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肺功能与神经行为发育关系的初步探讨

2015-02-02牛冬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达峰胎龄

牛冬春

早产儿肺功能与神经行为发育关系的初步探讨

牛冬春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功能与神经行为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生儿科无明显脑损伤的55例早产儿, 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窒息、先天畸形等可能导致神经学发育异常的疾病。矫正胎龄40周时行52项神经运行检查, 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异常组, 并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 比较两组早产儿肺功能的特点及差异。结果 异常组早产儿呼吸频率(RR)、每分钟通气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达峰时间比(TPI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气峰流速(TPEF)及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TEF50、TEF25)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无明显脑损伤的早产儿也可能存在神经行为发育异常, 且可能与发育不成熟的肺功能相关。

肺功能;早产儿;脑损伤;神经行为;检查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以及吸吮-吞咽-呼吸功能协调性的不成熟等造成的“亚致死性低氧血症”, 引起了易损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损伤, 而无明显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表现, 可能是“缺乏脑损伤”早产儿遗留远期神经行为学后遗症的一个重要原因[1]。本研究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出生的、无明显脑损伤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矫正胎龄40周时行52项神经运动检查, 并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 了解早产儿肺功能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 除外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先天性疾病等影响神经运动发育者, 出生后4~7 d行头颅MRI检查(T1加权像、T2加权像及弥散成像)排除脑损伤者, 矫正胎龄40周时行52项神经运动检查, 并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符合入选标准且资料完整的早产患儿共55例, 其中男31例, 女24例, 胎龄27.3~36.3周, 平均胎龄(33.3±1.9)周, 出生体重1009~3110 g,平均出生体重(2088±524)g, 其中肺炎患儿17例, 有15例早产儿生后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预防性治疗。研究得到红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儿家长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头颅MRI检测 患儿生后4~7 d, 生命体征平稳, 行头颅MRI检查, 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及弥散成像, 排除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病变及其他脑损伤者。仪器采用西门子Tim3.0 TMR扫描仪。MRI扫描, 即T1WI TR=220 ms, TE=2.5 ms, 常规进行矢状面和轴面扫描;T2WI TR=1500 ms, TE=82 ms, 常规进行轴面扫描;DWI采用回波平面成像(EPI), 即EPI-SE法:TR=420 ms, TE=93 ms;梯度磁场从X、Y、Z轴3个方向上施加, b值均为1000 s/mm2。视野220 mm×220 mm, 矩阵256×320, 层厚3 mm。

1.2.2 52项神经运动检查 采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鲍秀兰教授在Amiel-Tison神经运动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编制的婴儿52项神经运动检查。包括视听反应、头部控制、肌张力、神经反射、异常姿势等多个项目。

1.2.3 肺功能检测 所有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测试参数包括每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 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 TE)、达峰时间(TPIEF)、达峰时间比(TPIEF/TE)、达峰容积(VPEF)、达峰容积比(VPEF/VE)、呼气峰流速(PEF)及75%、50%、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TEF50、TEF25)。每例连续测试5次, 每次记录20次潮气呼吸, 由电脑自动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5例无明显脑损伤早产儿, 男31例, 女24例。矫正胎龄40周时的52项神经运动检查, 结果异常者25例, 男14例,女11例, 异常率为45.5%。异常组与正常组的胎龄及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组及正常组的肺功能比较 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组RR及MV均高于正常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TPTEF/TE、VPEF/VE、PEF及TEF75、TEF50、TEF25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

2.3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性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 55例早产儿中15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性治疗的早产与40例未予预防性治疗的早产儿肺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产儿特别是小早产儿(<32周胎龄)、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 g)的存活率自从1990年起明显升高, 这些存活患儿的远期结局随后成为父母、新生儿专家及发育研究者的重要问题。早产儿易出现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 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这已为大家所熟知, 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 都已得到证实[2]。但已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开始发现, 那些“缺乏脑损伤”的早产儿也存在神经行为学问题。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 无明显脑损伤的55例早产儿中, 有25例(45.5%)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异常;且这些异常组患儿的肺功能发育较正常组更为不成熟。研究还发现, 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组早产儿的TEF75、TEF50、TEF25值明显低于正常组, 肺泡发育受阻, 小气道牵张不足, 兼之呼吸肌力量弱, 导致潮式呼吸流速低;而TPTEF/TE及VPEF/VE是反映气道阻塞(尤其是小气道阻塞)的最主要指标, TPEF/TE反映了呼气气流受限的程度, 气流受限越明显其值越低。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组TPTEF/TE及VPEF/VE明显低于正常组, 该类早产儿小气道发育更为低下, 气流受限更明显。

在临床工作中, 由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预防性使用较广泛, 且早产儿本身免疫功能低的特点, 肺炎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治疗的早产儿同未接受此治疗的早产儿相比, 以及肺炎早产儿与无肺炎早产儿相比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推测原因为表面活性物质对肺泡的顺应性有短暂的效应;以及肺炎患儿炎症控制后,对肺的结构及发育无长期不利作用, 因此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大, 这与齐利峰等[3]研究结果一致。

[1] 任榕娜, 叶礼燕, 黄隽, 等.早产儿无脑损伤者神经行为发育的追踪调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2):131-132.

[2] 黄会芝, 钱银锋, 温晓红, 等.人脐血单核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学功能发育的影响.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6):460-466.

[3] 齐利峰, 余加林, 刘晓红, 等.不同胎龄新生儿肺功能动态监测.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24):1886-189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50

2015-01-04]

474678 中国兵器河南红阳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达峰胎龄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迎接人口“达峰”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大叶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