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空间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延伸

2015-02-13田晓银宁夏图书馆银川75001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客图书馆空间

●田晓银(宁夏图书馆,银川 750011)

1 背景

2014年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的新局面。2015年2月,科技部发文,指出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反复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下称《意见》)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1]这让创新创业者对前景充满期待与憧憬。从世界范围看, “创客运动”早已兴起,各行各业的创客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信息化进程中,面对互联网大潮中的创客运动,全球图书馆界一直都在努力探索自身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公共图书馆将有可能成为支持和服务大众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成为大众创新的孵化器。同时,图书馆作为公共教育、科研发展的有力推进者,开拓新的服务模式,超越图书馆传统角色,实现转型是大势所趋。

2 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

2011年,美国法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成为第一个提供“创客空间”服务的公共图书馆。2012年,“创客空间”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年会上的热门话题。随后,“创客空间:图书馆服务的新浪潮”在图书馆形成共识。由此,图书馆的职能延展为提供工具、鼓励知识与思想交流、激励创意创新,从而集成为公共知识空间、创意创新空间。

我国第一个创客空间是2010年诞生于上海的新车间,此后类似的相继有北京创客空间、深圳创客基地众创空间、柴火空间等。早在2009年,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整合馆所图情资源,面向中小型企业推出了“支持创新、点亮创意、助推创业”的“创之源”服务品牌。2013年,上海图书馆全新打造“创新空间”,[2]集“阅读区域”、“专利标准服务空间”、“IC共享空间”、“创意设计展览空间”、“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五大功能区域为一体,互通互连,互为补充,是一个充满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意工作室,标志着“创客空间”正式进入国内公共图书馆。2014年,长沙市图书馆搭建创新平台“新三角创客空间”,[3]为创客提供场地、工具、技术资料及展示平台,举办包括创意制作、创意培训、创意体验和创意展览等活动,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服务,为创客提供文献检索与传递、书目推荐、信息咨询、项目跟踪、专利查新等服务。长沙市图书馆在创建“新三角创客空间”伊始,举办了一场名为“创客,打造不一样的生活”[4]的分享会,向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创客提供一个一起交流、学习、分享的平台,展示了创客空间强大的魅力。不久前,成都图书馆打造了一个全新创业者成果孵化器——“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招募驻蓉创客团队,邀请创客团队免费入驻。“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集合创意想法、信息检索、竞争情报提供、图书馆员、创业团体或个人、信息发布交流整合于一体,是既包含实体空间,又包含虚拟空间的大型创意平台和创客信息交流平台,是一个“激活创意、知识交流”的空间。[5]

为全社会均等地提供智力信息服务,其中包括为创新创意创业提供智力信息服务及培育、孵化创新创意生态环境,是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责。“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早在2009年第75届国际图联卫星会议上已作为分主题出现,部分北欧国家在阐释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基础上构建了四维空间模式,即公共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包括基于激励的灵感空间、基于探索的学习空间、基于共享的会议空间、基于创造的表演空间四部分。肖希明认为,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具有平等性、公益性、开放性、人文性等文化特质,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需要重视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作用。[6]因此,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是图书馆场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发挥“场所”作用的重要途径。

3 创客服务是读者服务的新形式

3.1 创客服务是读者服务的延伸与拓展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表明,各图书馆充分利用地缘及自身优势资源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区别于其他创客空间的重要特点是,提供的核心价值依然在于信息和知识服务,具有平等、公益、开放及自由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同时作为创意教育、培养基地。因此,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和特有专业资源是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的根本与基础。

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场所,是文化启蒙和创新思维激发的重要园地。第三空间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基于激励的灵感空间、基于探索的学习空间、基于共享的会议空间、基于创造的表演空间,也是创客空间的组成部分与元素。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图书馆的创客服务贯穿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即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分享与合作意识以及创造能力。从这方面说,开展导读、阅读欣赏与评析、学习空间等无疑是通过读者阅读活动培养和激励读者的阅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创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等则更多的是学术生活据点、研究中心及梦想实验室,为读者提供免费的技术研讨会、小型的商业中心,其正在逐步突破传统的以馆藏为重心的发展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创客服务融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各个方面与全过程,是读者服务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新形式,是传统读者服务形式的延伸与拓展。并且创客服务是分层次的,或者说是螺旋式的服务,不局限于某一物理空间,既可以有物理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既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以远程互动;既可以进行阅读、体验、心得以及思想、灵感的分享与碰撞,也可以进行制作与实验,即从培养阅读、学习能力到分享与思考能力,再到探索能力,最后展示能力,把思想转化为现实能力的全过程。各个层次与阶段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3.2 公共图书馆打造“创客空间”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打造“创客空间”,培育大众创新创意意识与环境具有先天优势。(1)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性质与职能决定了它为大众服务的公益性、低门槛、全开放性。图书馆容易做到不仅不收费,还能够尽可能地提供设备和培训,让“草根”阶层的民众有一个能够实现自己想法、能够创新创造的环境。一般其他创客空间的开设多需承担房屋租赁和开销费用,需购置设备,而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为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为政府承担应尽的义务,尽可能考虑普通人的生活压力,公平、均等化地为普通市民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创意平台,真正承担起与发挥公共服务、公共教育的社会职能。(2)有便利的场所。无论是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空间,图书馆都能够经过适度整合,灵活地打造创客空间,如利用培训室或全媒体展示与体验区分割出一定的空间,利用少儿活动区为少年儿童开辟创意园地;(3)有一定的资源与设备,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有一定的紧跟信息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媒体设备以及多元化的教学、培训资源,拥有大量的读者资源;(4)足够长的开放时间,基于公共图书馆节假日无休以及错时开放,能够为创客提供时间上的便利。

