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2015-02-12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育

程 岗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 200437)

高校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程 岗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 200437)

创新是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主旋律,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新常态”之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是内核,创业是形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教育在创新的责任十分艰巨,担负着创新的教育的使命和角色,既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又要为经济转型造就创业队伍;与此同时,教育自身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教育创新成为新的课题,既要在观念上适应和引领社会变革,又要形成有效机制和教学体系,成为创新的动力和平台。由于新时期的创新,具有概念的去边界化、方法的灵活化,以及应用的多样化,给教育机制、教育课件和教育师资带来新的挑战,作为应用型大学,只有确立前瞻性的观念,聚焦归核性的形象,构建系统性的体系统,配置开放性的师资,嫁接动态性的资源,才能与时俱进,在创新的浪潮中真正扮演排头兵的角色。

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应用型大学;创业

进入21世纪,整个国际社会创新逐渐成为发展主旋律,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新常态”之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具有深远意义。更是把创新和创业作为国家战略。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是知识的聚集地,是智慧的发动机,是人才的孵化器,在创新浪潮中走在前列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一方面担负着创新的引领和教育使命,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出思想、成果、出人才;另一方面教育机构自身也面临着升级和蜕变,在观念的自我更迭和颠覆同时,还要在体制和功能上做出及时调整,适应时代的变革,及时研究和总结创业思想和成果,跟上时代步伐。作为实践见长的应用型大学,更应该是走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沿,成为创新人才的输送源,参与到创新实践的第一线,真正扮演创新变革的排头兵角色。

一、创新回顾与思考

(一)创新正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

以硅谷为代表的新经济,将创新为内核,产生了一批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伟大产品和公司,如苹果、谷歌、特斯拉、英特尔、甲骨文等。

与此同时,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改革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二十年来,在加人世贸组织带来的开放效应和深化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出现持续高速增长,2007年最高点达到14.5%。之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外需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加之国内连接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和经济的周期性回调,经济增速放缓。2014年一季度起,江泽民同志从上个世纪末就“创新”概念作了讲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5日去年11月9日习近平又作了系统阐述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成为议论的话题。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时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③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316/13556240_0.shtml)实际上这不是自上而下的总动员令,而是上下一致的全民共识。

可以说,创新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势和未来高度,是软实力的集中表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这种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经济活动。当今知识经济已经不是传统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简单翻版或升级,而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与日渐成熟的互联网结合。

(二)创新的回顾和含义

创新源自英文Innovation,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①百度百科中“创新”词条(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381/5375888.htm)随着工业革命的崛起,产品和技术的推动表出现知识的两个方面,于是学界更倾向技术为核心的具体描述,之后的信息革命,创新的定义也与时俱进被重新定义。

将创新最早进行系统表述的,应该是经济学家熊彼得(Sehumpeter J.A)在1912年提出的,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而最新发明创新的企业可能因此改变与竞争者见的竞争态势。概括而言,就是:“先有发明,后有创新”。这个观念对后来的专家、学者看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概括为五个要素: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②百度百科中“熊彼得创新理论”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73043.htm)

到了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Walt Whitman Rostow)形成完整的创新理论,分为六个阶段,认为其中“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是两个关键性阶段。并将“创新”的概念明确锁定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的迈尔斯(S.Myers)和马奎斯(D.G.Marquis)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于是在《成功的工业创新》(1969)的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之后又将概念扩展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在1962年发表了《创新的扩散》一书,认为创新扩散受创新本身特性、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创新采纳率和扩散网络形成的诸多因素。

直到1985年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对创新下了很实惠的定义,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变成真正的资源”,并且以完整和系统化的形式讨论创新,反对所谓创新是“灵机一动”的想法,认为创新是可以训练、可以学习的。

我国宋刚和张楠提出创新的“双螺旋结构”③百度百科中“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词条(http://baike.baidu.com/item/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即技术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共同演进的产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2.0”④百度百科中“创新2.0”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923326.htm)进一步对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强化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创新民主化。

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的创新三个阶段理论⑤新华网《创新2.0的三个阶段》(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8/06/c_134487210.htm)做一个小结,即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和大众创新。可以看到,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又是一种工具。

当今社会的创新已经不局限于技术,我更欣赏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的表述:“本书所提及的‘技术’一词,指的是一个组织将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技术,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所有的企业都拥有技术”,“因此,这一技术概念已从工程和制造业扩展到了包含市场营销、投资和管理流程在内的广泛领域、而创新指的是其中某项技术发生的变化。”

(三)当今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形成多元化介入,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创新教育的思想早已融入各高校的办学理念中,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对创新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有的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初显成效。

