体的思维与理念成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

三、构建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改革策略

1.增加学生活动环节,将学生教学主体性体现出来

建构主义以学生中心为其理论核心。获取新知识并非机械传递,是由学习者自主构建,该理念与英语教学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极为相符。由于语言属于技能范畴,并非课堂中教师简单讲授就能掌握,还要在学生具体实践中逐渐提升与培养。从根本上说,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与学习主人,英语教学教育以动为关键,若要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就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不断强化学生协作与师生交流,转变以往英语教学始终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新知识的现状[4]。必须将学生主体性体现出来,鼓励学生“动”起来,而作为英语教学指导者与组织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充分发挥出来,使其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应该采用角色扮演、设计小组活动、围绕主体辩论与讨论、个人即兴发言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自觉发现与探索中构建新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

2.创设英语教学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中自觉建构新知识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问题情境与真实任务,学习者若要主动建构所学知识价值,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实际环境中主动体验与感受,月真实的学习环境,与现实社会越接近,那么其知识体系建构与社会需求越相适应。然而,学科不同,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所提出的要求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作为语言类学科的一种,英语在实际教学中极易再现真实情境。现代建构主义明确指出,在指定情境下,学生可以借助于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关联性实施信息加工,自觉实现价值建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导入一些具有趣味性与生动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学习者英语教学参与意识。学生新旧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相互作用,以此构建新知识。设计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并于知识体验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对提升学生语言研究能力、研究价值及合作精神的培养等极具重要意义。

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师生、学生交流与互动

现代建构主义明确强调英语学习中协作与交流的重要作用,认为尽管个体知识由个人自主建构,然而,在理解与掌握新知识方面,还是要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和教学要素间彼此作用方能实现。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展开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唯有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间彼此交流、协作,方可构建和谐竞争与合作的英语学习关系。

结语

总之,现代构建主义理论重点强调英语教学中将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该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极具指导价值。实践与理论研究充分表明,建构主义理论与现代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相适应,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最为科学、理想的英语教学模式。

[1]王蕾.多媒体辅助大班与传统大班英语教学效果之比较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9):187-188.

[2]司显柱.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建构主义视域[J].外语学刊,2011(1):169-170.

[3]李朝军.建构主义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4(3):111-112.

[4]吴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4-18.

G642

A

1673-4564(2015)04-0056-03

2015—04—10

王菲(1980— ),女,山西太原人,文学硕士,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者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建构游戏玩不够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