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罗田方言的“VP-neg”式正反问句

2015-02-12徐英

天中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罗田补语句式

徐英



湖北罗田方言的“VP-neg”式正反问句

徐英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罗田方言的“VP-neg”式正反问句主要有两种:“VP-冇?”和“VP-不?”式,这类格式是罗田方言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特殊句式,其中否定词“冇”“不”一般都可以放置于各类语句末尾形成正反问句,但“VP-冇?”和“VP-不?”式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貌特征,因而使用起来有不同的分布特点。

罗田方言;VP-冇;VP-不;正反问句

罗田县在湖北省东部,依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罗田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VP-neg”式正反问句是罗田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特殊句式,其中VP为谓词性词语,“neg”为否定词语。罗田方言的“VP-neg”式主要有两种:“VP-冇?”和“VP-不?”。本文拟考察罗田方言的“VP-冇?”与“VP-不?”句式的结构特点,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

一、“VP-冇?”式

“冇”在罗田方言里读作[mau33],即普通话中的“没有”,“VP-冇”相当于普通话中的“VP没(有)”,例如:

(1) 单纯动词谓语句:他来冇?→他来了没(有)?

(2) 动宾谓语句:你写作业冇?→你写作业没(有)?

(3) 动补谓语句,可分为六类:

a. 带结果补语:你衣服洗干净冇?→你衣服洗干净没(有)?

b. 带程度补语:细伢儿喫饱冇?→小孩儿吃饱没(有)?

c. 带状态补语:雨下大冇?→雨下大没(有)?

d. 带趋向补语:你困着冇?→你困着没(有)?

e. 带数量补语:他割了一亩田谷冇?→他割了一亩田谷没(有)?

(4) 双宾语句:爸爸把钱你冇?→爸爸把钱你没(有)?

(5) 兼语句:大伯叫你喝酒冇?→大伯叫你喝酒没(有)?

(6) 连动句:小四出去打工冇?→小四出去打工没(有)?

(7) 主谓谓语句:他身体好冇?→他身体好没(有)?

(8) 把字句:你把钱还他冇?→你把钱还他没(有)?

(9) 被动句(罗田方言常用“让”“把”字):你让他打冇?→你让他打没(有)?

从结构形式上考察,罗田方言的“VP冇?”句式相当于普通话中的“VP没(有)”,这种“VP冇?”格式“冇”后都可以补出“VP”来,转换成“V-冇-V?”格式,意义不变。如:

(1) 他来冇?→他来冇来?

(2) 你写作业冇?→你写冇写作业?

(3) a.你衣服洗干净冇?→你衣服洗冇洗干净?

b. 细伢儿喫饱冇?→细伢儿喫冇喫饱?

c. 雨下大冇?→雨下冇下大?

d. 你困着冇?→你困冇困着?

e. 他割了一亩田谷冇?→他割冇割了一亩田谷?

(4) 爸爸把钱你冇?→爸爸把冇把钱你?

(5) 大伯叫你喝酒冇?→大伯叫冇叫你喝酒?

(6) 小四出去打工冇?→小四出冇出去打工?

(7) 他身体好冇?→他身体好冇好?

(8) 你把钱还他冇?→你把钱还冇还他?

(9) 你让他打冇?→你让他打冇打?

但是罗田方言的“VP冇?”式一般不带“得”“能”等动补谓结构,如:

* 这件衣服洗得干净冇?

* 你能走冇?

* 他画得完冇?

* 他能当官冇?

这可能是因为“冇”一般用作已然态的询问,即所问的是动作行为是否已经发生,客观情况的状态是否有所改变。而“这件衣服洗得干净”、“他画得完”这种事情是能力问题,是一般事实,不是已然发生的,所以在罗田方言中不能说。而“你能走冇?”“他能当官冇”询问的是意愿、能力问题,属于未然体,也同样不能说。而在上文所举例中,(1)、(2)、(3)a、(3)d、(3)e、(5)、(6)等诸例都是询问动作行为是否已经发生,(3)b、(3)c、(7)等诸例都是询问客观情况是否已经发生变化。不管是询问动作行为是否已经发生,还是询问客观情况是否已经发生变化,罗田方言的“VP-冇?”式都用作已然态的询问。

有趣的是,黄冈地区除了黄冈市用“VP-没(有)”来表示正反问外,其他各县市如英山、浠水、武穴、红安、麻城、黄梅、团风等地方言都是用“VP-冇”来询问已然发生的动作行为或事实性质。这一方面可能与黄冈市作为地级行政区域,与外界交互频繁,受共同语的影响比较显著有关,另一方面黄冈市区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大于各县市,因而黄冈市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速度自然就快于黄冈地区各个下级县市。目前普通话里强势的“VP没(有)”语言形式正向黄冈地区周边渗透,并逐渐向偏远地区延伸,因而在新派罗田方言中“VP没(有)”这种正反询问方式也偶尔会出现在年轻人的口语交际中。

二、“VP不?”句式

“VP不?”句式列出一个谓项“VP”和一个否定副词“不”来表示正反询问,这种句式相当于普通话里的“V不V”,其中句末否定词“不”后面也能补出谓项或者是谓项的一部分,补出后的句式与原句句意一样。如:

(1) 单纯动词谓语句:小毛去不?→小毛去不去?