早在2002年3月教育部就确定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改革试点,强调核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战略层面推进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推进文理交融的课程设置。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5月4日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2015年6月11日,由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137所高校和50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组建,标志着创新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全面展开。

清华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把“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进行融合,形成“创意”为主的未来兴趣团队、“创新”为主的创客空间、“创业”为主的X-lab和创+。复旦大学则将创新创业教育更多聚焦在创新意识培养和领导力培养上,并在课程中引入风险教育,提高学生的风险承受力,通过校友捐赠所设立的创业基金支持和扶持创新项目的孵化和转化,并加快与国际院校合作的全球创新学院筹备以实现学术引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则在对接外部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筹备创业园,对接东部资源提升创新创业能级和水平。

今年7月22日教育部公布50家“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重点抓好协同育人机制、实习实训工作、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五个方面工作,切实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特别是推行创新创业学分制,设置创新创业学分,放宽休学年限,保留学籍创业。同时,鼓励高校设置创新创业奖学金,创业扶助基金和引导基金,广泛引入社会资本、风险资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以说高校的创新创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斯坦福大学的实践

随着创业圣地硅谷的名声鹊起,斯坦福大学日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被不断的解读。根据斯坦福大学相关人士估计,硅谷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企业创造的,而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居美国高校毕业生之首。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一是归功于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其创建之初便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宗旨,即“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而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自由之风永远吹拂)就是鼓励和保证学校师生能自由自在从事教学和研究;二是有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创业课程建构中坚持文科和理科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尤其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当中,注重拓宽基础性课程,强化通识教育,同时创业课程就有门之多,有90%的学生至上过其中一门;三是有浓厚的创业氛围,通过制定鼓励师生创业、设置专门机构为师生提供便利条件和配套服务、设立孵化创业项目的种子基金。甚至在校园有“不想创业的学生才是异类”的说法。

在斯坦福创业文化中,值得一提的是宽容失败、推崇与众不同、鼓励冒险的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才走出一批如惠普(HP)、雅虎(Yahoo)、升阳(SUN)、思科(CISCO)这样的企业,像谷歌(Google)就是在创始人求学期间就启动的项目。

斯坦福物理系教授沈志勋接受采访时说:“很多人对斯坦福教授的理解,以为他们都开公司,赚很多钱,这是不对的。在这里,每个教授都在挑战科学和技术最高层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出来很多东西,比如专利、技术,然后转化成公司、财富。否则大学与企业有什么区别呢?”通俗直白地道出了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的精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是有着不同的理解,从形态变化来判断,到围绕技术变革来确认,而如今更注重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生态圈形态,越来越把对市场洞察和挖掘所形成的商业模式作为创新的主体。不同地域对创新的立意也是差异较大的,导致做法上的不同。北京中关村立志要成为中国的硅谷,注重项目的原创性;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在职业规划与发展的课程基础上融入创新教育。

创新正在不断地被创新;创新正在不断地被挑战,创新正在不断地被定义。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造性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新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有效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抓手,更是高等教育机构提升自身在社会变革价值的契机。

二、创新教育面临的三大基本关系

正是由于创新一词概念的动态性、地域的独特性、机构的立场性,让创新概念变得横看成林侧成峰,也恰恰是对创新理解的多样性,甚至无法界定其边界,让创新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和延展性,从而在实践中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和绽放出生命活力。这也让创新的教育带来无限的可能。于是我们会发现,创新是什么,已经不重要。这种去定义化的本身就符合创新的精神!其实德国数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早在1931年就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①百度百科词条: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在实际思考和操作中,还是要遵循一定规律和法则,才能有效驾驭和引领我们探索前行。厘清创新与创业、实验与实用、见识与知识等三大关系,方能让我们的创业教育更具独特性、更有操作性、更有价值性。要让培养的学生成为创新的先锋,教育机构本身就是先要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一)创新与创业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创新与创业常常放在一起,甚至让人多人形成思维定式,就是创新就是创业。由于我国的特有文化背景,民众的心理更愿意遵循“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法则,一方面是缺乏资本纽带来传递创业的价值和分享创业的成果,另一方面是人们忽视整个社会的创业有形成本偏低而无形成本偏高的特点。导致创业中的创新流于口号。实际高校的创新教育也混同于创业教育。

严格来说,“创业”至今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将创业者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承担的“风险”论、又将创业过程中承担协调者和领导者的“领导”论;有强调创业是实现创新过程的“创新”论;有认为创业是一种包括战略导向、把握机会、获取资源、控制资源、管理结构报酬政策等六个要素的“管理”论;有强调从“存在有利可图的机会”和“存在有进取心的个人”这两者相结合的角度去研究创业的“机会”论。但有两点是公认的要素:一是创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二是机会追求是创业的核心要素。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因素,“创新”与“创业”已成为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且很多研究者都因循“创新”学派的观点,过于强调创新和创业的内在联系,主张“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于是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常常陷于混乱和尴尬。