4 打造多元化创客空间的设想

笔者通过调查思考,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并不是高大上不可企及的服务项目,特别是对于偏远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根据自身条件,准确定位,精准目标,循序渐进地投入“众创”空间平台建设,是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创客服务的必由之路。本文借用“三层创客空间”[7]之说,即创客空间包含了三个层面:①环境层面,一种能共享所有资源,具有分享特质的氛围;②精神层面,指并非资源和空间本身,而是一种协作、分享、创造的人生理念;③功能层面,促进技能学习和人类知识创新,提出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创客服务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4.1 从孩子抓起,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与明天,一个国家是否有创造力,要看是否拥有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公共图书馆能够成为少年儿童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孵化器。

开展儿童手工活动在国内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许多公共图书馆、儿童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因地制宜地开辟少儿活动区域,开展各类少儿活动,有很强的互动性,是图书馆最“热闹”的地方,是小读者最多、最活跃的地方。图书馆对这样的活动区域稍加改造与整合,就可以成为少儿创意游乐园。如,在这里,利用废旧纸箱纸壳,开展设计、制作玩具比赛等,将手工活动与阅读有机结合,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与好奇心、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边玩边实践,把想象的东西变为现实。同时,让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玩”的快乐,而这是家庭所不能给孩子提供的。再如,利用教学室,为学生打造劳动技术实验室(通用技术)。配置一些基本的器材与工具,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聚在创客空间,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并努力付诸实践,将想法变成现实。

4.2 为普通市民提供创客空间

为广大普通市民提供创客空间,构建全民集思广益、激发头脑风暴、勇于创新的环境与平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聚集不同的创客群体,为他们提供交流、激励、学习、分享的场所与平台,使“众筹”“众创”的理念延伸到读者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如,无论是在图书馆的书吧、视光影吧、咖啡厅,总有那么一方阅读(悦读)空间在等着你、迎接你,也总有那么一群意趣相投的人在等着你、欢迎你。在这里,无论仅仅是有一个想法的人,还是参与其中能够为大家提供资源或者分享资源的“游客”,也无论拥有怎样不同经验、背景、兴趣的人,只要具有创新、实践和分享的精神,都可以通过想法、创意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与知识,甚至合作,一起动手,实现梦想。

5 结语

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能够促进公众、社区与学校的教育和学习,推动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能力,为传统图书馆转型提供契机,为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7]以公共图书馆为基地,通过充分发挥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创多种形式的创客空间,将图书馆创客空间打造成人人都能参与的梦想实验室,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延伸,也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形式。为市民 “玩创新”、自主探索、激发创新兴趣提供帮助,针对普通市民、少年儿童开设创客空间品牌活动,寓“阅读+科技+文化+创意”[8]甚至更多的元素碰撞、组合,孵化、培养、体验、制作、展示、交流与分享创意灵感与感受,培育市民的创新意识,把公共图书馆建成一个地域的创客培育室或孵化器,既有利于拓展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公共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延伸与深化。

当然,图书馆创客空间在许多中小城市以及西部地区图书馆的发展还有待时日。但只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挖掘和整合已有资源,创造条件,就能搭建适合于本地区发展的创客孵化平台,为建设创新社会助力。

[1] 案例 图书馆的创客空间 [EB/OL].[2015-07-12].掌上图情.

[2] 吴建中.城以才兴:城市创新与图书馆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9-12.

[3] 长沙图书馆.新三角创客空间[EB/OL].[2015-07-12].http://www.liblab.cn/.

[4] 王佳韵,邓雅琴.公共图书馆成为“创客之家”[EB/OL].(2015-04-16)[2015-07-10].http://beta.library.sh.cn/SHLibrary/newsinfo.aspx?id=129.

[5] 王嘉.颠覆传统模式 成都图书馆带来阅读新体验 [EB/OL].[2015-07-21].掌上图情.

[6] 肖希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1(6):62-67.

[7] 陶蕾.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4):72-76,113.

[8] 王惠明.图书馆创建“青少年阅读、科技、创意实践园”的构想[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6):28-29.

猜你喜欢

创客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