(2) 动宾谓语句:你伢儿写作业不?→你伢儿写作业不写?

(3) 动补谓语句,可分为六类:

a. 带结果补语的:细伢儿喫得饱不?→小孩儿喫得饱不饱?

b. 带可能补语的:你衣服洗得干净不?→你衣服洗得干净不干净?

c. 带程度补语的:病得很不?→病得很不很?

d. 带状态补语:灯亮不?→灯亮不亮?

e. 带趋向补语:困着倒不?→困不困着倒?

f. 带数量补语:他割一亩田谷不?→他割一亩田谷不割?

(4) 双宾语句:爸爸把钱你不?→爸爸把钱你不把?

(5) 兼语句:大伯叫你喝酒不?→大伯叫你喝酒不叫?

(6) 连动句:小四出去打工不?→小四出去打工不出去?

(7) 主谓谓语句:他身体好不?→他身体好不好?

(8) 把字句:你把钱还他不?→你把钱还他不还?

(9) 被动句(罗田方言常用“让”“把”字):你让他打不?→你让他打不让他打?

从结构形式上考察,罗田方言的“VP不?”句式相当于普通话中“V不V”式,罗田方言的“VP-冇?”式不能带“得”“能”等动补谓结构,但“VP不?”句式后则能,如:

这件衣服洗得干净不?

你能走不?

你画得不?

他能当官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罗田方言里“VP-neg?”句式蕴含有丰富的体貌特征。“VP-冇?”与“VP-不?”所表示的体貌特征不同,如前文所言,“VP-冇?”询问的是已然态,一般都是对已然的事实进行询问,由“不”构成的正反问“VP-不?”在罗田方言里一般表示未然体,询问的是将要发生的某种情况和趋向,或者询问一种主观态度与能力,而将要发生的某种情况、趋向或者是主观态度与能力都是不可预期的,都是未发生的,时间可指现在或将来。如上例(1)、(2)、(3)f、(4)、(5)、(6)、(9)都是询问的主观态度,(3)a、(3)b都是询问的主观能力,(3)c、(3)d、(7)都是询问的一种趋势或情况。

三、“VP不?”与“VP冇?”句式的差异

日常交际中,罗田方言的正反问句“VP-neg?”可以分为“VP不?”和“VP冇?”两种句式,由于其中“不”“冇”并未虚化,仍然保留着否定词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体貌意义,因此二者在罗田方言里使用时必须严格区分。

关于“V不?”和“V没有?”的区别,邵敬敏在《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早已论及:“V没有?”问的是客观情况,是一种已然体,表示过去或现在已经发生了的动作行为,而“V不?”问的是主观态度,是一种未然体,时间可指现在或将来,有时也可以询问过去已经发生了的动作行为[1]111。邵敬敏、王鹏翔认为这一规律同样也适合于陕北方言,他们从四个方面对陕北方言的正反句中的“VP不”和“VP没”式进行比较:(1) 实现与未实现;(2) 主观愿望或能力与客观效果或结果;(3) 静态与动态;(4) 惯常性、相对永久性的恒态活动与偶然的或一次性的暂时活动[2]。综合二者的观点,具体而言,罗田方言的正反问句“VP不”和“VP冇”式也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第一,“VP不”是对未然态的询问,是没有实现的动作行为或者客观事实,“VP冇”一般是对已然态的询问,是已经实现了动作行为或者客观事实。例如:

A、你们十一来三峡旅游不?

B、你们十一来三峡旅游冇?

“旅游不?”是询问没有实现的动作行为,“旅游冇?”是询问动作行为是否实现。

A、明昼唱歌小红儿去不?

B、上次的唱歌小红儿去冇?

A句对未然态的情况进行询问,B句是对已然态的情况进行询问。

第二,“VP不?”是对主观的愿望或能力的询问,“VP冇?”则是对客观的成效或结果的询问,例如:

A、姐姐走不?

B、姐姐来冇?

A句问的是姐姐的意愿,着眼于当事人的主观态度,B句不是询问“姐姐”的主观态度或者个人意愿,只是对“姐姐走没走”这一客观结果来询问。

A、你会写字不?

*B、你会写字冇?

A句询问是否具备“写字”的能力,B句一般在罗田方言里不会这么说,因为“会”一般问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客观结果。

第三,“VP不?”询问的是习惯性的、恒久性的动作行为,静态的居多。“VP冇?”则多用来询问偶发性的、暂态性的活动,动态的居多。邵敬敏、王鹏翔认为前者判断性较强,带有探求结论、断言的意味,后者陈述性较强,倾向于纯事实或事件的描述[2],如:

A、早餐店的门开了不?

