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5-02-12宋爱苹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工程造价实训

宋爱苹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宋爱苹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要,严重制约着工程造价专业的正常发展。本文针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工程造价;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增加了高校对于工程造价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现在很多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课堂教学与工作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无所用、用无所学”的现象还很严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和特点

(一)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工程造价专业存在不同的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能自成体系,专业培养目标会因校、因地区而异,不同院校只能依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向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特点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特点主要有:第一、与行业发展同步。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工程造价行业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工程造价技术的发展与行业发展同步是首要的特点,因为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并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二、新课程体系要考虑到工程造价行业的区域性、政策性较强的特点。这也是工程造价专业所具备的特点之一,所以专业课教师依据本地区最新计价政策、规范来组织教学活动。第三、理论实践一体化。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课占了大部分课时,而实训课时偏少,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新构建的课程体系里没有纯粹的理论课程,所有课程均依据课程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完成相应项目任务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课程将成为建筑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政策性极强的课程。程造价课程现行的教学模式不能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不能实现拟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缺乏整体性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面广、覆盖范围大,横跨工程技术和经济领域,而有些专业课程中存在内容脱离实际,不能贴近现实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学生学了不能运用于实际工作过程中,实操能力相对较差。由于本专业的学科跨度较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其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理论课程内容顺序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各学校只有在设置课程时进行合理协调,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实际操作训练主要是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来实现。由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受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大部分院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未能有效的为学生提供职前岗位实践训练。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理论课内容与实践知识严重脱节,重视课堂讲解的内容,忽视课外实践的内容,校内缺乏专门的工程造价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也甚少,实训的形式上过于教条,针对性不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工程造价本身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接触实际项目,才能适应目前工程造价工作的快速发展。他要求任课教师不但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更擅长理论知识的教授,实践方面的经验可能要欠缺一些,虽然近年来在专职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迅速上升,但大多为青年教师,几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部分学校也聘请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但是由于这些外聘教师在教学时间和服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可靠的保障,造成学生的学习有数量没质量。使理论与实际形成一定的差距。

(四)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的灌入式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大量的理论内容是以文字表述的,不够形象、直观,即使现在有很多高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还是理论不能联系到实际应用中,学生逐渐失去专业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下而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良性互动,久而久之,便造成学生厌学逃学严重的现象,从而教师也变得敷衍了事,使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薄弱。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教材方面

工程造价专业大部分教材内容都跟不上就业岗位的需要,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实验实训中实际操作少,依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实用性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相应层次和与教学大纲相一致的优秀教材,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现状基本相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应符合并能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具有先进性。

(二)课程设置科学化

1、根据“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制定课程体系,由于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基础性知识学习背景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重点对本专业的图纸绘画与立体建筑构造分析等进行强化教学,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力学基本知识,了解构件的基本受力情况,了解结构构件设计。

2、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对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有很大影响,安排课时情况时需详细斟酌以保证知识点的良好衔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哪些作为先导课,哪些作为后续课,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后续专业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教师队伍上看,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是实践知识较弱,造就一支素质突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满足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甚至代表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只有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丰富实践知识和经验。制定激励政策,有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工厂实践、考察,让教师参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办学的途径,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丰富教师的实际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高技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进一步加大推行“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可以在就职入口方面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

2、多渠道、多方式培养年青教师

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选送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参加有针对性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以老带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3、增加对专业课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由于工程造价信息更新较快,从事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规范。需要院校增加对相关教育培训项目的投入,提高教师薪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或者组织相应的教育培训,让专业课教师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相应课程内容中,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培养综合素质

培养有能力、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是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专业性和技能性人才的客观要求。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重视实践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实训的环节,为学生提供职前岗位实践训练,建立科学、有效、严格培养计划和实施措施。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争取实现高职院校的理实结合1:1的人才培养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实训体系,把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内容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尽快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高素质人才。

(五)与校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理论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检验理论知识并得以升华。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引企入校。利用企业的资源搭建学生实习的平台,进而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以便随时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签署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际工作锻炼。走校企联合、共同开发的道路对于构建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和考核者,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理解的内容直观、易懂的展现给学生,课堂容量大、进度快、效果好、学生记忆深刻。使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想象的教学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机制还课堂予学生,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思维。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互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重视学生的经验反思和协作学习。

总之,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为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师资队伍以及实践教学场所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赵蓓蕾等.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建材,2013.

[2]吴全利.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

[3]张俊强,周向阳,叶林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

(编辑 崔立华)

G642

A

(2015)03-35-03

2015-03-10

宋爱苹,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工程造价实训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