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助推学龄前儿童阅读的策略

2015-02-13饶雅清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苏州215006

图书馆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书目图书馆幼儿园

饶雅清(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苏州215006)



公共图书馆助推学龄前儿童阅读的策略

饶雅清
(苏州大学图书馆,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公共图书馆在助推学龄前儿童的阅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当前学龄前儿童阅读和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各种问题,探讨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上的策略。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阅读公共图书馆

[分类号]G258

1公共图书馆助推学龄前儿童阅读的优势

阅读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知识经济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应成为国家公共政策的一部分。从古腾堡普及阅读已有500多年,公共图书馆成为国民阅读主要的公共资源。从倡导传播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全民阅读到终身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关注阅读能力向早期教育的延伸。无论是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中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少儿/幼儿阅览室,越来越多地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助推儿童阅读。

公共图书馆在助推阅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常,公共图书馆坐落于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孩子与家庭的造访。作为社会公益机构,公共图书馆为大众服务和推广早期阅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孩子构筑了轻松、自由、愉快、温馨的阅读氛围,推动孩子爱上“悦读”,这是家庭、幼儿园无法做到的。图书馆还会激励孩子,帮助他们了解书籍对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性与价值,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指导孩子阅读。经常造访图书馆会让孩子直接接触到最新鲜的阅读材料,也不需要额外增加家庭支出。

2学龄前儿童阅读现状

《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家庭亲子读书的培养环境;家长在指导儿童读书时,对孩子各年龄段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认识不够,开展的方式针对性差,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过早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1]。

近年来,早期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父母的重视,许多父母不断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投身于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和考级,但对阅读的投入非常少。这说明父母普遍认为尽早学习功课,广泛培养兴趣特长,获得资格证书对孩子的作用要比阅读更有直接、明显的意义。不少孩子由老年人照顾,父母早出晚归忙于工作,教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尚不够,更谈不上与孩子阅读。受广告和早教机构的影响,一些父母把早期阅读狭隘地理解为学习认字、计算、英语。例如,不少父母给孩子阅读时,匆匆读完文字,不重视赏析图画。几分钟读完一本书显然失去了图画书阅读的价值和乐趣。现在社会兴起的“读经”热受到很多民间阅读社团的热捧,“先求熟读,不急求懂”的阅读教育能否促进孩子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还值得我们去探究。

技术不断加速发展的世界,信息社会传播媒体多元化,网络阅读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儿童在娱乐、学习和阅读上有更多的选择。沉浸于电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孩子越来越多,但网络不能取代书本。阅读是一种综合体验,不仅与大脑也与身体有关。孩子阅读的方式和阅读环境对阅读体验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书本的亲密接触使跃然纸间的文字更加意味丰富和多元化。

3公共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的现状

目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面向学龄儿童,对学龄前儿童这个群体重视不够。虽然近几年教育界一直呼吁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目前基本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社会各界对早期阅读的指导和支持很少。

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差异导致少儿图书馆建设和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港澳台地区相对发达,大陆地区相对落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沿海地区相对发达,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城市相对发达,农村相对落后[2]。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仅靠图书馆的资源和力量推广早期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编制早期阅读推荐书目是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部分。张慧丽[3]总结了目前国内推出的早期阅读推荐书目包括:出版界的相关推荐书目、国内著名儿童阅读推广网站的推荐书目、图书馆界和知识工程的推荐书目、公共图书馆自身制定的推荐书目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下属委员会的推荐书目。虽然学龄前儿童不乏各种推荐目录,但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除了自编推荐书目外多以新书推荐为主。早期阅读,甚至儿童影音电子等出版物在分级、分类、分年龄、分主题上缺乏一套推荐评价体系。公共图书馆在推荐书目外也缺乏深层次的活动和辅助阅读服务将“推荐目录”纵向深化和横向扩展。

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阅读的区别就在于学龄前儿童无法独立阅读,需要父母的朗读、引导和讲解才能获取信息、理解内容。这不仅需要父母在阅读、沟通和教育方面有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还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虽然很多公共图书馆举办各种讲座旨在为父母和孩子提供阅读意见或分享教育经验,但讲座不是系统性、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快餐式讲座很难获得深刻的理解和可操作性实践。

在谈及英国正为孩子阅读习惯头疼的问题时,企鹅出版集团发言人普赖尔认为图书馆管理员应成为“图书专家”。作为图书专家,图书馆管理员需要融入到孩子的阅读中,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和指导,同时也需要了解孩子特点,发现阅读问题,引导阅读需求。显然,图书馆在提升馆员服务水平和专业知识上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善的空间。

