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5-02-12耿之桥张文里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细胞核表型淋巴瘤

耿之桥 刘 艳 张文里

原发性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耿之桥 刘 艳 张文里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免疫表型、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治疗、预后。方法 挑选1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 患者男性11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5岁(20-80岁),临床主要表现:咽痛、鼻塞、出血以及鼻腔粘膜糜烂、溃烂及新生物。镜检:肿瘤细胞弥散性浸润,细胞核大、深染、异型,可见核仁及核分裂像,细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部分细胞呈泡状,出现血管中心浸润及血管坏死,并可见凝固性坏死、出血及凋亡小体,破坏粘膜内腺体。免疫组化:CD3+,CD56+,粒酶B+,TIA-1+,穿孔素+,CD45RO+。结论 原发性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形态多样,临床特点、形态学、免疫组化相结合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重要。

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

NK/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组疾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基本发生在结外,好发于睾丸、胃肠道、软组织、腭部、鼻咽部、皮肤、鼻腔等,甚至有一些特部分病例发生于淋巴结[1]。本文观察12例原发性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特点及治疗和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03年到2014年间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组织标本12例。

1.2 方法 标本用1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免组化选用Envision法,抗体CD3、CD20、粒酶B、TIA-1、CD56、穿孔素、CD79α、CD45Ro、CK。(试剂为即用型,购自上海长岛生物技术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1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55岁,男性11例,女性1例。

2.2 病理检查 巨检:12例中有11例为活检标本,1例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标本,肿瘤大小:碎组织一堆,大小0.5*0.3*0.3cm-5.5*5*2.5cm不等,肿瘤组织均为碎组织,灰白色、灰红色,无明显结构特征,质地较细腻,并可见有出血,镜检:肿瘤细胞弥散性浸润,细胞核大、深染、异型,可见核仁及核分裂像,细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部分细胞呈泡状,出现血管中心浸润及血管坏死,并可见凝固性坏死、出血及凋亡小体,破坏粘膜内腺体。

2.3 免疫表型 CD56+,CD3+,CD45Ro+,粒酶 B+,TIA-1+,穿孔素 7例 +,3例 +/-,2例 -,CD20-,CD79α-,CK-。

3 讨论

3.1 病因学 当前对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有明确的定论,研究者认为与EBV病毒感染相关,不管的什么样的人种都是一样的,所以提示EBV可能在该病的发展、发生中起作用[1-2]。

3.2 临床特点 NK/T细胞淋巴瘤一般发生在鼻腔鼻中隔的部位,可以造成中面部结构的破坏,所以本病又称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之称[1]。肿瘤可侵及邻近四周的组织,例如口咽部、腭部、口腔、眼眶、副鼻窦、鼻咽部,肿瘤常局限上呼吸道,基本不会累计骨髓,但是会扩散到颈部淋巴结、睾丸、胃肠道、皮肤等不同部位,少数的病例会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本组12例病例均发生于鼻腔,2例侵犯鼻咽部,3例侵犯筛窦,1例侵犯眼眶。

3.3 病理特点 各种部位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基本相似,所有病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凝固性坏死,邻近小血管渗出纤维素性,可见程度不同的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小血管增生的肉芽组织样背景。异型淋巴样细胞散在或弥漫分布,肿瘤细胞可分为小细胞、中等大细胞、间变细胞或者大细胞,绝大多数病例为大小混合细胞或者中等细胞。胞核变长而且形状并不规则,染色质呈现的形状是颗粒状,大的细胞核呈现的形状是泡状,核仁并不十分明显或有胞质中、小核仁等,淡染到透亮,核分裂显而易见。在较深的组织能够看见静脉现象、瘤细胞浸润小动现象,阻塞管腔或形成血栓,最终出现缺血性梗死。瘤细胞可入侵腺体内或者粘膜上皮,最终形成亲上皮现象,与淋巴上皮病变类似。少数病例可能伴随着粘膜鳞状上皮瘤样增生,必须要与鳞癌进行对比鉴定。

3.4 免疫表型 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可分为以下几类[2,3],①:T细胞相关抗原表型:本组病例CD3、CD45Ro均阳性。②NK细胞相关抗原表型:CD56(神经粘附分子)均属于阳性;③:细胞毒性抗原表型:细胞毒颗粒相关粒酶B、相关蛋白抗原TIA-1、均阳性,穿孔素10/12例阳性,这几种抗体表达非常敏感,是对NK/T细胞淋巴瘤进行确诊首选的辅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B细胞标记抗体CD20、CD79α阴性,上皮细胞标记CK阴性,这几种抗体是排除上皮性肿瘤以及B细胞淋巴瘤的关键的抗体,用于常规鉴别诊断NK/T细胞淋巴瘤。

3.5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发病率较低,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因此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因此碰到原发于面中线、鼻部等部位的溃疡性病变及进行性肉芽病变,即使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良好,也要考虑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需与以下几种疾病对比鉴别:①炎症性病变:大量炎细胞浸润,部分形成溃疡,没有血管浸润性破坏或者异型淋巴细胞增生现象。临床上病理取材不当,相关人员仅仅夹取肿瘤组织表面渗出组织以及大片坏死物,组织挤压或者未能取病变组织最终导致细胞变形,遇此情况,不要轻易下结论,可建议临床医师避开表面坏死层取深部组织送检或对症治疗后再取活检。②vegener肉芽肿:该病为ANCA介导的纤维素坏死血管炎,为坏死性巨细胞肉芽肿,无异型细胞增生,而NK/T细胞淋巴瘤没有多核细胞和真性肉芽肿;③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镜下细胞核小深染,胞浆多红染,夹有一些分化好的横纹肌细胞,偶尔见横纹,myoglobin常阳性,LCA阴性。

3.6 治疗与预后 临床上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然而病灶局限于鼻部的患者预后非常好,完全缓解率超过80%,而晚期以及鼻外肿瘤患者预后非常差,5年总生存率低于20%。[4,5]

作者单位:221006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

[1]贾菲(美).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6-232.

[2]赵勇,彭劲武,等.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肿瘤学杂志,2011,19(6):1197-1199.

[3]SuzukiR,TskeuchiK,Ohshima K,etal.ExtranodalNK/T-cell lumphoma:diagnosisAnd treatment cues[J].Hematol oncol,2008,26(2):66-72.

[4]李新霞,古丽那尔.阿布拉江,等,新疆多民族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中国癌症杂志2012,22(10):751-756

[5]TAW ATCHAIP,SANYAS,THAMATHORNA,etal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includes cases of natural killer cell and ab,gd,and ab/gd T-cell origin;Acom prehensive clinicopathologic and phenotypic study[J].Am JsurgPathol,2012,36:481-499.

R733.4

B

猜你喜欢

细胞核表型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野生鹿科动物染色体研究进展报告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中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细胞生物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