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及治疗

2015-02-09张天欣刘琦李开升赵东勇胡元兵李培发

养殖与饲料 2015年10期
关键词:母牛病因预防

张天欣刘 琦李开升赵东勇胡元兵李培发

1.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654200;2.云南省会泽县古城街道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654200;3.云南省会泽县宝云街道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654200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及治疗

张天欣1刘琦1李开升1赵东勇2胡元兵3李培发3

1.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654200;
2.云南省会泽县古城街道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654200;
3.云南省会泽县宝云街道畜牧兽医站,云南会泽654200

摘要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疾病,只有提供合理的营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才是预防胎衣不下的根本办法。本文分析了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母牛;胎衣不下;病因;预防;治疗

张天欣,男,1973年生,畜牧师。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的疾病,也叫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胎衣超过12 h仍没有排出。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是母牛分娩后4~6 h。在生产中,母牛产后胎衣不下屡见不鲜,往往被人们忽视,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生殖道疾病,影响以后的发情、配种、怀胎,甚至屡配不孕,而被迫淘汰,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 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

1)供给饲料单一。农村养殖母牛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白天放牧,夜间补饲;二是舍饲圈养,全年关在圈舍内饲养;三是拴养补饲。前两种情况多见于散养户,后一种情况多见于中小规模养牛户。供给的饲料均是自产自销的山草、包谷草(玉米秸秆)、稻草之类,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饲料,营养不均衡,造成胎衣不下。

2)妊娠期内缺乏运动。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缺少劳动力,大多数母牛都是拴养或者圈养,放牧自由运动减少,造成母牛胎衣与母牛子宫黏连,难以脱落。

3)产双胎幼崽。母牛本是单胎动物,由于激素类药物、环境诱变等因素影响,造成少数母牛卵子裂变、超数排卵,母牛产双胎,引发胎衣滞留。

4)初产母牛胎儿较大。初产母牛由于胎儿较大,子宫壁与胎衣黏结紧密,造成初产母牛胎衣不下呈上升之势。

5)体质较差。老、弱、瘦的母牛,产崽时,由于营养、体力状况较差而引起子宫收缩无力,导致胎衣不下。

6)疾病感染。母牛由于链球菌病、布鲁氏杆菌病感染和患慢性子宫炎等疾病,造成胎膜和子宫内膜黏连,引起胎衣不下。

2 母牛胎衣不下的主要症状

母牛产犊后,胎衣的全部或部分滞留于子宫内,表现神志不安,弓腰,努责,腹痛不安,阴户流出血水,日久胎衣逐渐腐烂脱落,阴户流污褐色浊液或腐烂的胎衣碎片,腥臭难闻。严重时,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引起子宫炎、子宫脱出,或继发败血症。

3 预防

母牛胎衣不下要防重于治,要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和饲养管理,为母牛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牛群健康是预防胎衣不下的根本办法。

1)临产前2~3周,应适当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降低钙的水平。

2)产前1周对年老体弱及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应肌肉注射1次维生素D。

3)对经产母牛,不论体质强弱,产后都应立即补钙、补糖,可有效地预防胎衣不下。

4)在母牛分娩破水时,接取羊水400 mL左右,分娩后立即给其灌服,可促使母牛子宫收缩,加快胎衣的排出。

4 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

母牛产崽后,如果在24 h以后仍未自行排出的,就必须进行治疗。

4.1手术剥离

是最简单、最为实用快捷的一种方法。

1)术前准备。消毒液、止血剂、青霉素及兑水,术者去指甲磨平、消毒手臂。

2)手术。首先用手排空母牛直肠中的积粪;其次,消毒过的手臂涂擦润滑剂(0.1%高锰酸钾、肥皂或凡士林);再次进行手术,一手握住悬垂的胎衣并稍牵拉,一手沿子宫壁伸入宫内寻找子宫叶,用食指、拇指找出胎儿胎盘的边缘以掌心为中心,手指以握拳状握住胎衣主体及子叶,用2 kg左右的力量以扭转的形式从子宫小窦中向外拉出。子宫角尖端的胎盘,手难以达到,可握住胎衣,随母畜努责的节律轻轻牵拉,借子宫角努责节律顺势剥离出胎衣。剥离完整的胎衣成口袋状,往往90%以上胎衣不能完整地剥离出,有一部分绒毛膜尚嵌在子宫小窦中,需要术者靠手感知是残留胎衣,还是子宫小窦后,再认真仔细剥离。如果剥离不完全,会出现后遗症,引起母牛不发情,或屡配不孕,严重者引起母牛自体吸收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3)子宫冲洗和灌注抗菌防腐药。胎衣剥离后,用0.1%的高锰酸钾液灌注冲洗子宫。为防止子宫感染和胎衣残留腐败引起子宫炎及败血症,可灌注抗菌防腐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等。

4)加强护理。不让母牛浸浴,避免烈日曝晒或雨淋,忌饮冷水,增喂精料。

4.2中医治疗

母牛在产犊后3~12 h左右胎衣下不,可内服中药。配方为当归60 g、川芎60 g、桃仁40 g、枳壳40 g、炙甘草25 g,用温开水冲调加红糖250 g、黄酒500 g,1次灌服。

4.3激素治疗

根据母牛体重,可用10~20 mL催产素肌注或100~200 mg性激素己烯雌酚肌注,但若注射剂量过大,会引起子宫颈持续收缩(类似于痉挛),更不利于胎衣排出。

收稿日期:2015- 06- 29

猜你喜欢

母牛病因预防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