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学术“众筹”、思想分享的盛宴——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四次(2015)学术年会

2015-02-13朱小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委会分会场馆长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2015年10月20—22日,在享有“最美基层图书馆”称誉的海宁市图书馆,来自浙江省图书馆界和福建省公共图书馆的代表近300人汇聚于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四次(2015)学术年会,共商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大计。

年会的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主持,海宁市副市长胡燕子致欢迎辞,省社科联社团处处长王三炼和学会理事长、浙江图书馆馆长徐晓军分别致辞。学会副理事长、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处长仲建忠代表省文化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在年会上对学会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进行了表彰。本届参评论文共137篇,经评审,荣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13篇,三等奖30篇。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四次(2015)学术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浙江省图书馆界一场学术“众筹”、思想分享的盛宴。

一、主旨报告,亮点纷呈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副总裁、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总馆长、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代馆长郑爱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国新,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南》杂志社原主编、著名作家、资深出版人袁敏分别作题为“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的现在与未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发展”、“行走,也是一种阅读——从探秘亚马逊说起”的主旨报告。

域外传真核心价值。郑爱清馆长特别强调,新加坡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是完美的卓越服务,内容包括热爱学习、敢于负责任、重视社区、致力于卓越的服务、团队精神。他们提供卓越服务的渠道是:适合图书馆评估标准,客户服务标准化。其十分严格的服务标准通过图书馆素质评估和读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体现。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入全岛社区,他们强调服务共享、团队精神,并极其尊重读者。对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而言,没有错误的问题,读者可以提任何问题,馆员必须作答,同时还需为读者提供多样的联系方法。至于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郑爱清馆长提出并分析了未来公共图书馆的三大因素:技术、空间和个性化创意的推送服务。

权威解析最新资讯。李国新教授从宏观的层面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他从落实国家和地方标准中的图书馆发展指标、推进完善总分馆体系建设、完善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数字化水平、推动社会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基层队伍培训、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等十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说明使参会者对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目标、任务、要求、问题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家体验别样阅读。袁敏副主席以亚马逊漂流亲历者的身份向人们展示,脱离书本的阅读是一种书本中接触不到的快乐阅读。她在感受着亚马逊部落贫穷落后的经济的同时,惊讶于当地村民自信、自尊、自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动于他们的文明举止、环保意识、拒绝不劳而获的有尊严地生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并由此得出一种颇具人文情怀并富含哲理的结论:这样的行走是一种更生动、更具象、更感性、更人文的阅读,它使我们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经典话语有了更切实的感受。在大量阅读书本的同时,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行走中汲取营养。或许,种种在现实中无法解答的困惑与茫然、无法消除的痛苦与失望,以及由此产生的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会在与山水自然的无言对白中逐渐消散。

二、浙闽论坛:总分馆模式异曲同工

年会还安排了一场跨省的联动论坛——浙闽论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总分馆建设。论坛由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超平主持,杭州图书馆副馆长梁亮、嘉兴市图书馆馆长章明丽、厦门市图书馆副馆长付虹、晋江市图书馆馆长郑君平四位在浙闽公共图书馆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就公共文化服务中总分馆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从两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运作方式的异同中,与会者体会到了总分馆建设的最集中的问题在于:人员、经费、机制。浙闽论坛的举办,在两省公共图书馆同仁之间擦出了思想的火花,加强了两省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友谊。

三、分会场多姿多彩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四次(2015)学术年会分会场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学会各分委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展示各自的特色和成果。分会场既有理论阐述、实践经验总结,又有新思路、新做法介绍以及具体工作研讨。

图书馆建筑与环境分委会主办了“图书馆视觉空间——建筑与环境”分会场。世界知名图书馆建筑设计SHL事务所合作伙伴、宁波市图书馆在建新馆总设计师Chris带大家走进SHL在世界各地设计的多个现代图书馆,让与会者了解最前沿的当代图书馆设计理念。台州市图书馆馆长毛旭为大家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宁波市北仑图书馆馆长邬莹莹与大家分享了图书馆建筑风格与设计特点,并倡导自然和谐的阅读空间。

绍兴图书馆和资源建设与共享分委会合作举办“‘互联网+’时代——图书采访从封闭走向开放”分会场。与会代表共同交流和探讨图书采访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思路、新做法。

地方文献与特藏研究分委会主办了“地方文献建设与考评”分会场。鉴于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最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各级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会者结合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规范与考评工作,研讨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研究分委会主办了“云技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分会场。上海七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李道兵介绍了“从存储、分发、转换到版权保护,基于一站式数据服务的电子借阅”。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信息技术部主任刘翔分享了“海量资源中的知识发现”。舟山市图书馆副馆长鲁凯介绍了舟山海洋数字图书馆“十三五建设”,亚马逊AWS中国云解决方案架构师陈亮交流了“云中的数字资源备份归档和容灾”。

资源描述与编目分委会主办“元数据在新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分会场。分委会主任、浙江大学资源建设部主任孙晓菲,浙江大学资源建设部副主任韩子静分别作“元数据应用与发展概述——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元数据项目实践为例”、“机构知识库与新资源建设元数据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的主题报告。

四、年会展览,耳目一新

年会展览会上,“图书馆视觉空间”主题展览反映了近几年来我省图书馆新馆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0余家专业公司、出版社、书商和图书馆界特别是浙江省图书馆界同仁跨界分享“新馆、新产品、新技术”。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四次(2015)学术年会已圆满落下帷幕,许多参会代表却意犹未尽,表示这次年会规模大、规格高,十分精彩,受益匪浅。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海宁市政府、海宁市文广新局、海宁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海宁市政府、海宁市文广新局的支持和领导下,海宁市图书馆王丽霞馆长带领的团队竭尽全力地协助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事无巨细地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保障了年会的顺利召开,其中花费的心血和流下的汗水不言而喻。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四次(2015)学术年会与以往的年会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关注和重视弱势群体

新加坡郑爱清馆长介绍个案——为低收入家庭孩童提供的阅读计划;李国新教授提到如何解决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以及如何将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到农村;袁敏副主席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现状,她从生活于亚马逊贫困部落的儿童自信、明亮、快乐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的希望,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欣慰。记得龙应台曾说过:“看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是这座城市怎么对待精神病患者、对待民工、盲流;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也有很清晰的尺度,就是国家怎么对待弱势……。”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标志,将自己的服务触角更多地伸向经济落后的区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这无疑是提高文明程度的一种表现。

第二,首次举办跨省区的论坛

“浙闽论坛”在年会上的举办,是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跨省区交流和沟通的有效尝试。论坛的探讨,使本年会的主题“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与会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总分馆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三,首次尝试会议无纸化

本次年会,借助新技术的力量,通过网络会议系统,从会议手册、报到到会议报道,均采用无纸化操作,这种新型的方式得到与会者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第四,首次利用自媒体进行报道和网络视频直播

年会通过浙江图书馆微信订阅号发布会议预告,并报道会议进程;同时通过网络和手机进行直播,给与会者以全新的感觉。(朱小燕)

猜你喜欢

分委会分会场馆长
石化公司总部HSE分委会运作实践
专题:汽标委电器分委会2021年标准审查会议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
2019农民丰收节罗源分会场活动举行
走进2018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分会场
农民“馆长”李铜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八届一次分委会主任会议在杭州召开
电动车:第四届电动车辆分委会换届会议暨标准审查会在京召开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这些书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