从看书阅读到网页阅读再到无线移动终端阅读,阅读正以前所未有的多元形态融入我们的生活。网络阅读以其新颖生动、互动友好的优势吸引孩子,丰富了阅读体验,这是不能改变的趋势。电子信息技术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让你在手中就能托起整个图书馆。当人们利用新技术将早期阅读甚至终身阅读嵌入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时,我们就更需要专注内容而忽视平台。目前国内不少少儿图书馆网站处于长时间不更新、不受重视的发展状态。绝大多数图书馆网站还没有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支持。少儿图书馆网站亟待为孩子搭建一个阅读推广和阅读教育的知识平台,加强孩子的信息素养教育。

4公共图书馆助推早期阅读的策略

4.1社会各界联合推广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喜欢看书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传承喜爱阅读的习惯。父母带头阅读,家庭才有书香之气,才能营造早期阅读的氛围。早期阅读背后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撑,要把早期阅读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将全民阅读甚至终身阅读提升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各级政府不能只把早期阅读停留在宣传层面。政策法律上的支持,地方财政上的支撑,宏观上政府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协同制定一系列方案,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广泛调配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助推阅读的立体效应。作为全民阅读工程的中坚力量,图书馆一方面要探索国内外助推早期阅读的实践,学习借鉴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另一方面,图书馆界应破除重馆藏轻服务的旧观念,整合与配置业内资源,发挥带头作用,形成行业共振推广早期阅读的立体格局。

4.2家庭、幼儿园、图书馆和社区的推动

学龄前儿童的阅读空间主要在家庭、幼儿园、图书馆和社区。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阅读和亲子活动把家庭和幼儿园联系在一起。家、园联合让孩子学会使用分享阅读的方法,增进孩子的生活体验,帮助孩子逐渐迈向独立阅读。将幼儿园作为阅读活动主角,吸纳到公共图书馆当中。通过阅读联谊城市中各个幼儿园,从而把集体阅读行为融入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组织的活动中,增进孩子趣味性和刺激性的阅读体验。公共/社区图书馆免费为幼儿园孩子办理图书证,组织幼儿园到图书馆参观,图书馆将如何利用城市公共资源推介给幼儿园孩子都是馆、园联合推广早期阅读的有益探索。从国外的实践来看,书店、博物馆、展览馆、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也参与早期阅读推广,提供早期阅读建议。一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充分的政策资源和公共服务促进儿童早期阅读;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早期阅读推广的主要机构,应发挥带头作用,调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共同推进早期阅读工程。

③心理护理目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流程,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效果、目的以及手术中安全防范措施,促使患者能够明显治疗目标,不会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害怕等心理。

4.3少儿图书馆资源建设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差异体现了少儿图书馆在硬件(设施和环境)和软件(馆藏资源和服务)建设上的差距。从整体的设施建设、物理空间的布局布置到书架陈列、物品摆放、装饰装修,既要考虑经济、美观,还要考虑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图书馆书籍陈列的设计和布置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作为“选择设计者”,图书馆对图书摆放的细节往往能够引起孩子和父母注意力向某个方向转移,从而影响到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左右孩子和父母选择的问题上,图书馆助推早期阅读也要“拘小节”。

馆藏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均衡程度是图书馆推广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图书馆要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馆藏发展和其他资源建设上。优化馆藏资源时既要吸纳国内外优秀的儿童读物,也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阶段、图书类型、印刷版式等多方面统筹馆藏资源。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在购配馆藏资源时要考虑社区、片区的人口特点、生活状况、读者状况和阅读需求。国内不少公共图书馆的社区馆藏不患寡而患不均,孩子很难找到喜欢的书籍,借阅上交通不便,限制了孩子对阅读的期望。

4.4早期阅读推荐书目的研究和拓展活动

随着越来越多个人、组织、机构对早期阅读的关注,不同的阅读书目也相应推出。五花八门的早期阅读推荐书目让父母不知如何选择。总体而言,编制早期阅读书目需要全盘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阅读主题、阅读类型、阅读级别等多种因素。国家阅读的权威机构以及各地方政府相关的权威机构应对早期阅读推荐书目做系统、科学的研究。国家的推荐书目与地方的推荐书目在考虑各地方实际情况,包括文明程度、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公共资源、馆藏资源特点等多方面上要有所区别。另一方面,早期阅读推荐评选体系的研究不只限于纸质资源,还应包括儿童电影、电视、网站等一套完整的阅读体验的资源推荐和评选机制。影音网络等阅读资源的推评从图书馆延伸,使孩子通过图书馆触及更多国内外有价值的早期阅读体验。