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的质量,使学生认清自我和人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增进创新精神和事业心,不断挖掘学生的相关潜力,以期达成学生创新创业行为。这种重组后的复合式教育体系提法,应该是未来的方向,相当大程度契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的定义,具体表述为: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

但就目前而言,整个知识体系和教育资源环境尚未配套成熟,现阶段的这样提法会混淆对原本基础概念的理解,也给操作思路带来一定的混乱。

相对而言,瑞典管理学家Kaj Mickos (2004)对此作了更客观的表述,“创业不是创新,创新也不是创业。创业可能涉及创新,或者也并不涉及;创新可能涉及创业,或者也并不涉及”。可以看到,创新与创业还是存在一定关联的:第一,创新是理论、方法、技术或应用等在某一方面的发现、发明、改进或重组。创业是一种思考、想象、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在于把握机会,整合资源从而实现新的企业或新的领域确立。将创新的要素用于经营和管理中,开创新的领域或新的局面就是创业。第二,创新是过程,而采取结果导向,而创业则是结果和过程并举,互为因果,所以除了自身的要素组合,更重视外在的条件。第三,创业的功利性决定了其比创新更加关心结果的可实现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创业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将创新的思想或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种社会活动。也就是说,创业更多是机会导向,所谓商机,可以运用创新,也可以不运用。

本文的探讨立足创新,强调创新教育,就是让高校的创新氛围无关功利,一方面可以把创新的探索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用渴望强烈驱动,造就创客(Maker)队伍;另一方面可以在创新中挖掘和把握商机,用成功欲和成就感的塑造,去孵化和培养创业人群。而对于没有把创新作为内核或前提的创业,不在此讨论之列。

早在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就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造性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正是高等院校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原因。

(二)实验与实用

硅谷孕育出大批企业创立和师生创业成功,塑造了新经济的样板,也让创新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也广为传颂,也成为业界的标杆。大量分析和总结可以归结为:

1.办学理念的明确

斯坦福大学的“实用主义”理念和表达可谓开宗明义,“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它所包含的求真务实、勇担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成为推动斯坦福及斯坦福人不断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为斯坦福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正是这样的理念让斯坦福大学不仅保持了务实的创新基因,而且向世人传递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个性。

2.教学体系的完备

斯坦福有包含21位获过诺贝尔奖的2118人的教职工队伍,还从海内外聘请专家和科研人员为顾问,承担教学任务;课程建设中重基础教育、重通识教育,鼓励跨学科学习,并通过教学实践体系保障,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创业技能。

3.创业氛围的浓厚

学校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支持师生创业,不仅允许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兼职行为,而且允许期间脱离岗位到硅谷办公司,或就职。更可贵的是对于教师在校的科技成果,由发明人否则向公司转移的,学校与其签署许可合同。学校还设有孵化资金,对想法和研究进行激励、对初成型技术的资助、对有前途项目的支持。

但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大学的实验,从实验室孵化的项目,成为斯坦福长青的基石。纵观美国创新创业卓越的高校,都是在科研孵化的储备上有着战略投入的。这种实用,是以实验室为后盾的,其创业的起点就远远高于社会的水准。

因此,在创新教育中,必须强化以实验室为后盾的研发,力量和投入,一些应用型大学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就必须在整合社会资源,联手企业科研上下功夫,客服当前高校普遍的低创业率、低技术含量的不足,避免创业沦为谋业。根据第三方调研公司麦可思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从行业来看,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这说明,自主创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基本不具备开发科技产品的能力,自主创业主要从事销售工作。

未来的创新,不只是概念的标签,而是基于高校的实验室来释放思想、技术和成果,奉献给社会的才是真正实用,乃至实惠。就创业而言,所带来的更多的是高附加值、高差异化、高存活率、高成长性的惊喜。

(三)见识与知识

创新教育,之所以锁定通识教育、之所以锁定文理交叉、之所以锁定社会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既有的课程体系内掌握更广的知识,在兴趣激发、探索能力、解决方法三个层面,来实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正如李善有教授所言:“边界之内是知识,边界之外是见识”。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确保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师资队伍的开放性,最终构建有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就必须兼顾见识和知识两个方面的打造。

所谓见识,就是视野,这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素养。而高校的创新教育存在教师与学生“双向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是高校师资的合格师资的匮乏,高校教师普遍对创新教育缺乏真正的危机感。而当前创新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偏重于理论教学的师资队伍相当程度制约了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创新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应该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去,进行系统设计、总体协调,与此同时,将创业教育变成学生“第三本通行证”。师资队伍吸引一线企业家的加盟,可以将其身上的韧劲和实战经验带入课堂,传递给学生。

