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门源县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调查

2015-02-09包守泰

养殖与饲料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牧羊犬调查

包守泰

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810399



青海省门源县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调查

包守泰

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810399

摘要应用布鲁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实验,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大滩地区的120只牧羊犬血清样品进行抽样监测,结果检出牧羊犬阳性血型1份,阳性率为0.83%,说明该地区的牧羊犬群中存在着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门源县;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调查

包守泰,男,1978年生,助理兽医师。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犬多呈隐性感染。少数出现症状,主要以流产、生殖器发炎及各种组织出现局部病灶为特征。布鲁氏杆菌有6个种,其中流产布鲁氏杆菌、马耳他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及犬布鲁氏杆菌能够感染犬。布鲁氏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奶汁、尿液、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可存活120 d。

病犬和带菌犬是主要的感染源。受感染的妊娠母犬在分娩或流产时,大量布鲁氏杆菌随胎儿、胎水、胎衣等排出体外,并且其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均含有布鲁氏杆菌。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易感犬摄取了被污染的饲料及饮水而感染。另外布鲁氏杆菌也可经皮肤、黏膜入侵犬体,并且可垂直传播。

为摸清门源县大滩地区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疫病发展规律,切实加强预报能力,根据门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安排部署,2014年4月在门源县大滩地区范围内抽样调查了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和范围。2014年4月,在门源县大滩地区范围进行了牧羊犬的抽样监测工作。

2)采样方法和数量。以在历史上发生过和疑似发病的区域为主。本次抽样监测了大滩地区120只牧羊犬的血清120份。

3)监测方法。参照《青海省2011年动物疫病监测实施方案》进行,所需各种诊断液均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应用布鲁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实验,按照各相关文献和部分规程,进行了操作及判定。

2 调查结果

2014年4月,在青海省门源县大滩地区,共检测牧羊犬血清120份,检出阳性血清1份,其阳性率为0.83%。

3 小结与讨论

1)对青海省门源县大滩地区牧羊犬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在该地区的犬群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该病的感染风险。望有关部门给予适当的防治经费和阳性牲畜的扑杀经费,以便巩固以往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成果,保护人类及动物群间的健康,促进高效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布鲁氏杆菌在细胞内寄生,所以抗生素难以对其发挥作用,故难治疗。早期可用氯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同时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B1,可提高其疗效。

3)在平时要做好犬群每年2次的检疫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对于新采购的犬进行隔离观察30 d,在观察期间检疫2次,确认健康后方可入群。

4)经常对犬舍及运动场地进行清洗。被污染的场地、栏舍及笼具均需进行彻底消毒。

5)对发病的犬只,经济价值不大的,进行扑杀,尸体要进行深埋;对有经济价值或使用价值较大的犬进行隔离治疗。

6)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则2周,长可达6个月,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有临床症状。一般症状为流产,流产母犬会发生子宫内膜炎,往往屡配不孕。患病的公犬会出现睾丸炎、睾丸萎缩、附睾炎、前列腺炎、淋巴结炎及菌血症等。故在发病地区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做出初步的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收稿日期:2015- 07- 08

猜你喜欢

牧羊犬调查
绵羊和牧羊犬
羊和牧羊犬
牧羊犬
羊和牧羊犬
黑白配“双面”牧羊犬神奇模样超吸睛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埋头玩手机,相当于脖子挂了一只牧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