B、早餐店的门开了冇?

A句是询问早餐店门“开”这一状态的,是静态的;而B句是询问早餐店门是否“开”了,问的是变化,是动态的。

A、舅舅喝酒不?

B、舅舅喝酒冇?

A句着眼于询问“舅舅”的平常习惯或者爱好,是一种经常状态,是恒态的;B句则是着眼于“他”偶然的一次活动询问,是偶然暂态活动,也是一种动态的活动。

A、铁树开花不?

B、铁树开花冇?

A句是询问铁树的一贯性特征;B句询问铁树开花这一事物的暂态特征是否出现。李宇明考察汉语中“不”的否定域认为其主要用于常然和未然域,并以英语中经常用相同的时态表达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与将然和假然的动作为例证,认为常然与未然的语法特点很接近,因此可以归入较为广泛的“未然”语法范畴[3]。换言之,“VP不?”所包含的常然与未然的时体特征是兼容的,都可归入“未然”的语法范畴之中。

第四,“VP不”是询问的边界交叉、无法分出个体数量特征的无界的、连续量的性状或行为,“VP冇”则是询问边界明确、常具有起始点和终始点,可以独立分散出个体数量特征的有界的、离散量的性状或行为。如:

A、你奶喫饭不?

B、你奶喫饭冇?

A句“VP不”询问“喫饭不喫”是在一定时间区持续的,无界的连续量的活动,没有起点和终点;B句“VP冇”询问“喫饭冇喫”是从整体上观察一个行为,拥有起点和终点,且这行为是一个边界分明的单位,具有离散性的特征。

正因为在罗田方言中“VP不?”与“VP冇?”句式有以上四点区别,因而由动词“是”“在”“有”所构成的正反问句,它们就分别形成了“是…不”“在…不”和“有…冇(得)”这三种固定格式,其中,“是…不”这种格式跟普通话基本相同,没有“是……没(冇)?”格式,“在…不”和“有…冇(得)”这两种格式则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例如:

*A、你有车不?

B、你有车冇(得)?

*A、你老娘在屋里冇?

B、你老娘在屋里不?

罗田方言中,动词“有”和“在”的否定式为“冇得”和“不在”,一般不用“不有”和“冇在”这类格式,因而“你有车冇?”“你老娘在屋里不?”这样的问句形式成立,并且句末否定词“冇”和“不”是不能互换的。这是因为带“是”的动词句一般表示一种惯常性的动作行为或者判断性的言语行为,带“在”的动词句一般表示静态的动作行为,所以它们能和“不”搭配使用,而不能跟“冇”搭配使用;带“有”的动词句表示存现的、动态的、有界的性状和行为,一般跟“冇”搭配使用。而普通话中并非如此,普通话“有”字句的正反问句,除了用句末否定词“没”来询问外,还可以用“不”来询问,现代汉语语料中就有此例句:

A、这个有名字不?(《曹禺选集》)

B、你有事不?(《新儿女英雄传》)

C、算算你命里还有儿子不?(《原野》)

同样,普通话里动词“在”的否定式可以说“不在”与“没有在”,如“你在做作业不?”跟“你在做作业没有?”这两种句式都可以并存使用。

综上所述,“VP不?”与“VP冇?”所询问的时体特征不同,前者询问的是未然态的情况,后者所询问的是已然态的情况;询问主客观属性也不同,前者询问人的意愿、能力,是主观的,后者多从动作变化的客观结果来考虑,是客观的;询问的性状也不同,前者所询问是做某事的可能性、惯常性,是静态的,后者询问的是动作行为的实现或完成,是动态的;询问动作变化的界限也不同,前者是一种无界的、连续量询问,后者是边界分明的客观描述。

[1]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邵敬敏,王鹏翔.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一个类型学的过渡格式研究[J].方言,2003(1).

[3] 李宇明.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J].中国语文,1998(2).

〔责任编辑 杨宁〕

Positive/Negative Interrogative Pattern of “VP-neg” in the Dialect of Luotian, Hubei Province

XU Y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Positive/negative interrogative pattern sentences in Luotian can be classified two types like “VP-mao?” and” VP-bu?” which with a high frequency of usage in Luotian dialact. The negative word “mao” and “bu” is generally come into being Positive/negative interrogative pattern sentences by placing at the end of all kinds of statements. The “VP - mao?” and “VP - bu?” have different tense and aspect, so they hav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usage in Luotian dialect.

Luotian dialect; “VP-mao?”; VP-bu?”; Positive/negative interrogative pattern sentences

H17

A

1006−5261(2015)03−0105−04

2015-03-18

武汉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2013111010202)

徐英(1979―),女,湖北黄冈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罗田补语句式
徐建南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朝鲜语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情况
雪中浪漫 罗田薄刀峰
汉语中的补语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罗田村:南昌市最古老的樟树
特殊句式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