知识体系,也不是单纯依靠任课老师的单打一开发,而是将研发队伍对课件进行研发作为重要补充力量,强化基础课程的开设的广度。让学生在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同时,激活创新热情,产生创意灵感,形成创业冲动。

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名言“创新都是来自边缘”启示我们:创新教育唯有用系统的学习,把学生带入打破边界的思维方式,才能让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中不断创新。

三、创新教育实施的四项原则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高校教育的主题,为了卓有成效地推进与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在观念上和原则贯彻项基本原则。

(一)核心聚焦原则

由于创新理解的多样性,实践的丰富性,但作为具体教育机构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渐成熟,但这种周边资源的配套响应协同或控制管理是有限的。就必须结合自身对市场的理解,对未来的研判,以及地域的特点,来审视创新教育,制定社会理解、机构可执行、学生科响应的发展战略,才能提升周围利益关联者的认知和认可,真正实现资源聚焦,夯实基础,积厚薄发,在关键点上发力。实现为社会贡献智慧、贡献成果、贡献人才的使命。

(二)前瞻配置原则

创新,就是不断进化的过程,不断迭代的思维,用理性批判现有的教育内容,挖掘和紧抓与社会创新要求的脱节的痛点。建立育人的多维度培养、多层次要求,率先在课件教学、自助学习、系统考评三个环节构建良性互动和促进,以学促教、以评验学、以教带评,服务于受教者主题的个性弘扬和兴趣激发、服务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思考和实践开放、服务于教育目标的面向社会和面向未来。

(三)生态打造原则

创新教育是系统工程,既要表现出高校自身教育的系统性,又要具备培养方法的开放性,必须具备系统思维推进,塑造校园文化,形成创新氛围,以生态圈形式,达到“引而不发”的效果。不可忽视的是在招生生源上探索变革,让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的学生进入校园,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封闭现象。通过数字化跟踪,挖掘价值,形成反馈闭环,激发教学的社区化互动机制。并积极探索校友与在校生的互动机制,构成学生毕业进入社会软着陆的渠道。

(四)人格塑造原则

校园文化的民主性和教学思辨的启发性,是人格塑造的两个基本要素,民主性使得学生感到轻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不仅是人格塑造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热和刑事的压力和强制,能自由自主的思考、探究,发表见解,才能摒弃学习中的依赖性。启发性则是针对创新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与引导,这就对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前提,是学校在教师人格的塑造上先下功夫。

四、创新教育的五个环节

创新教育的实现,就必须先行实现自身的教育创新,就必须在观念、环境、内容、方法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率先突破。

第一,观念的创新。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新教育的保障和引导,变知识体系的结构化为柔性化,打破概念原理的条条框框,强调变化和应用,以面对和拥抱未知世界的不确定。变求学谋职的功利化为能力化,有不断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将兴趣与谋职有机结合起来。变师道尊严的等级化为民主化,让师生共同探索,不迷信权威。

第二,环境的创新。在创新人才的教育成长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塑造自由、民主、平等、开放、进取、灵活、开放。在教学管理体制上,使教育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严格与宽松相结合,系统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尊重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创新活动,创造创新实践机会。

第三,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要与时俱进,将创新的培养个性化、创新的价值多元化、创新的课程兴趣化,实现内容与形式并重的学习氛围。在基础课程的系统开发和深化上下功夫,在文理学科的融合跨界上下功夫,在多学科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开放性上下功夫。

第四,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上,课程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将创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变传授的“满堂灌”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新媒体、交互化、移动化等新技术,让校园的创新元素无处不在。

第五,评价的创新。将评价体系置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以评验教,以评促学,形成教学评三位一体。实现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将考核重点放在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实现评价体系的动态性,让评价体系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欲的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实现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打破教师单项的评价,逐步融入自评等形式,让学生在自省中成长和提高。

创新是国家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创新是民族持续强盛的灵魂,创新也是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首先是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基本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型的教师。作为教育机构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必须在高校机构的自身发展战略、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养投入、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前瞻性规划、持续性改进,才能确保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让自身在教学机构中脱颖而出。

[1]赵淑梅.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6).

[2]斯坦福大学与硅谷[EB/OL].三联生活周刊,http://www.lifeweek.com.cn/2012/1012/38801. shtml

[3]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4]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归纳[EB/OL].http://ghc.usst.edu.cn/s/38/t/380/4a/79/info19065.htm.

[5]李善有.颠覆式创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创新者的窘境[M].中信出版社,2014,序言XII.

(责任编辑 梁晋云)

G630

A

(2015)03-11-07

2015-06-01

程 岗,男,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约研究员,复星集团顾问,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