无论根据主题、年龄还是图书类型、等级推荐的书目都需要活动辅助来普及阅读,强化阅读理解,加深阅读体验。例如针对某个阅读主题的故事会、表演、书评、导读、征文、研讨会、经验分享会、阅读社群等纵向推广有助于深化阅读认识,激励孩子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理解问题,包容多元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从看书看图谈感觉,到针对书中的词句和图片讨论问题,再到推测、评判作者和图书议题,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情境便于孩子进阶式阅读,从而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技巧。将馆员或老师讲故事活动转变为不同家庭、亲子带来的分享故事会,孩子从被动听变成主动表达,拓展孩子有趣而有价值的阅历。图书馆在摆放和布置图书、布置阅读空间上的选择性倾向,将引导孩子和父母关注推荐书目和相关的推广活动。图书馆与社区、幼儿园、家庭,甚至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机构联合发放推荐书目,精心策划、组织相关的活动亦是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触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横向推广。

4.5阅读教育和指导

父母在指导学龄前儿童阅读中承担主要的责任,也是阅读教育的实践者。一方面,各种专家讲座和论坛或在理论上或在分享经验上给父母提供了情感共鸣或家庭指导;另一方面,非系统性、零散的主题讲座却在父母的育儿实践中很难实施。结合国外的实践,图书馆可以考虑为个人、家庭或幼儿园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使父母有的放矢地在阅读中协助孩子。图书馆还可探索在一定范围的社区推行父母再教育培训,让父母了解启蒙孩子阅读是一门大学问。

学龄前儿童参与阅读推广是获取阅读技能、开阔阅读视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这个角度上说,学龄前儿童的阅读能力与图书馆的活动、馆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图书馆既要启蒙孩子阅读如科普类绘本、文学性绘本、幼儿画报等不同种类书刊的能力和方法;另一方面,图书馆还要教给孩子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的能力,使孩子能自主而有效地学习。阅读的乐趣不仅在书本中,还体现在诠释阅读、理解阅读的过程。PISA认为阅读者的角色不是被动地对信息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者,而是对阅读内容积极主动的反思者和批判者,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探索者。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互动交流是对分享阅读、交换阅读最有效的引导。诸如编故事、续编故事、表演故事,制作孩子自己的“绘本”和“小人书”等活动都有益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理解力、好奇心和想象力。

4.6儿童馆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阅读推广水平取决于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图书馆要有计划地组织在职馆员进行培训,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城市图书馆早期阅读推广活动的经验,提升阅读推广服务的质量。作为少儿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图书馆学知识,还要了解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学龄前儿童阅读辅导的方法和指导服务的基本技能。因此,一方面儿童馆员要熟悉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了解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和信息检索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图书馆要鼓励儿童馆员综合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书,普及图画书阅读的相关知识。儿童馆员要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兴趣爱好,因人而异、耐心、周到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作为早期阅读的推广者,儿童馆员又不同于幼儿园老师,他们需要把组织、策划、沟通等综合能力和素质融入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推广中。

4.7构建早期阅读推广资源平台

网络大行其道的时代,海量的网络资源和数字资源给儿童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选择。网上有很多的儿童阅读推广网站,图书馆要抓住孩子的眼球,精心整合各种阅读资源,利用自己的主页推广早期阅读。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阶段,3~6岁侧重开发儿童的阅读能力。图书馆应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年龄、性别、阅读基础、理解能力、成人的协助性等特点定制网站的结构、内容和特点,使儿童的发展水平与其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匹配。

不少公共图书馆的少儿网站没有像总网站那样受到重视,存在更新不及时、网页链接失效、导航不明确等问题。“少儿网”的开发、建设、更新、维护应当与总网站同步进行。各大城市少儿图书馆网站之间的相互链接成为网络平台向外延伸资源的主要形式。根据国外阅读教育组织的建议,影音资源能够提供极佳的阅读连结。影音与书本的结合鼓励孩子持续地阅读书本。例如,《神奇的校车》做了很好的示范。纸质资源、导读、书评、影音、阅读分享等推广活动从图书馆向外延伸获得了一种轻松、自然的阅读过程。

国外不少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搭建的阅读推广平台在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和阅读习惯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平台不仅是儿童的天地,也适合向家庭或幼儿园提供如何辅导阅读的指导,展现阅读成就。平台不仅向适龄儿童推荐图书和网络资源,还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上网帮助和网络资源导航。无论是在线课堂,还是混合式(线上线下)教育体验都能让家长和孩子获得各种阅读体验,增长阅读见识。

参考文献:

[1]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公司,中国儿童阅读顾问网,中国阅读学会.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EB/OL]. (2003-04-14)[2014-09-11].http://learning.sohu.com/48/ 67/article208486748.shtml.

[2]朱淑华.从战略高度推进儿童阅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75-79.

[3]张慧丽.儿童早期阅读推荐书目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53-57.

[4]刘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下的儿童读品牌活动建设——以苏州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 (12):116-119.

饶雅清女,1981年生。研究生学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收稿日期:(2014-10-11;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书目图书馆幼儿园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图书馆
爱“上”幼儿园
去图书馆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